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识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的先驱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认识既不起源于主体,也不起源于客体,而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个体(儿童)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周围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鼻祖,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认为认知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认知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正>建构主义最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他认为个体获得知识不是被动的,而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从而建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探究式教学是美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被称为结构主义,瑞士的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种建构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的。当个体能  相似文献   

5.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他提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即理解)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 ,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这里谈谈本人对建构主义基本思想的初步理解及其对中学学科教学的几点启示。一、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建构主义作为新的认知学习理论 ,有许多主张和观点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同化和顺应 ,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 ,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已有知识概念对教学设计影响重大的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他们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的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不是简单的积累信息,而是新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由此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这是一个认知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简单来说,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对待问题他们都有自己…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其关于认知结构的阐释:儿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主要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吸收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得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这个理论使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变得科学明晰,且适应了学生发展的需要,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同化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1从建构主义观点看数学知识教学建构主义认为,人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人的知识建构有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把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建构主义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于“你是怎样知道的”,而非“你知道了什么”因此,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同时,在认识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也起…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及其主要学习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建构主义的由来可追溯到 2 5 0 0多年前的现实主义观点。现代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皮亚杰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在现代的直接先驱。根据皮亚杰的观点 ,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时 ,总把对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同化 ) ,若获得成功 ,便得到暂时的平衡 ,如果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 ,个体 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化 ,以使其…  相似文献   

11.
1 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也译作结构主义 ,其先驱当属瑞士教育家皮亚杰 :他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 ,也非来自客体 ,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 ,新经验的获得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 ,从而融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 ,即同化 ;另一方面 ,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 ,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 ,即原有经验发生顺应。可见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 (图式扩充 ) ,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图式改变 )。认知个体 (儿童 )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来达到…  相似文献   

12.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括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3.
一、科技活动中为什么要进行问题研究(一)幼儿学习特点的自我建构性决定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幼儿是怎样进行学习呢?什么样的刺激才能激起幼儿的主动学习欲望,并促使幼儿积极地自我建构呢?个人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够促使幼儿…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来由及核心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它萌芽于18世纪,形成于20世纪中叶,但它却是在20世纪末“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尊重学习者个体的观点与个性…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被称作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皮亚杰和维果斯基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发生既不是环境决定也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个体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设置良好情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相应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建构性的,教师不是为学生提供问题以解决的现成知识,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素材。  相似文献   

17.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第二,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第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第四,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  相似文献   

18.
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是通过意义建构的途径形成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呈螺旋式不断前进。“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它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知识理解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要经过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的过程。因此,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流行,在国内也逐步受到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对建构主义教学、学习理论的研究中。俗话说“学以致用”,作为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一名教师,我不过多地研究建构主义本身,只想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当前《课标》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