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们绝对不应遗忘如何让台资在这区域中发挥作用,就像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绝对不会忘记香港一样。长三角对台资而言是最具潜力的区域,也是两岸经济融合最理想的区域。因此,论文提出“长三角两岸经贸营运合作区”这一概念,作为两岸新一轮经贸合作的突破口,建立起“长三角两岸经贸营运区合作委员会”的新机制,作为两岸经济新的融合模式,提高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水平,以改变台资在长三角自行发展的无序状态,让台资与“十一五”发展规划相结合,使台资从走向长三角,然后共同走向世界,形成两岸共同的品牌与市场,化解岛内自我封闭的“台独”意识,使两岸经济乃至两岸政治在长三角创造一个更新的关系。上海有责任为台资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去设计一个战略,就如福建制造“海西计划”概念一样,去占领未来两岸经贸整合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两岸一中"与台湾海峡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海峡两岸十几年来经贸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与祖国大陆经济关联密切.正在形成的东亚经济一体化"10 1"和"10 3",将进一步削弱台湾的经济竞争力,台湾经济只有融入祖国大陆经济才有出路,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反分裂国家法>已经从法理上确认要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由海峡东岸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以及浙江南部、广东东部、腹地江西中东部地区构建成的台湾海峡经济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从两岸经贸发展趋势看,两岸贸易依存度由"相对依存"到部分产业大大超过"绝对依存";从两岸经贸发展向度看,功能性一体化将无可回避地向制度性一体化突破.然而,台湾当局在两岸建立经济合作机制上,存在着"以词害意"之倾向,使两岸在建立经济合作机制模式选择上陷入了困境.两岸经济合作模式本身并不涉及任何政治意涵,而是属于经贸关系.摒弃"以词害意",推动"学理认同"是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贸关系走势李非未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走势,将朝着互补、互利、互惠以及互相依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协作的架构,从而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奠定经济基础。一、互补性经贸联系不断加强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将是以区域为依托的各种比较利益的较量。在同一区域...  相似文献   

5.
邹晓涓 《天中学刊》2005,20(4):117-120
自1979年以来,中国海峡两岸逐步开始恢复了对话和往来,并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但是资本的流动却显示出单向性的特征,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分析1979-2000年这一时期台商对大陆投资的阶段性及其特征,可以描述两岸经济整合和互动的趋势以及两岸经贸往来局势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分析历年海峡两岸进出口数据,探讨两岸贸易的互补性,提出两岸贸易公司应该将产业链向服务业延伸、积极参加各类经贸展销会、更多地采取调解方式解决贸易摩擦、调整业务方向以适应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正确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机等建议,以推动海峡两岸贸易快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特点、动因以及制约两岸经贸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指出经贸关系已成为连结两岸的重要纽带,这对于振兴中华民族,扩大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海峡两岸经贸环境与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台湾当局对大陆限制性的经贸政策将被迫进行调整,对未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创业投资状况的对比及两岸经贸、政治、文化等关系表明,两岸创投业具有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目前台湾和大陆都存在较多制约两岸创投业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应积极采取措施突破障碍,促进两岸创投业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理念与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海峡两岸金融的密切往来,不仅有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更可促进两岸在各方面往来的顺畅。目前在愈来愈频繁的两岸经贸交流下,加强两岸金融合作、拓宽合作领域的必要性正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为两岸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两岸金融合的实质性突破需要从理念和制度的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话语     
要努力使两岸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相辅相成,产生综合性效应,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两岸竞争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2010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两岸同胞应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深化各领域合作,让海峡两岸中国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两岸共同市场提倡从商品、资本、人员、技术自由流动的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对两岸共同市场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综述并就构建现状作简要分析,总结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开放度不对等,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对大陆开放台湾市场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长期对大陆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当局应该取消对来自大陆出口产品和陆资入台的限制,从共同市场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白洁  陈祎晟 《考试周刊》2009,(43):138-139
本文应用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闽台体育产业合作发展的区域、资源、技术优势.以及两岸意识形态、中介机构、机制的内部合作劣势进行分析,论述了当前形势下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旨在努力实现海峡两岸体育产业携手并进,加快海西经济建设,有效打造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峡两岸金融业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现在,两岸的金融业合作主要是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上,但是在许多领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契机下,两岸可以通过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特区,规范清算机制,创新两岸金融监管合作模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两岸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二十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获得了长足发展,推进了两岸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两岸不同属性经济空间的交接、重组和整合,使海峡经济区日益显现出来。然而,由于台湾推行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迟滞和延宕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时空演进,从而使海峡经济区存在诸如“信道阻塞、”“网络结构单一”、“偏在”等问题。但“障碍”是一时的,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洪流的推进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下,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海峡经济区的发育完善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快速增长,台资企业已成为福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甚至陷入融资困境。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应该在两岸金融合作理论指导下进行福建台资企业融资战略平台构建的规划,加快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建设,推动闽台金融服务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快速增长,台资企业已成为福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甚至陷入融资困境。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应该在两岸金融合作理论指导下进行福建台资企业融资战略平台构建的规划,加快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建设,推动闽台金融服务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货币兑换对于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两岸货币兑换还存在许多局限性。当前应该改进两岸货币兑换工作,改革两岸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积极推动两岸贸易本币结算,从而提升两岸货币兑换服务,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入世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台湾当局将入世问题政治化的企图是否会给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带来新的障碍?海峡两岸贸易不平衡的局面能否迅速改变?海峡两岸直接三通能否变成现实?两岸能否以此为契机,在政治僵局未能化解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两岸入世会对香港在两岸三地往来中的中介地位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上述问题的探讨说明,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仍需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的签订及其后续具体协议相关谈判的开展,两岸间的经贸合作必然趋于广泛和深入,但由此带来的贸易争端和摩擦也会逐渐增多。引入民商领域中的选择性争端解决方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通过对ECFA框架下争端特殊性以及ADR可行性分析,进而探讨其在ECFA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具体程序设计,以期为两岸经贸争端解决协议的谈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