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新闻摄影报道中的“失实”问题目前正成为国内同行们议论的热点。听听国外优秀摄影记者和编辑对这种现象的说法,多少能给人一些启迪。在不久前“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举行的讲座和中外同行对话中,有我国记者提问: 国外图片编辑与新闻记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雇佣关系、领导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如果编辑发现记者在采访中有人为摆布、干涉摄影对象的现象该如何处理? 来访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编辑约翰·沙威先生回答说: “我们不是那种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团队式的合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图片对于平面新闻媒体来说,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手段。而综观当下国内的新闻摄影现状,尽管在“汶川地震”、“奶粉事件”等频频爆发的媒介事件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摄影图片,但就其震撼力、冲击力以及对人性的把握和表现来说,与国外同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就介绍一些目前在美国主流平面媒体中所流行的一些新闻摄影的经验与技法,以供广大摄影记者及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究竟是什么?怎么给它定义?我理解,新闻摄影是“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实的现场形象截取。这里的重点在“现在进行时”上。这个概念是从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南振中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演  相似文献   

4.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在2001年全国青年摄影记者评选中,《华商报》的谢海涛荣获“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胡国庆、蔡勇荣获“十佳”提名,这标志着该报在全国强势媒体新闻队伍中异军突起。解读《华商报》摄影记者“大面积”获奖现象,笔者认为该报大大地拓展了摄影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形成了富有个性特征、富有独特风格的暗访摄影报道。这是其创新求变、获得同行认可的成功所在。一、对舆论引导与传播价值关系的认识。《华商报》利用新闻摄影传播新闻。不仅与文字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且新闻摄影比文字报道更具有强势和视觉冲击力。该报的新闻摄影在内容上不仅积极向上,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6.
杨杰 《新闻世界》2012,(6):41-42
著名新闻摄影理论家,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创始人蒋齐生先生曾提出,图片编辑“是本报权威的新闻摄影代言人和业务指挥官,他的业务和职责主要有两条:一、着重培养本报新闻记者;二、在报纸版面上很好地运用新闻照片,”并建议图片编辑应在“报纸总编一班人中设立”。但遍数全国的媒体,目前一般都是设专职图片编辑,甚至还有由版面编辑代劳的。但笔者觉得,在现有状态下,要想达到蒋老要求所产生的效果,通过搞好与各方的关系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2003年华东新闻摄影研讨会于10月23日至26日在浙江省绍兴县举行。华东地区六省一市60多名记者、图片编辑、通讯员参加,与会者还进行了“稽山鉴水行”摄影采风活动。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华东分社社长于宁就“勇当新闻摄影改革的排头兵”这个话题作了报告。研讨会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胡颖介绍了全国新闻摄影的形势,《新闻战线》资深图片编辑许林、人民摄影报副总编辑张小明、大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孙京涛等分别作了专题演讲。2003年华东新闻摄影研讨会在绍兴举行@楼乘震  相似文献   

8.
高桦 《青年记者》2003,(10):35-35
在报纸崇尚两翼齐飞的今天, 图片编辑的地位也在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这对图片编辑们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报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摄影。在经济界, 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赚钱的项目是策划出来的”。美国《生活》杂志曾在新闻摄影史上创下了辉煌的业绩,这与他们图片编辑的高超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自己在图片编辑岗位上几年的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要做好图片编辑,起码要具备“三只眼”。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成功的图片编辑,而贫乏的图片编辑则可能扼杀新闻摄影的灵魂。 图片越多越好吗 一张报纸如何体现对图片的重视?从目前国内外报纸版面上图片安排的情况可以看出,同行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同样是严  相似文献   

10.
对于眼下媒体的新闻摄影落后于文字新闻这个现状,媒体人的认识十分一致,但对于造成新闻摄影落后于文字新闻的原因,媒体人的看法却很不一致。编辑一方甚至是总编辑认为是摄影记者“不够努力”,而摄影记者总爱埋怨是老总们或者版面编辑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如何应对21世纪?如何加强新闻摄影策划?如何加强图片编辑、构筑“大图片”格局?近一年来,不少媒介的老总、摄影记者、摄影通讯员进行了多层面的理论探讨和交流。为此,本刊特将原“摄影窗”改为“面对读图时代”,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多元的讨论,推动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进入读图时代,国内平面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视图片的视觉力量,不仅建立"视觉中心"等机构,还纷纷增加摄影记者数量,设立图片编辑岗位,一些纸质媒体和新闻机构还设立激励图片编辑的有关奖项。如《人民摄影报》在年度新闻摄影评选中首次设立“杰出图片编辑奖”,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把“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评选作为图片编辑这个职业的正式亮相。  相似文献   

13.
去年山西日报摄影部接连举办了三次新闻摄影比赛,分别叫作“巨龙杯”、“春笋杯”、“官庄杯”。作为一个报纸版面编辑,我认真读过三次新闻摄影比赛的全部人选作品之后,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有所得,对于新闻摄影在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急切地感到忽视新闻摄影的旧观念非变革不可。  相似文献   

14.
《新疆日报》1985年举办的《美好的瞬间》和今年正在举办的《“七五”第一春新闻摄影大奖赛》,对增强报纸的宣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起各族读者的关注。今年初,在总结《美好的瞬间》摄影比赛的会上,新华社新疆分社的一位摄影行家说:“在报纸上采用新闻摄影比赛形式和不惜篇幅的版面处理,恢复了图片新闻在报纸上的新闻地位,发挥了图片在报纸上应有的独立新闻作用,激励了摄影界的创作热情。”他的话对报纸编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扪心自问:图片新闻在报纸编辑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怎样?从我及周围同志来说,和那位摄影行家的认识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5.
陕西日报开辟“陕西重点工程掠影”和“风流人物”新闻摄影专栏以来,短短数月,竟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让“重点工程”照片唱“主角”,这是“图文并重”、“文图互补”形式的一次尝试。它不仅对新闻摄影的改革和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也提高了报纸的声望。7月10日,《新闻知识》编辑部邀请了一些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就两个专栏的长与短,以及怎样才能拍出真实生动的新闻照片,如何摆正新闻摄影的位置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闻摄影报道形势不错,问题也不少。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使摄影记者认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让热情和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如何让摄影记者为报纸提更多更好的新闻照片,如何提高摄影稿件在版面上的“落地率”……本文作者根据《人民日报·东华新闻》摄影报道的实践,以及在工作中发现、掌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新闻摄影七个方面的关系问题,针对性强,耐人寻味。建议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行一谈。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过对“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新闻思想的研讨与实践后,长期显得很弱的“新闻摄影这一翼”方兴未艾,有人已经提出“读图时代”的概念。然而摄影记者提供的摄影作品如果不经过图片编辑处理发表,那它就是再精采也还是“自然人”,成不了“社会人”,即发挥不了社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图片编辑也就没有新闻摄影的社会价值,而报纸头版的图片更肩负准确彰显报纸定位、风格的重任。头版图片编辑责任空前的增大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特别是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之后,新闻摄影工作更为各报总编辑们所重视,把原来“图文并茂”的传统观念,升华到了“图文并重”的新观念。这一“茂”一“重”的一字之改,使新闻摄影的改革向前跨进了很大的一步,给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增添了很大的光彩。就以我们宜宾日报近几年的实践为例,由于报社总编辑们照片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报纸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以见证性为特长的新闻摄影,一直受到各家报刊程度不一的重视。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摄影的改革与发展,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的摄影报道显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思考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究竟什么样的新闻照片是“好照片”应该说,这是一个令包括总编、版面编辑、图片编辑、摄影记  相似文献   

20.
“读图时代”的“泡沫图片”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在新疆报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头版大图片、摄影报道、摄影专刊……各种体裁的图片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在报纸上大放异彩。图片不再是美化版面的一种编辑手段,而是担负起传递信息的本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