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是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关键性因素.1990年代之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非常薄弱,成果有限,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语言工具观,仅仅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研究文学不可能深入到文学的根本问题,不可能认识到文论术语、概念和范畴的话语意义,也不可能认识到翻译作为语言转换所造成的文本差异性.1990年代之后,由于受西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文学理论、翻译理论的影响,文学研究在语言的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文学理论话语研究、文学问题关键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思想层面研究、翻译文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研究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文学语言问题的史实清理与理论问题、文学话语与文学理论关键词问题、翻译文学与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问题、文学语言的诗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和文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文学、文学理论以及文学翻译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语言。之前相关的语言视角文学研究成果比较片面以及薄弱,有限的成果导致目前进一步研究受到限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因为当时的文学研究直接受到受西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等方面带来的直接影响,在语言的层面,大部分文学研究价值性都非常的高,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的过程中,研究分析文学理论话语、文学问题关键词、翻译文学的成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来说,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以及矛盾,需要进一步分析上述的问题,同时实现更加细致的研究分析。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完成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前景的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笔者首先回顾了蒙古比较文学研究在改革开放30年中所取得的成绩,也批评了蒙古比较文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完善蒙古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培养多语种人才促进蒙古比较文学跨语言研究等四个方面对蒙古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国文学特征,在文学评价体系中,汉语言一直注重和多民族语言文学的交流,以求同存异的多元一体化发展作为文学发展的目标。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将不同语言种类的文学进行跨越式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学特征的形成,也利于中国文学的平衡发展。本文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的融合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增进不同语言的文学整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科语言文学专业有两条腿:语言和文学.在课程的设置上往往是重文学轻语言,这与当今文学地位的流失走进了悖论的怪圈.文章从三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思考:课程设置中语言文学的关系及现状;文学地位的流失原因;语言和文学关系的重估到中文系专业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文学方言可以展现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生动地记录文学人物所在的时代语言,真实地反映文学作品所在时代的语言风貌。但到目前为止,对文学方言翻译的研究颇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学方言的语言功能角度出发,探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是撕扯不开的:一方面,文学用语言写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没有好的语言,也就没有好的文学;另一方面,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首先是从语言开始的.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抓"人,读者很可能会放弃阅读,抽身而去.而对于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抓住了语言问题,就等于抓住了文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这样,无论从哪方面看,谈论文学,都无法脱离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园,语言也是文学研究的第一入口.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的视域来解答"文学何以成为文学?"一直是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而按照讨论这一问题的方式或关注点的差异,文学研究又可分为两个时期:语言形式时期和语言文化时期。前者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探寻文学的语言形式对文学的规定性来展现文学的审美性;后者则以语言哲学为理论基石,突破了索绪尔模式的束缚与局限,力图通过分析语言活动与诸种社会文化活动、因素的关联来说明文学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9.
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语言(包括方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英语文学作品中有母语创作,多语创作和二语创作诸多模式,对于促进英语文学的诞生与发展,体现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本研究对文学赏析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世界文化交流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翻译在单纯的语言转换的基础上对原文也进行了一定的再创作。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下的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读,为了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必须要慎重对待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因而文化误读也是目前翻译理论界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文学翻译的特点,就文化误读的产生及接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有网络媒体出现以来,促成了网络文学的产生。那么,网络媒体对文学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正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本文从写作环境、创作主体、语言风格、技巧实验及文学批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归纳了网络媒体对文学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与其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如说语言就是文学的美的基本组成部分,文学与语言不可分离和割裂,人们理解和欣赏文学要靠语言,对文学进行分析要通过语言,领会文学的思想内容要借助语言。《郑伯克段于鄢》的语言运用充分体现了语言与文学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语言符号之于文学意义生成的本体性规约,成为当代批评理论关注和思考的焦点。从语言视域生发的这种思考与探索,不仅使看似透明、稳定的传统言意关系被再问题化,而且从实际上确立了当代批评理论在文本释意研究上的主线构成,而且基于对文学与语言间关系的不同理解,从语言的形式层级与实践面向复调展开的释意路径,还给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对象、方法和生长点,推动了当代文论研究格局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英关文学课是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和语言基本功的专业知识课。多年来一直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改进等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构建英美文学语料库。可以在教学中用来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达到提高文学和语言修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真 《文教资料》2009,(23):40-42
本文作者针对文学译者如何实现在译作中对原作美的把握,从文学译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在文学翻译语言中的体现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台港文学进入文学史写作之后,对于华裔作家作品的归属问题成为一个新的命题。在"新移民小说"、"流散文学"、"华文文学"之后,"华人文学"概念被提出。本文意从文学的语言与语言的文学两个方面,分析异同并借此为海外华裔作家写作中的"留白"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17.
语境理论在语用学研究领域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自从马林诺斯基提出"语境"这一术语以来,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纷纷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一项的研究就是将语境理论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语境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文学教学中,指导学习者学会发现、创设语境,利用语境因素去理解作品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文学教学.本文旨在尝试应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探究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68):15-17
小说翻译中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假象等值"的问题,可以采用文学文体分析的方法加以解决。本文旨在通过对处于文本不同层次的文体价值展开分析,将文学文体学,一门联系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交叉学科,引入风格翻译研究,旨在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文学文体学应用于小说风格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探讨,主要从词汇方面分析了小说中语言形式的文体价值,并在实例中考察了译者在风格把握方面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文学翻译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传统研究的不足,从新的角度对文学进行界定。并从这一界定出发,指出文学翻译在语言代码的转换,中要注意原信息的传递和原作者美学意图的表现。把握信息传递有三条标准:准确度、冗余度和可接受度,而美学原则可以三字概括:“意”、“情”、“格”。文章继而提出系统的研究方法,把上述标准和原则置于这一大系统之中,从而体现文学翻译的整体性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与语言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常重视和讲授语言技能,忽略文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大学公共英语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英语文学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学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