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理解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这几个类似但又有区别的物理量。这对于学好交流电的有关知识.解答交流电相关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下面通过例题分别对这几个物理量加以解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刘段肖 《学周刊C版》2014,(8):219-219
“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  相似文献   

3.
绍兴市从2007年到2011年这五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的命制呈现一个规律.即每年都有一道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新定义型试题.这成为绍兴市中考数学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定义型”试题是近几年中考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热点题型.这类试题是在学生已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概念”.要求学生学习并运用这个“新概念”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此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抽象概括能力和“新概念”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新情境下的“新概念”问题的解决与实践过程.能有效地甄别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力.突出体现了“考能力”这一特色.这类题型无疑是中考试题中最佳题型之一.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啦!这是全球炎黄子孙的梦。奥运吉祥物——五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承载着这一梦想,走向全世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北京奥运的承诺。也是我们的心声。怀着对奥运的美好祝福和对奥运福娃的喜爱,杭州市天长小学六(1)班的同学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鉴赏》2009,(5):29-30,54
“月球是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这是困扰人类千百年的问题.也形象地概括了关于月球起源的三种假说:“分裂说”、“俘获说”和“共生说”。但是随着对月球探测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三种假说都暴露出一些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大碰撞分裂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常荣杰 《学周刊C版》2014,(8):172-173
“绿色作文”来源于“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健康食品。从这个概念延伸开来.“绿色作文”意味着没有矫饰,没有大空.没有各种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思想的个性化.放松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路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绿色作文”的本身意图和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翟爱玲 《新高考》2009,(12):20-22
在交流电一章中,很多同学对于“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这四个类似但又有区别的物理量,容易产生混淆.本文现通过几个特例对这四个值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8.
张保雷  刘应开  吴惠 《物理教师》2009,30(12):58-60
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经历近5个春秋,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高中物理教材出现了“观察和思考”、“思考和讨论”、“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科学足迹”、“科学漫步”、“STS”、“课外读物”等栏目.如何发挥这些栏目在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教育工作者磋商.本文对“科学漫步”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有效地利用“科学漫步”,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期引起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莉 《考试周刊》2012,(45):30-31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课堂是务实的、有效的.这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文本“读、品、悟”融为一体,这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将“评价”植入课堂之中,促进目标的完成,这是解决“怎么评”的问题。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源于“教-学-评-体化”的教学思想,做好“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这三件事.课堂的效益才能体明.出隶,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上.张老师讲了“复制”和“粘贴”后.让同学们在电脑上练习.刘大林同学先打了一个“刘”字.然后复制、粘贴.得到了2个“刘”字.接着.他又将这2个字选定,进行了复制和粘贴.得到了4个“刘”字.再将这4个字选定,然后再复制、粘贴.得到了8个“刘”字……这样重复地进行下去.不一会儿.就复制了十几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双语学习》2010,(1):12-12
“Excuse me.”和“Sorry.”翻译成中文部有“对不起”的意思.但实际上这两个词语的用法还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两个词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点聚焦 1.直线除了“直”的特征外,还有“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所以直线无“起点”和“终点”(即没有端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点在直线上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一点;点在直线外表示这条直线不经过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在交流电这一章,“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是四个类似但又有区别的物理量,理解好这四个值对于交流电的复习有很大帮助.下面本文对这四个值分别做以解析.  相似文献   

14.
“会证题”是学几何的基本要求.因为无论是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都可以从“证题”中体现出来.由于“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图形.这就决定了“三角形”一章承上启下的重耍地位:在知识上.第一册的两章.都是“做准备”;在方法上.先是用“直观方法”.逐渐给出一些证明.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证明的基本步骤和推理的格式,最后给出了“命题”、“定理”、“证明”的基本概念.从“三角形”一章起,开始“正式”学习证明.这里应该告诉大家两点:第一,由于“先入为主”这一认知心理的基本规律,我们一开始就应当掌握“…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路 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我在幼儿已经认识“+”、“-”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和“〈”。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和幼儿一起探讨,一起编儿歌.通过儿歌、表演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开口的方向.这样既能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经典板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课标”和新教材中.“应用题”的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在目标定位、教材编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变革性差异.采解读这一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你不可救药.无可挽救了”、“你这孩子就是贪玩.不是读书的料”、“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没有记性.真是木瓜脑袋”、“某某与你同龄样样都行,就你不行”、“像你这样.今后只能上街拉板车混饭吃了”等等.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仍采用导语式的命题作文形式。推敲文题,我们会发现些许遗憾。 1.“绿色”较难界定。“绿色”的内涵极为丰厚.其外延也有扩大化的趋势,因此,“录色”这一概念具有模糊性和认同的不确定性(“绿色”和“美好”难分难解)的特点.这势必会给阅卷评分带来一定的难度。考生如果写一些宜人甜美的生活现象、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19.
声音     
《语文学习》2010,(1):67-67
电脑阅卷“不留情面”。 ——英国“高考”计划采用电脑批改考试作文.不过他们发现,按照电脑打分.丘吉尔的演说被判“低于平均水平”.海明威的小说被判“不认真、少细节”.威廉.戈尔丁的作品被判“缺乏连贯性”……电脑不理解意志和情感。这使得考试委员会不得不重新考虑使用电脑软件批改作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交流电一章中,“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这四个类似但又有区别的物理量,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判断不清.而理解和掌握这四个物理概念对于处理交流电相关问题很有用.以下通过实例对这“四个值”分别加以解析,以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