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急剧增加.实地调研表明,"进城就读"现象与城市大幅扩张、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关系,但关键的因素仍是中部地区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悬殊,农村中小学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需要正视"进城就读"现象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尽快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以及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大幅度增加,大批进城务工子女涌入城区学校就读,造成农村"空壳化",城市"大班额"现象.笔者所在的学校"大班额"现象更为突出,这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难以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利于新课改理念的推行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3.
进城就读学生是因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而产生的、为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而由农村学校迁入城市学校就读的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这些“进城生”来到城市学校以后,出现如何适应城市学校文化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据此,可以从城乡文化整合课程设置、个别心理辅导和课堂文化营造等方面对“进城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4.
平凉市J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J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校质量与规模显著提高,完成了"两基"任务适龄儿童入学率逐渐提高了,九年基础教育普及了。然而乡村中小学孩子就读流失率或辍学率现象非常严重。根据笔者调查访谈近5年来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5.
进城就读学生是近年出现的为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而由农村迁入城市进而在城市学校就读的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这些"进城生"来到城市以后,文化的连续性被打破,往往出现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要解决"进城生"社会文化适应不良问题必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着手,三个方面通力配合,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县级城市的大幅度扩张、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大规模进城就读,且呈现逐年明显增加的态势,这逐渐成为了新时期县城学校教育的新特点。而进城就读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推动了教育发展并加速了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在这一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了"村无小学、乡无初中"的现象,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高中向城市集中,甚至有的地方把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全部集中到城区就读,名曰"教育城市化"。笔者认为,教育城市化绝非中小学校办学城市集中化。"一刀切"式地推动办学重心上移,让农村孩子整体进城,表面上看是农村和城市孩子享受到了均衡的教育资源,体现了教育公平,实质上这是  相似文献   

8.
城市普通高中学生就读农村县中现象令人关注.外出就读的学生主要流向农村县级寄宿制高中,并呈现"扎堆式"的特点.这对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学生发展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乡普通高中优质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及积极的舆论引导等.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有农村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城区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虽然农村学校生源减少,但是却为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在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一、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小班化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新余市大力推行城乡“无差别”教育工程,缩小了城乡学校在硬件设施、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许多进城务工人员由此选择了将子女继续留在农村学校就读。新余市投资2500万元改造危房,投资3200万元新建5所农村初中,新建改建3所中心小学,大大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同时,加快农村中小学网点收缩进程,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全市农村中小学由493所调整为211所,缩减率为57.2%;  相似文献   

11.
祝玮 《华章》2011,(18)
农民进城务工及其子女在城市学校就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在城市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相比城市家庭子女,有相当严重的行为习惯差异.认真研究这些现象,分析其原因,探讨改变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差异,这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研究和实践证明,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方位地关爱学生,变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农民工子女整体素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丽琴 《甘肃教育》2014,(24):20-20
正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大批学龄儿童也随父母转入城市学校就读,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加入,使城市学校教育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分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勤劳、朴实、善良,但受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进城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的强力推进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地处山区的宽城县根据本地经济条件、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陆续将一些学校合并,初中以上年级的学生全部进城就读,一中、三中、职教中心等学校还按规划统一进驻该县教育园区。农村学生进城、城乡生源"大融合"给德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宽城教育人面对的是一张难度陡增的德育"考卷",其中一些"考题"虽是老生常谈,但需要"治未病"的教育智慧——比如养成教育。宽城教育人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智慧、毅力交出了一张出色的答卷。  相似文献   

14.
<正>辍学,一个长期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民族素质进一步提高到重要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和学校都下了很大的工夫来抓,但今天这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农村中小学之中,且以边远山区学校尤为严重。笔者认为只有找到学生辍学的原因,才能遏制辍学现象的发生。一、辍学原因分析1.受家庭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还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增多,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进城就读学生迅猛增加,而城市教育资源跟不上,加上择校现象普遍,造成了“大班额”现象严重。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解决好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规划布局、教育资源扩充、促进教育均衡、规范办学行为和正确的舆论引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正由"两基"向"两全"转变。但在这个历史性变革中却衍生了诸多新问题。对河南省杞县中小学的调查表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学生辍学有上升趋势,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这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等密不可分。中小学生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亟需引起政府与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巨大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化体育教育新格局更现实的意义是改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体育教育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共同的目标,共有的资源,经历共同的进步,办有益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优质教育。如果说过去曾经重点扶持城市学校,政策向城市教育倾斜的话,现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则是"一碗水端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倾斜,城市反哺农村。因此,在城乡一体化新的背景下,对农村体育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城市优先的教育发展战略,再加之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必将影响着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此,本研究对重庆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以使人们对城乡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结合部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集中居住地区,这一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有社区、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探讨如何提高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理、学校办学、家庭教育水平,以解决城乡结合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国明 《科教导刊》2023,(29):123-125
5G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研究表明,其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文章以笔者所在学校承担的“江苏省城乡结对互动课堂”项目为例,进一步说明了通过5G技术,城市优质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之间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