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架阁库是自宋代开始以架阁的形式保管文书档案的机构,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50多年来,档案界的学者对架阁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涉及架阁库自身含义,还包括架阁库的产生与发展、架阁库的建筑、管理制度、官员等。  相似文献   

2.
宋代架阁官考索王金玉中国宋代有专门的档案工作机构,也设有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著名的金耀门文书库是国家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南宋设立的尚书省六部架阁库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库是中央机关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六部架阁官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官是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考察架阁官...  相似文献   

3.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4.
宋朝的架阁库是以架阁形式保存文书档案的机构,也是宋朝对档案保管装具进行的重大改革.我国古代放置图籍典册常"藏于金匮",将档案封闭于容器内,不便于排列放置,不利于查找利用,而且容量小,不能适应档案日益增长的保管需要.架阁由数格构成,多层放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分门别类平面排列,既便于查找和利用,又大大增加了保存档案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两个阶段来阐述元代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是文书处理阶段,包括文书缮写制度,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圆佥文书制度,照刷磨勘文卷制度,文书立卷制度和公文邮驿制度;二为档案管理阶段,包括架阁管理制度,区分文字分别架阁制度,当面交卷制度,周年交卷制度,保密制度和档案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6.
宋朝初期的国家体制,基本上沿袭于唐代制度。宋统治者为了加强收贮州县簿籍案牍,令各级地方机关采用千丈架阁法普遍设置收贮文书档案的架阁库。北宋之初的立法活动主要以《宋刑法》的编纂和颁发为代表。《宋刑法》是宋朝编制的第一部法律,其中制书稽缓错识、驿使稽程、公事稽程及误署、盗大祀神御物、伪造宝印符节、弃毁大祀神御物及私发官文书印封等门条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文书和档案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六年前,《档案工作》(现名《中国档案》)第七期刊登了郑州大学王金玉教授与人合写的《"千文架阁法"非"千丈架阁法"》.文章从多个角度详细考证了出自南宋人吴曾的笔记《能改斋漫录》的"千丈架阁法"系"千文架阁法"之讹误,解开了困扰档案界多年的"千丈架阁法"之谜,在档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姜家松  钟文荣 《兰台世界》2017,(13):110-112
宋太祖时期,州县广泛建立敕书楼(库),用以保管朝廷所下发的制敕文书;宋太宗时期,敕书楼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北宋末年,敕书楼保管的制敕文书开始转为地方架阁库保存;南宋时期,敕书楼保存制敕文书的功能弱化,制敕文书统一由地方架阁库进行保管。  相似文献   

9.
架阁库是宋代贮存档案的场所,相当于今天的机关档案室,主要用于保存现行档案史料。它的设立,奠定了宋代档案工作在档案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在档案分类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巨大进步。按照规定,宋代中枢二府、三省,都分别建立制敕架阁库,收藏本身政务、军事活动等方面的诏令档案;北宋真宗年间,还在尚书省别置“金耀门文书库”,收藏三司的财政档案,南宋时发展为中央“架阁总库”,收藏全国重要档案史料,类似今天的中央档案馆。架阁库和总库分别搜集、保存各种各样的档案史料。宋代规定,中央六部百司现行公文保存两年后,交本官署架阁库,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字处理和档案管理两方面对《元典章》中元代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探究。文字处理以文字避讳制度、文书立卷制度、公文邮驿制度为主;档案管理以架阁管理制度、当面交卷制度、周年立案制度以及档案利用制度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架阁库是宋代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出现于北宋时期,并得以广泛应用。南宋建立后,架阁库也随即在中央和地方逐步建立起来。《咸淳临安志》在研究临安(杭州)地方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南宋架阁库的记载,反映出当时架阁库在中央和地方的设置、管理和地理位置等,也体现了宋代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从架阁到架阁库,再到架阁库制度,是我国档案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而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错误的观点,虽有人辨析,然而没有引起重视,学界仍然以讹传讹.鉴于此,有必要继续关注与架阁库相关的问题,对架阁库问题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千文架阁法”的内容是丰富的 ,并非仅是依千字文排列档案 ,其主要内容是防盗与追究丢失文件人员的责任 ,以千字文立号仅是“千文架阁法”一小方面的内容。还论述了以“千文架阁法”否定“千丈架阁法”的论据不充分 ,“千丈架阁法”有它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架阁”和“千字文编次”首见于佛经庋藏 ,本文依据文献记载着重阐述了佛经典籍如何排架、编次的庋藏形式和方法 ,并指出档案架阁管理制度及“千字文架阁法”与之存在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5.
郑鸥 《新上海档案》2005,(11):26-27
据史料研究,中国档案史自宋代建立架阁库开始,逐步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权机关的档案保管专门机构,实现了我国档案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从唐代的“史馆”发展到宋代“架阁库”的建立,是我国档案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宋代架阁库的建立,是我国档案事业史上一项壮举,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档案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架阁库制度被后代所沿袭,也是我国近现代机关档案室的主要雏形。它的设立,是宋代档案工作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也为后来档案工作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三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宋代架阁库及其相应的法规设置的研究趋势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此问题在我国档案学界研究情况,在分析研究内容结构的同时,指出今后我国在宋代架阁库问题以及档案史学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宋代文档名词中,“文书”一词依旧占主导地位,“簿书”、“案牍”的地位明显上升,“文案”、“簿籍”“文籍”等词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牍”、“文册”、“黄册”、“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词首次出现。本文对“文”、“簿”、“牍”、“案”、“册”等5大族类文档名词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档名词中,"文书"一词依旧占主导地位,"簿书"、"案牍"的地位明显上升,"文案"、"簿籍""文籍"等词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牍"、"文册"、"黄册"、"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词首次出现。本文对"文"、"簿"、"牍"、"案"、"册"等5大族类文档名词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20.
李晖 《兰台世界》2023,(S1):204-205
<正>“档案是决策、行动、记忆的记录。档案是代代相传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遗产。”档案从远古洞穴结绳记事开始,载体从甲骨金石、竹简木牍发展到纸墨文书,机构从周朝的天府;汉朝的石渠、兰台、东观;魏晋的东宫台殿;隋唐的史馆;宋朝的架阁库;明朝的黄册库、后湖黄册库;清代的内阁大库;民国的国史馆;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纵横交错的档案馆网。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政府的档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国计民生”。档案不仅仅是“官府文书”、帝王将相言行的记载,档案中同样囊括了丰富的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生态环境、人文地理、文化习俗等关系人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