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重大的独家新闻,始终是报纸的紧俏物.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报业市场,挖掘独家新闻,争夺新闻的"第一落点",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第二落点"新闻也同样不容忽视. 关于"第二落点"报道,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儿年来已被媒体同仁广泛注意、研究并应用.一般说来,在新闻传播中,一个关注率很高的新闻事件往往能够引发出与之关联的其他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也许已经存在,也许即将发生,但其新闻价值是由前者引发而提升的,这些新闻事件相对来说就是新闻的"第二落点".  相似文献   

2.
戴志磊 《青年记者》2002,(11):34-34
“新闻落点”一词时下经常被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挂在嘴边,抢抓“新闻落点”亦成为许多业内同仁选题策划的常见操作方式。那么,什么是“新闻落点”?其内涵、外延如何界定?“新闻落点”首先是新闻事实。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运动的。按照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新闻所传播的是具有新意的事实,就是指当事物的变动由“普通事实”变化为“新闻  相似文献   

3.
在足球比赛中,当进攻一方将角球吊射到对手门前时,进攻方与防守方队员都会随着足球的飞行轨迹快速移动,冲撞、卡位、跃起,争顶头球第一落点,触球射门.如果争抢头球第一落点失败,进攻方和防守方队员会快速拼抢第二落点.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也应该有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的“抢点”意识.  相似文献   

4.
夏晓阳 《新闻记者》2007,(10):46-48
网络时代的到来"消灭"了传统意义上的以"第一落点"为特征的"独家新闻",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各种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在苦苦探索新的制胜之道。然而,时空差距的消除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突出表现为国际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于是,力争在国际报道中树品牌、立名栏成为各家竞相追逐的目标。作为站在国际报道最前沿的捕风者,驻外记者自然是这场新的龟兔赛跑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刘力 《新闻战线》2012,(7):92-93
做足第二落点,开辟"第二战场",把握读者的"第二需求",不失为纸媒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之良策。近年来,不少纸质媒体面对新媒体的不断挤压,提出了抢抓第二落点的理念。从新闻的本质属性来说,失去新闻的第一落点转而抢抓第二落点,实在是纸质媒体的一种无奈选择。然而,无论从新  相似文献   

6.
旧千年方逝,新千年即至.届此之时,人们纷纷盼视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将首先照射到哪里,却几乎无人去关注旧千年太阳的落点在何处.然而,在中国高校学报界,却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与万众一道企盼新千年旭日的同时,却也一直在冷静地观测着本行业的世纪落日,并向大家奉献出精心计算和描绘出的落点和轨道.这就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青年编辑学研究者孙景峰.  相似文献   

7.
对于众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的第一落点”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第一落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抢快出新,并以此类推出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等等。但在我看来,仅仅将第一落点理解为抢快出新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当下几乎所有的新闻形式,都因这个落点而定。无论后面如何发展,如何深度解释,第一落点始终是基础。可以这么说,对第一落点的寻找,绝不仅仅是一个快的问题,它可以读解为新闻人对新闻本源的追索与把握。成功的媒体,首先就是对新闻第一落点的锁定与控制取得了成功。新闻的第一落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寻找呢?其实,新…  相似文献   

8.
赵鹏 《青年记者》2016,(21):16-17
在今天的新闻传播领域,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反转新闻.本文探讨的反转新闻主要是指由于新闻采访、报道的不完整、不严谨而造成的在事实传播过程偏离事实主流的现象. 从抢“第一落点”到当“第一定义者” 新闻竞争既要速度、时效,也要准确、恰当.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媒体过分看重新闻的速度和时效,认为事实可以不断被修正.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无论何时,准确与恰当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第一落点”本就不该是我们的目标. 把“第一落点”放给新媒体,把“第一定义”攥在自己手.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本地媒体除了努力追求第一落点外,还需要挖掘第二落点新闻的金矿,在主题思想上创新或角度上出新,以独到的新闻眼光去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做到"后发制人"。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众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的第一落点”早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第一落点某种意义上是抢快出新,并以此类推出有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等等。但在我看来,仅仅将第一落点理解为抢快出新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当下几乎所有的新闻形式,都因这个落点而定。无论后面如何发展,如何深度解释,第一落点始终是基础,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瓶颈。这就好比世界杯足球赛,角球罚入禁区,化解问题的最关键处就是足球进入禁  相似文献   

11.
思想制胜,以"第一观点"赢得优势很多媒体在没有抢到新闻"第一落点"时,往往在新闻评论上下功夫.同时,对于别的媒体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事件,力图用新的视角解读,以期发现新的思想内涵.2010年4月,《新京报》以"内蒙古正蓝旗4万亩沙地封地禁牧 十年后又见草色"为题,报道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进行"无为"治沙实验,实现了"人退沙退",草原生态得到了恢复.报道已经做得很详细了,但是,这个事件具有较大新闻价值,值得放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新闻媒体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客观实际,指出,深度是新闻写作的"制胜之道"。作者结合自身新闻实践,着重探讨提升纸媒的新闻价值问题。作者认为,新闻易碎,但思想不朽,在重特大新闻事件中,要在关注新闻信息"第一落点"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新闻的"第二落点",从而更大满足读者的信息渴求,延长新闻生命。  相似文献   

13.
陈紫玄 《今传媒》2014,(6):127-128
新闻的第二落点,一般是指在第一时间把新闻事实公布于众之后,继续寻找、挖掘新闻蕴含的更多内涵和外延。由于周报的出版周期长,抓第一落点失去了现实意义,第二落点的把握成为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在读图时代,利用图片专题挖掘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周报的不二选择。在实践中,泉州广播电视报在体制上采用采编一体,在内容和版面编排上求新求变,走出具有周报特色的"轻新闻"图片专题版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改革的浪潮正席卷全国,抓住时机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是举国共识。在这种喜人的形势下,新闻的时效性对构成它的新闻价值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科技报本身的局限性,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能与日报同日而语。那末,作为新闻媒介一员的科技报,究竟如何去抓新闻的时效性呢?我认为,从科技报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去抢抓新闻的“第二落点”不失为一种途径。“第二落点”本是足球赛中的一个术语。足球在对方禁区附近的落点,称之为“第一落点”,由于“第一落点”的位置关系到攻破守方球门的球的控制权,所以攻守双方争抢的非常激烈。当球又传至适当的位置,称“第二落点”,是攻方破门得分、守方门前解危的关键时刻,故“第二落点”是双方势在必夺的。可见,抢“第二落点”与抢“第一落点”是同样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时间"和"空间"的骄子.好记者时刻准备着,"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成就"第一新闻". 今年7月,为纪念斯诺诞辰100周年,一部文献纪录片揭示<西行漫记>的历史价值时,我注意到,居然有两次强调"时间"和"地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qq、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将"人人都是自媒体"得以实现,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纸媒新闻内容如何继续留住已经由读者转型的用户,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可读性,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进入6月,2014年足球世界杯赛正在巴西如火如荼地上演着进球大战,如果把突发事件或由各条战线通知采访的新闻线索,比作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那么线索背后的"新闻"以及"第一落点"之后的事件追踪,就应成  相似文献   

17.
报道时效中的“第一落点”是新闻竞争的关键性要素,这个观念已经在传媒从业人员,特别是主流媒体中形成了共识。本文通过《新安晚报》几起突发事件报道,分析如何抢抓新闻第一落点,如何在新闻素材共同占有的状况下面对“第一落点”共有的常态,用新闻深度和贴近度弥补拼抢时效可能留下的遗憾。对区域媒体而言,急需探索有利于实战指挥的竞争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做出报道,应该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谁都不能保证永远在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线索。那么当事件已然变为“过去时”,我们就不仅要重视新闻的第一落点,而且要追踪新闻的第二、第三落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舆论的引发、传播、影响、引导和监控等都呈现出了全新的状态。为此,要持续关注和追踪研究新媒体的变化,从"第一落点"转移到"第二落点",从"受众观"向"用户观"转变,从"怕新媒体"向"用新媒体"转变,快速完整地呈现事情的本来面貌,争分夺秒,越早就越有助于实现舆论引导目标。  相似文献   

20.
对传统主流媒体来说,原有的主题宣传报道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新媒体、自媒体以"眼光缭乱"的内容叠加"求新求变"的技巧,传统媒体有没有可能"与狼共舞",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自我内容更新的最大增量?在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的一系列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很鲜明地看到一个变化,那就是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时政报道正在团体"作战"挺进互联网端.省级媒体在此间也在艰难寻找本土落点.这是一场特殊的"战役",也是一次珍贵的学习.作为此次采访团队新媒体报道的总策划,本文将以此次重大活动报道作为样本,从"内容型短视频"的"背景延伸"传播、"事件回访"传播、"现场观点"传播等方面,探讨主题宣传报道如何实现语态"更新再造"和内容"融合迭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