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伟 《记者摇篮》2010,(6):63-63
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实践中看到,在广播传媒中录音报道在不断增多。录音报道的增多,是广播传媒与时俱进,提高新闻质量的需要。也是广播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有现场效果、有被采访主体谈话式的消息、通讯、言论等新闻。那么我们作为广播媒体新闻工作从业者,应该如何发挥好广播新闻工作优势,做好录音报道呢?  相似文献   

2.
等级体裁题目作者编辑刊播媒体一等奖文字言论文字言论国际言论国际消息文字消息文字消息文字通讯文字通讯文字通讯文字通讯文字系列国际新闻版面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新闻漫画报纸副刊广播消息广播评论广播专题广播系列国际广播系列电视消息电视评论电视专题电视系列国际电视系列新闻论文新闻论文新闻论文新闻论文文字言论文字言论文字言论文字言论文字言论国际言论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微笑,并保持微笑急于动武缺理少据美国对伊拉克开战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振超效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的兴起,广播从县内独守的新闻位置跌落下来,不少搞广播的人都有点悲观失望,认为“现在搞广播,日于不好过”,“电视吃香、广播遭秧”,“跟着搞电视、小车接来去,领导看得起,经常赴宴会”。一些单位和领导,包括县市故领导,热心于电视采访录像,而广播采访录音却比较冷淡,甚至有些会议领导不等电视记者到会不开会,而广播记者去不去却无人问津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短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种体裁、一个类别,从新闻传播的总体看,它有自己应有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广播短新闻在整个广播新闻节目中应占主体地位。一从新闻实践看,信息量大、受众面广,一般说新闻的效果就好。扩大新闻信息量的途径,一是多写短新闻,多发短消息;二是多写多元信息新闻,增加每条新闻的信息量。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应以消息、以短新闻为主要信息载体。一个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短新闻多少,是衡量它们信息量大小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新闻主体意识,让短新闻在新闻传播中唱主角。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4月8日刊登一篇程市长“撵”记者的新闻:我为之唱赞歌!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记者就象水中的皮球,整天浮在上面,接不完的请帖赴不完的宴,开不完的会议扯不清的淡,被泡在会海里,淹没在酒杯中,不管有没有新闻价值,大会小会必发一条消息,弄得群众非常反感。报纸上,连篇累牍的会议报道让读者望而生厌;广播上,接连不断的会议新闻让听众闻而兴叹;电视上,比比皆是的会议场面让观众看了心烦。对一  相似文献   

6.
人物消息是广播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体裁,理应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近年来,人们在收听广播新闻时,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相对于时政报道、社会性事件报道,人物新闻太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也不能不引起广播人的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广播新闻节目中人物消息偏少呢?笔者认为,一是对人物消息这种体裁认识片面。有的同志一提做典型人物报道,就认为必须采写人物通讯,好像不写通讯就不能将先进模范人物报告给听众似的。二是过分注重信息量,忽视了人物消息。因此在广播中大量的是会议新闻、领导活动、领导讲话以及其它时…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记的职业活动,始终贯穿在电视记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判断其新闻价值及其搜集选择报道素材,酝酿新闻主题的全过程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广播新闻采访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共性方面,三都要遵循新闻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个性方面,电视新闻采访与字、广播的最大区别就是镜前采访,它把电视记的采访活动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记的采访活动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  相似文献   

8.
消息报道是新闻采访活动中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的常用文体。这里提到的消息报道,专指电视消息类新闻节目。电视消息节目在叙述新闻事件、传播新闻信息上,往往以简短、快速、鲜活、广泛取胜,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轻骑兵、突击队。  相似文献   

9.
文叶飞 《新闻窗》2006,(4):53-54
新闻评论是各种传播媒体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意见性信息。新闻评论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更讲究选题与立意,它要求评论写作有的放矢,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和效果。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搜索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在新闻报道全过程中,采访是第一道工序,任何新闻报道都是采访在先,写作在后。没有采访,就没有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中的那一条条消息、一篇篇通讯。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电视采访与报纸、广播采访最大的区别是镜头前的采访。镜前采访不仅仅是一种电视前期新闻采集的手段和方法,它更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节目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电视采访的成败与节目的好坏优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时代,"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成了传统媒体改变新闻采编流程的主要方向,但广播和电视作为不同介质的媒体在采访报道时有其各自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一些城市台和县级台合并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队伍,有的干脆取消广播记者,由电视记者统一供稿等做法进行剖析,认为采访是新闻产品生产流程中的首要环节,不同介质媒体对新闻采集的侧重点不同,而社会化分工又越来越细,在采编实践中,广播采访与电视采访应讲究差异性,以避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12.
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作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第10页)。无论是报纸新闻的写作,还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制作,都离不开采访。相对于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的采访,电视新闻的采访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突出标志就是“镜前采访”。本文所探讨的“电视新闻的采访问题”准确地说应该是“电视新闻的镜前采访问题”。“电视新闻的镜前采访”(下文提到的“电视新闻采访”、“现场采访”或“电视采访”指的都是“电视新闻的镜前采访”)以其符合电视媒体特点,现场感强,更加形象、生动、逼真等优势,受到了电视记…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一消息(特别是重大消息)的传播过程进行社会范围的调查,掌握各种传播媒介的速度、效率(速率),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别,这是国外"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的一门专项.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既是新闻传播媒介,又是党的宣传工具和社会舆论中心,研究我们社会中一些重大新闻是如何传播的,各种新闻工具在其中的作用,对于发挥好这些新闻工具的作用有一定意义.为了增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功能,更好地担负起党的宣传任务,也为了积累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在今年一月份就"宣判林、江反革命集团的结果"这一重大新闻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张辉 《新闻实践》2006,(8):25-25
有人认为广播新闻的标题不必太花力气;甚至有人说,广播新闻可以不要标题。笔者认为不然,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对消息内涵最准确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广播新闻标题与报纸、电视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揭示了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甚至价值。广播新闻标题起着四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播消息角度是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它包括选题角度、采访角度、取材角度、表现角度等。一篇广播消息精品,往往取决于新闻角度的选择,而选择最佳的广播消息角度必须深入采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在新、深、实上下功夫,才能抓到"活鱼",才能增强广播消息的针  相似文献   

16.
参加县(市)的一些会议,是记者搜集新闻的一个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如果只是听会、要材料、写会议消息,或编发领导人的讲话,那是很不够的。必须坚持用新闻的标准来衡量事实,必须注重新闻的作用和社会效果。往往是有些会议并无多大新闻价值,可是在会议中听到了情况,获得了信息,发现了线索,这就有了新闻资源。如果能抓住那些是新闻的事实,进行再采访,就有可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去年,我们参加旗里的扶贫工作会议时,感到有些事过去已经报过了,又觉得报个开会消息意义不大。可这个大会只开了一天就结束了,而以往每年都要开四五天,这本身不就是新闻吗。于是我们抓住这个新事,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时代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新闻(消息)应在报纸、广播、电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报纸、通讯社来说,新闻(消息)是报纸宣传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新闻,也就无所谓报纸了。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获奖的234篇(件)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中,新闻(消息)有76篇(件)  相似文献   

18.
由于广播自身的特点.广播记永远是“幕后”。即便是自己的历尽心血之作也是稍纵即逝,播后即无。他们的知名度和成就感远不及报纸和电视记。这是荣誉的冷落。广播采访录音报道的难度又超过报纸和电视记。这主要是广播受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冲击。它的新闻价值不如以前。采访时被社会冷落所致。因此.从发展广播新闻事业的角度来考虑。有必要提升广播记的知名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广播消息是一种以有声语言和其他音响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新闻体裁。广播消息和报刊消息一样都要写成文字稿,但由于广播消息与报刊消息所使用的传播工具不同,因而有不同时写作要求。广播新闻是“说”的新闻,因而要尽可能按照“听觉规律”的要求办事,它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必须适合于听众通过听觉来接受信息的传播特性。导语直入,简明扼要,不绕弯子,不卖关子广播消息的导语在写作上类似报纸消息的标题,既不过于抽象,又不过于具体,而是虚实结合。报纸消息的导语前,一般都有生标题、副标题、引题等。这些标题是读者…  相似文献   

20.
张武松 《新闻通讯》2008,(11):53-54
有人说电视采访与报纸、广播采访最大的区别是镜头前的采访。镜前采访不仅仅是一种电视前期新闻采集的手段和方法,它更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节目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电视采访的成败与节目的好坏优劣密不可分。笔者根据自己的从业经历和教学实践,在此列举几种电视出镜记者常见的采访提问禁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