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家乡的小学和初中是连在一起的。我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八年。八年里有许多老师教过我,现在对他们的印象都不深了;只有一位班主任王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因为她遇事总会讲一个故事。她说的几个故事真精彩,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  相似文献   

2.
回忆14年来的教学之路,从1994年昌平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家乡崔村中心小学,到2002年初调入现在任教的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做专职数学教师,无论是在家乡半山区农村学校的8年,还是在现在任职的城镇学校的6年,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始终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享受着工作中的快乐,特别是当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愉悦地探究知识、发展能力,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的时候;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学业有成,并逐步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家乡变了     
我从小就生活在新疆的英吉沙县,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这些年,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让我来向你介绍介绍吧。 首先说说我们学校。以前,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而且很旧。现在,有了山东省的援建,学校盖了一栋新的防震教学楼。坐在新的教学楼里上课,宽敞又明亮,别提有多好了。  相似文献   

4.
放假笔记     
艾滨 《新读写》2012,(6):58-58
2011年3月,我开始给自己放假。 这个假期现在还没有结束,这个长假使我心中发慌迷茫,这一年中我的时间好像静止了,每天都在重复着一些事,从去年到现在。以前我总在家庭学校间徘徊,现在学校已被我从人生中删除,删除了学校之后,我就好像是老房子上的衰草,  相似文献   

5.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门前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过……  相似文献   

6.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门前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过……  相似文献   

7.
李荣华 《师道》2009,(2):50-50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河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门前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过……  相似文献   

8.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河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山梁上,没有围墙,没有旗台,一排用土坯砌的12间平房便是学校的全部。上课时,洗衣的农妇、村里的牛、农家的狗,都可以从学校的操场大摇大摆地横穿而对……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到外面工作的种种诱惑,只身回到了家乡的一所小学教书。学校不大,4个年级,百来号学生;学校也不美,孤零零的一幢平房立在大山里,如果不是本地人,谁也不知道在这里有一所学校。但我并不孤单,也不悲哀。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的家乡很贫穷,教育自然也比较落后。为了我的前途,父亲通过他的一个好朋友把我转到了城里的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1.
那年秋天,我从家乡的一所学校转到镇中心小学读三年级。开学第一天,坐在第一排的我发现语文李老师的眼睛特别美,长长的睫毛下闪烁着善良、热情、纯真,她有一种与我的前一位语文老师不同的气质。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在秦岭大山褶子里面的一个小山村里。这几年,我每次回村子,都发现村子学校里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1300名学生,今年我再问父亲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已经有1500名学生了,比我们这个村子的人口还要多。各个山头上面村庄的小学生、初中生都来到我们村子上学,周一到周五就住在我们村子。但每年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几十个学生,上了高中能再上大学的就更少了。我问起他们上的课程,发现和我当年学过的,和现在城里的教学大纲没有什么两样,照样还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科目,高考要考什么,他们就重点学习什么,其他“对高…  相似文献   

13.
教师节又到了。我身在北京,最难忘的是远在家乡湖南省南县的舒德初老师和他的“自导联助”的教育之恩。因为他挽救了我这个曾经被学校淘汰的最差生,他还让我提前一年走进了名牌大学之门。那是我上初中三年级时,因为厌学和调皮捣蛋,我成为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我失学在家8个多星期的一天上午,我妈问我是否愿意去学习玩游戏。我马上高兴地同意了。  相似文献   

14.
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先在青海民族学院学了两年,学校又保送我到山东师大学习。1982年我回到母校政教系──现在的管理科学系当教师。1984年留学日本,第一次去了1年多,第二次8年多,加起来差不多10年,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因为自己是祖国培养的青海当地的藏族博士,热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就回到了青海工作。第一次出远门我出生在祁连县的一个半农半牧的村子里,现在我父母还在放牧,养着300多只羊。我初中毕业回乡种过田,开过拖拉机,恢复高考时,斗胆报考了大学。那时闭塞到连大学和中专都说不清,在那么偏僻的地方也没上…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坐落在离宁乡县城不远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依山傍水,鸡犬相闻。父辈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我的记忆里,尽管家家户户都是紧巴巴地过着日子,可只要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大人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相似文献   

16.
有一学校管理网站论坛的版主有一次抛出"现时期的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校长"这样的话题,引起我的思考。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现实意义。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改革开放进入纵深期,社会改革从经济改革到体制改革,各行各业都焕发了生机活力,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教育领域也  相似文献   

17.
读你心动     
唐金龙 《教育文汇》2010,(12):53-54
今年刚到一所新学校,就给《教育文汇》发邮件,通报自己的新址。我和《教育文汇》交往近10年了,从当初的读者到“知名作者”也有近8年了。现在,我和《教育文汇》编辑部距离远了,但心贴得仍然那么近。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上.学校认证是一种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它是由社会、学校和政府认可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据特定的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估的一种制度。学校认证最早起源于美国,从其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而学校认证引进我国是从2001年开始的,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下面简称“课程教材中心”)引进,并首先试用于国际学校。  相似文献   

19.
1981年,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汉江河边一个叫胡家湾的农村小学任教,这是我踏入教育战线的第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校建在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所以,学校管理从制度到规范,从刚性到柔性,从行政到情感,大家都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我认为,学校管理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文化管理。把学校管理转化成一种学校文化,把学校的一切要求都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心向和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让所有的我都进入一种文化状态,愿意在这样的文化中接受熏陶,并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