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的方法我们知道含有逻辑联接词“或”“且”“非”的命题是复合命题,不含有逻辑联接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但在实际问题中有些命题不含“或”“且”“非”却是复合命题,有些命题含有“或”“且”“非”却是简单命题,这就使得学生在判断简单还是复合命题时常常出错,下面通过实例来进行错对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简单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简单,教起来并不简单。只有“不简单”地“教”,才有“简单”地“学”。  相似文献   

3.
吴睿 《陕西教育》2006,(12):45-45
一、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的方法 我们知道含有逻辑连接词“或”“且”“非”的命题是复合命题。不含有逻辑连接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但在实际问题中有些命题不含“或”“且”“非”却是复合命题。有些命题含有“或”“且”“非”却是简单命题。这些使学生在判断简单还是复合命题时常常出错。下面通过实例来进行错对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是“简单”的,但在“简单”中又蕴涵着独特的审美特征。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是“充实”与“空灵”的统一,能在看似简单的“读”书活动中不断丰盈学生的语言世界和精神世界,实现语文教学“立人”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它是“线”与“面”的交织,能在“以读为主线”中巧妙地抓住“线”中的某些关键点,拓展成“面”,努力拓展“读”的幅度,使“简单”的“读书”成为一唱三叹.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享受;它是庄重与情趣的共振,学生不仅能在庄重严肃的氛围中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的引导,而且能在不时发出的会心一笑中产生智慧之流的涌动和心灵的快意与愉悦。  相似文献   

5.
“求简单”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简单性原则”被现代科学家看作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许许多多的创新就是在“求简单”中得以诞生的.物理学习上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体现在“追求简单”上,能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怎样才能找到更为简单的解决途径?这些都是我们所追求的.本文拟例说物理解题思路训练中的“追求简单”的几种常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逻辑教科书中 ,把“以偏概全”作为一种逻辑错误 ,并指出在运用简单枚举法时应注意避免。这是不正确的。其实 ,“以偏概全”是简单枚举法的本质特征 ,简单枚举作为“助发现”的一种推理形式 ,从少量的个别性知识到一般性知识 ,正是采取“以偏概全”的方式去获得结论的。因此 ,“以偏概全”不是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7.
“求简单”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许许多多的创意在“求简单”中得以诞生。在创新活动中,把繁杂的问题“简单化”,往往能打开思路,产生灵感,取得创新的成  相似文献   

8.
《逃家小兔》是美国一本家喻户晓的图画书。正如彭懿先生在该书的书评中说:“这个故事简单的是不能再简单了,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却让世界上的人都为之着魔了”。可能正是它“简单”,才会为儿童的想象和写作布下空白,产生“魔力”;也许正是它的“简单”,才给我们的作文教学生成一片丰富和温润的空间,从而令儿童“为之着魔”。  相似文献   

9.
“简易逻辑”不简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易逻辑”是高一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顾名思义是既“简单”又“容易”,再加上教材又先从“简单”的“不等式 x~2-x-6>0的解集是{x|x<-2,或 x>3}”引入了“或”,再由“简单”的“不等式 x~2-x-6<0的解集是{x|x>-2,且 x<3}”引入了“且”,并由此规定:“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这无疑让师生从一开始就感到新增内容确是“简单”、“容易”,当然教材本意也是能让教师“简单”地教,学生“容易”地学,让师生轻松些。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师生的感觉并不是这样,特别是教了一  相似文献   

10.
解答简单应用题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难关,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训练。下面根据儿童学习简单应用题过程中的习惯及心理特点,谈谈简单应用题的组织教学。 改“习惯于算”,促“想算合一”。简单应用题是伴随  相似文献   

11.
“观念”是洛克认识论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他看来,人类的知识大厦是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之上的,而整个观念的基石又是“简单观念”。洛克认为人心可以通过感觉或反省获得简单观念,人心加工简单观念就可以形成复杂观念,继而人心整合观念可形成知识。整个思路看起来是一个首尾一贯的完整大厦,但是这个大厦的基石却是可疑的——简单观念其实从来都不简单。一个看似毫无疑问的“简单观念”其实正是洛克哲学的“阿基里斯之踵”。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词是英语中较难掌握的一类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犯“缺省”和“冗余”错误。。通过运用语料库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简单介词“in”,“of”,“to”的缺省和冗余发生的频率最高;简单介词的缺省与冗余成正比关系,而简单介词的缺省和冗余与英语水平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上好数学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描述。它要求教师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教”服务于“学”,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简单线性规划”内容自从2001年进入高中数学教材后,2004年江苏高考卷中首次出现了线性规划试题.其实,“简单线性规划”内容并不是高中数学中的主干内容,但为什么这一内容会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而以丰富的变化形式频频出现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又为什么学生在“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上的得分并不高呢?笔者想分析近几年高考中的线性规划试题,研究“简单线性规划”内容的核心思想,并把握其中能力立意的命题变化.  相似文献   

15.
“简易逻辑”是高一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顾名思义是既“简单”又“容易”,再加上教材又先从“简单”的“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x|x〈-2,或x〉3}”引入了“或”,再由“简单”的“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x|x〉-2,且x〈3}”引入了“且”,并由此规定:“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这无疑让师生从一开始就感到新增内容确是“简单”、“容易”,当然教材本意也是能让教师“简单”地教,学生“容易”地学,让师生轻松些。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不应该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简单的设计反倒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去真正地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简单的教学步骤中少了教师的约束,少了教师占用的宝贵时间,学生才能在自己拥有的时空里做出对他们来说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发现,“简单”孕育着“复杂”。如何在“简单”的科学课中孕育“复杂”呢?通过以下3个案例的分析,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百花园     
“就简单!”园园以为凡是带“不”字的词都是不好的。有一次,她摔了一跤没哭.妈妈夸奖她:“园园真不简单!”谁知她反倒哭起来了,大声说:“就简单!就简单!”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现代汉语里的“谷”和“榖”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谷”只是一个读音和“榖”相同的“榖”的简化字,在词义上它们毫不相关。然而事实上它们在词义上是关联的。“谷”和“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简化字和被简化字的关系,“谷”除了读音和“榖”相同外,还具有“毅”的一系列词义和用法,在“榖”的词义和用法上它们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习作适合写简单材料,但是简单的材料写起来很难“挤”出一篇习作来!常常在要求只写“一件事”的习作里,写了多件事。硬是靠事件“堆”起一篇三四百字的习作来。这不能责怪他们不会审题,是没有学会写简单事物而“逼”的。事实上,任何简单的事物都含有不简单的因素,只要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给简单材料“曾加营养”,再简单的材料都可以写出一篇习作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打”、“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汉字,用这两个汉字来组词也实在是再简单不过。拿“打”来说;有打扮、打分、打仗、打赌、打针、打折等等;数不胜数。在汉语中,我们仅用了一个“打”字。但是,在英语中却没那么容易。因为英语有不同的“打法”和“吃法”,简单看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