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魏雪 《考试周刊》2009,(51):204-206
本文通过自编《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对长春市4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结果53.5%的大学生正处于恋爱中或以前有过恋爱经历,60%的学生在恋爱中追求天长地久,但只有不到50%的学生打算与大学时代的恋人结婚。不论男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而且不维系没有爱情的婚姻,对性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对在校结婚学生基本持否定态度,并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婚姻观较为积极乐观,性观念逐步开放,要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性观念,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和性观念,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出现低龄化和普遍化的发展趋势,而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一直被忽视和回避,导致大学生对婚恋行为认识不足,因恋爱而引发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教育者应提高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认识,转换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3.
恋爱和婚姻是人一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生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加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各个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婚恋心理现状,旨在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婚恋观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基础问题的看法 ,是人生观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具体体现。笔者通过三年来对高校1200名学生的调研 ,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其中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 ,也存在着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没有正确的婚恋观 ,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就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迹。因此 ,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念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使大学生婚恋观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与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恋爱和婚姻是人一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生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而当代大学生是承担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一艰巨历史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代,加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客观要求,是各个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心理现状,旨在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文明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在正确婚恋观下健康成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入手,从内容和形式上深入研究适应当代大学生婚恋现状的教育模式,以增强高校婚恋观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近年来,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调查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从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婚恋观的特征入手,从四个方面探讨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恋观是人们对待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生理条件成熟,思想开放,加上校园环境的相对自由,婚恋已成为高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迅速,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性别的角度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建议学校教育工作者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的主渠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两个兼顾转化教学内容,应用互动教学方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学生婚恋观教育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十分强烈。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对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在处理恋爱与婚姻问题时会遇到种种矛盾,影响到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十分强烈。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对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在处理恋爱与婚姻问题时会遇到种种矛盾,影响到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十分强烈.但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不成熟,对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以及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处理恋爱与婚姻问题上出现了种种矛盾,影响到学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3.
医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二年级医学生的婚恋观的现状,以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恋爱是大学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性观念宽容、开放与谨慎、保守并存;医学生择偶观较为理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严肃认真,有较强的责任感。建议系统的婚恋观、性爱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上的责任感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和婚恋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婚姻家庭教育前移,加强学校、家长、教师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恋爱、婚姻不仅是人生大事,而且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可以得出的结论:一是从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健康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二是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并由此引发社会的质疑。针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婚恋观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二是加强计生服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和婚姻是大学校园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文章对大学生婚恋观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性,在调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婚恋情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恋爱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大学生在婚恋观上的主流态度是积极的,有较强的责任感,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及学生家长需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以增强大学生对待恋爱与婚姻的责任感和神圣感。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对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的婚恋观现状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呈现复杂多元化趋势,应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优化家庭教育以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方面加强高校大学生婚恋爱情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谈恋爱存在许多问题,其原因在于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婚恋观。责任感缺失、金钱至上及过度的理想主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这些问题根源所在。辅导员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大学生成为朋友,利用主题班会、学校举办的婚恋观教育的讲座进行专门的婚恋观教育,加强对失恋学生的教育引导,组织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恋爱已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职业院校大学生恋爱现象中既存在着合理因素,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论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主体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不容回避,高校德育工作者对此应采取积极介入态度,结合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实际特点,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婚姻的教育和辅导工作,丰富和引导学生的精神生活,营造良好的“预前”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