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文芳 《考试周刊》2012,(10):133-134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老师,面对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内容,课堂教学气氛却大不相同——有的绘声绘色,使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却呆板沉闷,让学生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能否熟练运用生动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心得。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语言如同激起湖面圈圈涟漪的石子。然而有的老师往往不善于投石子,并希望学生能够“对答如流”,致使学生思维受到约束。笔者借鉴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总结出“错误认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离开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查工具书——词典或教辅,还有的老师直接告诉词语的意思。有的老师对词语的处理浅尝辄止。从目前词语教学来看,有的方法不对、有的方式单一。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根据词语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方法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从听自然课中发现,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以各种形式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其表现:一是“满堂灌”。有的老师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有的老师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某些词句标出来死记硬背;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复述内容。二是“满堂问”。有的教师把课文中准备灌输的知识,分成若干问题,一问到底;有的老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结课是授课结束时,教师以精练的语言,对所学知识及时地巩固、升华,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但是,在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非常重视导入的艺术,却往往忽视结课艺术,有的干脆把小结这一教学环节省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大练教学基本功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热潮中 ,有一种教学语言 ,常被有的教师所忽视 ,那就是课堂教学过渡语。课堂教学过渡语 ,作为教师教学语言素质的一方面 ,系教学基本功范畴 ,是教学技能之一 ,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不紧凑 ,松而散 ;有的课堂教学环节不连贯 ,支离破碎 ;有的上课把握不住学生 ,对学生吸引力差 ;还有的教师虽然功底扎实 ,但不会用或不善用教学过渡语 ,使本应很好的一堂课效率不高。上述诸种情况 ,原因之一就是不重视教学过渡语的运用。他们中有的不知用 (大多是新教师 ) ,有的…  相似文献   

7.
段秀梅 《快乐阅读》2011,(12):170-170
作文是每份考卷的压轴戏,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头疼,老师叹惜,原因是学生无话可写,内容空洞,语言干瘪;老师评改起来,没有兴趣,头痛脑胀,其苦无比。有的老师竟然  相似文献   

8.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孙爱芳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增感、教授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工具。好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听得轻松而专注。有的老师语言文雅风趣、妙语迭出,使学生于敬佩折服之中接受知识;有的老师语言准确精练、逻辑性强,使学生条理清晰地...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老师和学生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成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本文尝试用读、听、说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强调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是通过语言实践而不是通过学习而得到的,老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引导、启发和督促学生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  相似文献   

10.
细观语文课堂,发现在语言品味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师把语言品味简单地等同于词语理解、朗读,缺少应有的层次、深度;有的语言品味偏离或游离文本主题,使文本丢失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有的语言品味点选准了,但品味的方法有所偏颇,导致学生所得有限。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不仅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引起老师对教学语言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精彩与否,我们不能只看师生互动中思维的碰撞,精彩的发言,语言的生动,知识的掌握。确实这些都会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注脚。但同时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另一种别样"精彩"——"错误",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非常常见的,一堂一点错不出的课应该说是没有的。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的教师没有准备,手足无措。有的则直接判"错",再连续提问,直到回答正确;有的则置之不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有的则自己说出答案……以上等等做法都是不顾学生实际,为教学而教学。如果我们能机智地通过学生的错误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你的点拨让学生找到出错的原因,阻断以后出错的路径,这将会为课堂教学的精彩增添浓厚的一笔。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学生的出错,并将错误善加利用,让这些错误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13.
根据自身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听课中的一些感受 ,笔者拟谈谈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自觉地且投入地进入学习当中。所以说 ,好的教学情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如在学习宗璞的《废墟的召唤》前 ,有的老师以《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感染学生 ,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有的老师以圆明园等建筑的废墟图片引发学生的思索 ,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 ;有的老师结合展示的图片 ,辅以声情并茂的解说打动学生 ;还有的老师以具体的实物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等等。…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标的推行及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无疑是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老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  相似文献   

15.
宋春甫 《考试周刊》2009,(31):220-220
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听课听得不耐烦了,而另外一些学生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埋怨老师讲得不够细致;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但老师往往说他纪律差;有的学生很认真勤奋,但学习成绩没有较大的提高……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兴趣爱好、个性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而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课堂教学往往是以中等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的,这就忽视了学生差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课改进程中,通过对课改理念的学习,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有所转变,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的老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听不懂,课堂上讲得太多,包办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有的老师也尝试着将课改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教学改革,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交流、老师讲解等形式组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英语教师都拥有45分钟和三尺讲台,很多英语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但取得的教学成果却不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课堂情趣横生,气氛活跃;有的课堂平板乏味,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选用了有声语言,忽视了体态语言的运用。体态语言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我国的藏文化就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达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统一,学好藏语文就成为老师们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只有把课堂上的40分钟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起来,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说,藏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寻找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构建高效能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大约每位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老师精心讲解课文,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有一些学生不爱听讲,在下面做小动作。有的在偷看课外书,有的说悄悄话,有的萎靡不振,昏昏欲睡……面对这种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从一个侧面说明课堂教学效果很差,不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专家学者有专家学者的解释,一线老师有一线老师的吲答。有的老师认为,把教材中的知识都给学生讲清楚了,学生也全部掌握了,这就是有效性。也有老师认为,课前预设的问题学生已经独立地或者通过合作探究都完成了,这应该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还有老师认为,学生在考试时都取得了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