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疽的综合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内置入支架,并结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两次操作全部成功置入支架,术后症状好转,胆红素下降.结论:胆道支架结合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并发症,保持支架长期通畅,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 ,探讨支架留置的适应症及影响因素。方法 :10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置放了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 ,全部操作在DSA监视下进行 ,支架置入前后行食道造影对比观察。 6例接受了放疗和化疗 ,1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结果 :支架置放成功率和支架置入后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均为 10 0 % ,4例患者 8个月内死亡 ,2例于术后 3~ 6个月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经食道镜检查 1例为肿瘤生长超过支架所至 ,1例由于支架近端黏膜过度增生所至。余 4例随访 8至 14个月 ,未出现吞咽困难。结论 :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疗效可靠 ,并发症少 ,基本上可以代替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布加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肝段部分阻塞而产生的一种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支架置入方法是腹股沟区常规消毒,股静脉穿刺成功后,在C臂机透视下送扩张球囊至肝静脉狭窄处扩张到满意后置入弹簧式静脉支架,即可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1]。我科采用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本病5例,其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5例贲门癌术后患者按我国胃癌TNM分期:Ⅱ期5例,Ⅲ期10例,应用腹腔干灌注化疗术(方案FAM)预防复发。结果:随访2a以上,15例病人仅1例局部复发,复发率6.7%。结论:对贲门癌术后患者应用腹腔干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预防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6~ 2 0 0 2 .5月 ,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ASI) ,其中 ,包括 4 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本组行PTCA成功 15 0处 ,失败 4处 ,成功率 97.0 %。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 10 0 % ,C型病变成功率为 87.5 %。失败者为 4例冠脉完全闭塞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2例陈旧心梗。其中 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 ,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 ,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 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 112例 (15 4处病变 ) ,其中病变A型 6 8处 ,B型 6 0处 ,C型 2 8处 ,置入支架 15 4支 ,平均 1.1支 /处 ,即刻成功率 10 0 %。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 ,有 2 4例患者置入 2只支架 ,7例置入 3只支架。急诊PTCA4 3例 ,直接PTCA4 2例 ,挽救PTCA1例 ,成功率 97.6 %。结论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及2.50/5-氟尿嘧啶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进行经尿道电切术加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结果:治疗15例,治愈13例,尿道内复发2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2.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内化疗灌注的护理。方法:回顾64例膀胱癌术后病人,于术后第2周开始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健康指导,讲解膀胱内灌注治疗对于预防肿瘤复发的重要性,然后运用直接经尿管注入或钳夹针头灌注法进行药物灌注。结果:64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其中4例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2例发热、1例尿道狭窄。结论:膀胱内灌注化疗需要护士与患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科学的灌注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Bronchial Artery Infusion简称BAI)是指经皮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靶区支气管动脉,直接向支气管动脉灌注药物,达到治疗目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是于1964年问世的,尤以近十年来,该项技术在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并得到医学界同仁的普遍重视,国内文献常有报道,我科自1999.3~2000.3月,对19例肺癌患者进行23次BAI,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肺癌,周围型6例,中央型1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及2.5%5-氟尿嘧啶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进行经尿道电切术加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结果:治疗15例,治愈13例,尿道内复发2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2.5%氟尿嘧啶局部灌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术中肝外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中严重并发症 ,是胆道外科中的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1997.1~ 2 0 0 2 .12月张家口医学院一附院及我站共收治胆囊手术 5 76例 ,经系统回顾总结 ,其中肝外胆管损伤 6例 ,均在术中发现并进行修补 ,愈后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例中女性 5例 ,男性 1例 ;年龄 38~ 6 6岁 ,平均年龄 5 2岁。1.2 肝外胆管损伤部位  6例均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 ,5例为 3年资主治医师行胆囊切除术 ,1例为 5年资主治医师行萎缩性胆囊切除术中发生。损伤部位 ,胆总管损伤 4例 ,肝总管损伤 1例 ,左右肝管汇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乳腺癌患者采用多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30例乳腺癌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A组(416例锁骨下静脉下入路穿刺置管)、B组(203例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置管)、C组(8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D组(3例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A、B组置管成功率为99%,C、D组全部成功.失败主要原因是误入动脉和局部血肿,早期并发症A组6例(气胸2例)B组3例(气胸1例),全部经对症治疗痊愈.C、D组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乳腺癌患者易接受的一种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途径,且穿刺可经多种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肝癌手术切除术式对提高肝癌手术切除率、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6月共实施规则性肝切除和不规则性肝切除36例.肝癌无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良好组8例,行规则性肝叶切除或肝段切除6例,行肝动脉结扎加局部缝扎止血2例.肝癌伴有肝硬化、慢性肝功能损害组28例,行不规则性肝切除27例,1例行肝固有动脉插管加局部缝扎止血.结果:两组共2例病人术后死亡.两组无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3年,两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肝癌手术方式要权衡切除的彻底性和保护肝功能两方面来选择.通过术前的评估、合理术式选择和断肝技术改进,可以提高肝癌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对转移性肝癌,特别是单个结节,或病灶集中在某叶或某段应争取切除,对不能切除的肿瘤,则行肝动脉结扎或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经桡动脉局部溶栓在组织移植术后动脉危象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30例断指再植和足趾再造手指术后出现动脉危象的106例患指,经桡动脉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结果:106例动脉危象患指经动脉内溶栓治疗成功91例,失败15例。结论:动脉内溶栓是移植组织动脉危象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早期预置溶栓装置并预防性用药能够减少危象发生率,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对1989年6月至2000年6月间2367例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3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24例,再手术治疗8例。除3例因胆系肿瘤晚期出现恶液质放弃治疗主动出院外,余均痊愈出院。提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系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胆道梗阻、操作失误等。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轻重、胆道有无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按照 Fry(1988年)的诊断标准,并参考张时纯所修正的标准,回顾性总结了近五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较系统的胆石症术后合并 MSOF 21例;全组病例均于术后1~7天,平均2天发生 MSOF;并都伴有不同程度休克,受累器官顺序依次肺、肝、肾、心脏及消化道。发生二衰者15例.病死率40%(死亡6例)二衰者6例,病死率83.3%(死亡5例)。作者以休克致 MSOF 的发生机制,引用单相速发型的概念,分析了本组大多数属于此类型。重点谈了黄疽与肝衰、肾衰的关系;认为梗阻性黄疽病人术后急性肾衰发生率与黄疽程度有密切关系,主张术前、术后尽量设法控制胆质血症。使胆红素降至4.0mg/dL 以下,可降低肾衰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 MSOF 教治中,主张积极抗休克,大剂量保肝药物应用,同时扩张肾血管,对 ARDS 病人争取早期气管切开。并认为由胆道感染和低血压所致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病人及一些术前心动不全的老年人术后可能会发生心衰,故主张除一般强心措施外,重在早期认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6月至1994年10月,收治了10例记忆金属螺旋支架管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排尿困难的患者.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开放手术,取出金属螺旋支架管,摘出前列腺。分析了10例置管失败的原因。就金属螺旋支架管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适应症进行了探讨,认为合并膀胱颈部纤维化、前列腺中叶增生及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者不适宜这种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是近几年介入放射学的又一新课题。此技术难度大费用昂贵。目前国内正在逐步开展,我院自94年引进此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共完成5例,除一例未成功外其余4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3例术后2周重返工作岗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瘤以进行性痛经、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为典型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成为目前治疗该病的最新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为7例子宫腺肌瘤患者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7例,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未生育3例。1.2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 inger’s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动脉导管鞘,将5F Yashiro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主干末端,造影证实后,以PVA颗粒进行栓塞。再次造影肿瘤血管未见显示,主干保留。术毕拔管,穿刺部位加压包扎。1.3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经过精心护理,9~10 d后出院。出院后随访:6例患者第2个月有正常月经来潮,1例患者第3个月月经来潮,7例经量均正常;5例痛经消失,2例痛经较术前减轻;7例患者盆腔B超示子宫腺肌瘤声像均消失。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血管介入治疗作为一项新型诊疗技术尚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5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对其术前全身及营养情况做详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防治低血压;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加强基础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该15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做了肝叶切除术,无1例手术死亡,其中,伤口感染20例,膈下感染10例,胆漏55例,肺部感染15例,均经非手术治愈。150例共8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53.0%,疗效优良率为77.8%,残石率为21.0%,结石复发率为8.7%。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增强术后的护理观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50例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肝癌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进行了分析。全部病例在TAE术后均有消化道症状,术后血清胆红质、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增高,重复化疗栓塞者易出现急性糜烂性胃炎,少见并发症有胆囊梗死、胸腔积液等。笔者还对部分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