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IPTV技术已逐步向现代远程教育领域渗透.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和IPTV的应用现状表明,IPTV的发展应该成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推动力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IPTV技术的定义、服务方式和技术特点,分析了IPTV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基于实例探讨了IPTV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频道)中的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了台州电大IPTV教育频道的网络架构、栏目划分、资源组成、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和远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1999年,英国Video Networks推出了全球第一个IPTV业务,从2004年开始,IPTV这一新的业务模式也成为我国新媒介的热点。目前的IPTV大多用于商业,在商业运行中已经趋于成熟稳定,运营模式得到广泛普及。借助IPTV的商业运行平台,利用农村现有的网络条件,并结合农村电视普及率高的特点,在农村进行基于IPTV的远程教育是可行的。本文尝试着探讨将IPTV技术应用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学习超越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的需求与安排,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教学信息。虽然Internet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但因为现今整个互联网的异构性,导致了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共享,重复开发现象非常严重,这已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IPTV技术应运而生。将IPTV技术引入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双向互动的网络远程教学,为个别化学习、终生学习提供技术基础,这将极大地改变远程教育的现状,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王敏 《教育技术导刊》2009,8(12):127-129
分析了IPTV系统在远程教育应用中的特点,论述了远程教育平台IPTV的优势,根据IPTV系统的基本架构,研究了基于IPTV的远程教育系统的架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浅谈IPTV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IPTV在目前宽带网络上的具体实现方法,并结合其特点,阐述了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技术。同时列举了IPTV的几种典型应用,重点介绍了IPTV在远程教育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丹尼尔论远程教育基础(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考查了远程教育的基础,它的发展历史和它赖以发展进化的技术。历史上有两种传统的远程教育:远程课堂教学和函授教学。它们具有不同的教育学特征和成本结构。然而,新一代技术即知识媒体,作为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和认知科学汇同结合的产物,正在将远程教育的两大传统结合在一起。知识媒体将通过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对大学的革新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丹尼尔论远程教育基础(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考查了远程教育的基础,它的发展历史和它赖以发展进化的技术。历史上有两种传统的远程教育:远程课堂教学和函授教学。它们具有不同的教育学特征和成本结构。然而,新一代技术即知识媒体,作为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和认知科学汇同结合的产物,正在将远程教育的两大传统结合在一起。知识媒体将通过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对大学的革新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IPTV已经成为广电和电信行业共同的热点.通过分析建设IPTV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与主要业务分析及IPTV系统中的若干技术:媒体服务技术、互动节目指南(IPG)技术、机顶盒(STB)技术等,制定了整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现代远程教育对终身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脊梁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卫星电视和电信三大通信网络为基础的,师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是在以函授教育为代表的第一代远程教育和以广播电视教育为代表的第二代远程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手段。其高度的开放性、良好的交互性、彻底的自主性、广阔的网络性等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  相似文献   

10.
以“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教育观念、教学法和教育技术”为主题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 (AAOU)第十四届年会暨展览于 2 0 0 0年 10月 2 4— 2 7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近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数字化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多媒体与虚拟技术、视频与计算机会议系统、在线学习与实时或非实时交互等 ,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选择“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教育观念、教学法和教育技术”这一主题 ,就是启发每一位远程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研讨 :技术飞速进步对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带来的教育观念和…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传统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本介绍了知识经济时代变革,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机构类型,现代远程教育概况统计和所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11月24日召开的“中国IPTV产业政策及技术、标准研讨会“上,有关方面透露,IPTV标准正在制定中,最早年底前将出台一个草案.在多数进军IPTV的厂商介绍中,“远程教育“被不断提及.……  相似文献   

13.
谈现代远程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远程教育的特征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三大通信网络环境下实施的 ,具有数字化 ,交互式和多媒体等显著技术和教育特征 ,并有办学开放性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两大基本特点。这种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和远程学习的崭新的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打破时空界限 ,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实现远程交互式学习 ,并能有效扩大教学范围和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远程教育的革命性1.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目前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趋势 ,正面临从PC技术向互联网技术快速转移的挑战。这一革命性变化具…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中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如何运用其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为远程教育读者提供新的服务模式,以及其今后的发展思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信息的日寸代,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学习成为人生存之必需,将伴随人的一生。在学习型社会的建造中,远程教育因其自身特点,重要性日益突出。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与此同时,远程教育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已经熟悉并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师和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这种远程教学模式。可以说,师生在远程教育中能否很快适应新的角色是远程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同传统教育体制下的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网络环境中,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笔者尝试利用网格技术构建了一个新的远程教育平台G—learning,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探讨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功能模型等核心内容,并总结了今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网络环境中,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笔者尝试利用网格技术构建了一个新的远程教育平台 G-learning,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探讨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功能模型等核心内容,并总结了今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突出技术的进步对远程教育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教材在远程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远程教育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程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教学的“远距离”传输,现代信息技术使远程教学传输过程网络化,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最终达到国际共享;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要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科学知识。教师肩负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使命,必须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其发展的影响,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交互对于远程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提高远程教学的交互性一直是远程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函授教学、广播电视教学由于技术的限制,在交互性上一直停滞不前,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则大力推进远程教学交互能力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远程教学中交互现状、IPTV优势分析,为提高远程教育中师生交互水平和交互质量,提出基于IPTV的远程教学交互式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1.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经历了三个时期。 2.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第三代远程教育具有两大技术特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大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继续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