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和根本任务。在发展生产力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目标与愿望相同,并且都把其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都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解放生产力上,毛泽东侧重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侧重于从革命的角度谈“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则提出“要把解放生产力讲全”,“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从而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并指出解放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大支柱之一,它的提出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规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产力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且有很大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提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立了生产力是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阐述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涵蕴;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重大发展。本文就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以及它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异同作了分析,重点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理论,形成了内容精深、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力理论体系。邓小平对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宾价值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方面的论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各项工作、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如何从人类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究竟什么是先进生产力,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自从邓小平大力提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来,中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是不容争议的问题。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凸现了“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其实,邓小平所讲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讲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然而,先进生产力问题的提出又决非偶然,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总纲中明确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定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必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科学认识,包括了三个理论层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革命和改革是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的两个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文以上述理论层次为线索,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体现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经济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笔者把它归纳为十个统一。一、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的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是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和力量。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唯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应用烯基膦亚胺1与间氯苯基异氰酸酯、对甲硫苯酚的串联aza-Wittig反应,来合成2-(4-甲硫基苯氧基)-5-芳基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3的方法.探讨了反应进行的条件和产物的波谱性质,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生成的环化产物均为新的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正.并探讨了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3e及3f活性最好,在质量分数5×10~(-5)时,对水稻纹枯菌和苹果轮纹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5%~95%的A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 -哒嗪酮和相应的醇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付-克烷基化、闭环、取代、消除、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2-(2-烷氧基乙烯基)-6-苯基-5-氯-3(2H) -哒嗪酮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  相似文献   

13.
敦煌写本《文明判集残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写本《文明判集残卷》 ,使我们在解构作为裁判载体的唐代法律文书本身的结构格式、辞章、共同特点时 ,为我们以史为经对法律文书的递变做纵向研究支撑起无法替代的历史平台。它格调庄严、简约有致的风格 ,博大的哲学理念 ,鲜活的法、理、情的和谐统一 ,不难从中窥视中华法系中的法文化、法意识和法律制度 ,见证其与西方法律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4.
司徒·曲吉迥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人,他生活在十八世纪。司徒·曲吉迥乃重建了八邦寺,主持德格印经院的早期工作。司徒·曲吉迥乃作为大学者在佛学、文学、医学、美术等多方面有极大贡献,得到世人的敬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1-十八醇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二正十八烷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用LiAlH4还原得到2,2-二正十八烷基-1,3-丙二醇,再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与β-溴丙醛缩合得5,5-二正十八烷基-2-(2-溴乙基)-1,3-二氧六环.并对产物的重结晶条件进行了研究,产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将冠醚进行酰化,合成了3-甲基茚酮-[1]-5,6-苯并-15-冠-5.合成产物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人工出卷的全过程,由此建立了通用考试系统出卷子系统抽卷的数学模型,本模型从题型、知识点和难度三个方面对抽卷进行了控制,并利用Visual FoxPro6.0编程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3—溴丙醛与2—烷基—1,3—丙二醇的缩醛化反应。该反应能在室温下进行,产率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用二氯甲烷作溶剂,以PEG-400为催化剂,合成N-(4-氯苯甲酰基)-N'-(2-氯苯基)硫脲,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0.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在RHF/6-31G水平上计算了4-苯基-1-(1H-1,2,4-三唑-3-羰基)-氨基硫脲分子(C10H10N6OS)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其电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氢键的存在可能决定了分子稳定构象;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位点是三氮唑基、腙基羰基和硫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