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思路,以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方法】 采取个案研究法,总结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设计策略。【结果】 “药学学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宣传推广文章和构建期刊社群,成功地辅助《药学学报(英文版)》全面提升了影响力。【结论】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可围绕宣传期刊文章,以及运营由作者、编委、读者构成的期刊社群,以宣传期刊品牌,全面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地理资源中文学术期刊宣传推广策略,以促进中文学术期刊的融媒体发展。【方法】以27种地理资源领域高质量中文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获取信息,分析这些期刊对当前主流融媒体平台(官网、微信平台、期刊App、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应用情况。【结果】有20种期刊在官网提供Rich HTML,为期刊进行多维度宣传推广提供理想的数据基础,但大部分期刊官网依旧是纸刊的电子化,缺乏更多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内容。24种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3种期刊借用集群平台发布消息,微信推送内容大体类似,缺乏对内容的深度加工和二次拓展。少数期刊发布短视频(5种)和开展直播(7种)。短视频主要是文章分享、会议直播、期刊宣传等内容,内容的二次开发和扩展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直播更多是期刊作为协办单位的会议直播,期刊自主策划和具有特色的内容较为缺乏。总体上,27种期刊虽然都开展不同程度的融媒体宣传推广,但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期刊仍在少数。【结论】地理资源学术期刊融媒体宣传推广任重道远。需要重视官网作为主阵地的融媒体建设,选择合适的辅助渠道进行多矩阵布局,并结合用户需求专注做好内容,此外,还需制订...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大气科学进展》全媒体科学普及传播实践经验为例,探讨学术期刊借助全媒体手段普及科学知识的方法、意义和努力方向。【方法】 分析《大气科学进展》近几年开展科学普及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学术期刊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结果】 科学普及对于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学术期刊应当重视科学普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期刊封面图片和多语种科学新闻等方式,为全世界读者服务,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动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结论】 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必须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通过全媒体平台,向社会大众传播最新研究成果,扩大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提高学术成果在国际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如何提升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现实问题,提出期刊要集合自身资源,融合多渠道手段,扩大期刊的全球传播范围。【方法】 结合国内外英文学术期刊的宣传推广经验,分析了期刊开展国际宣传工作的途径。【结果】 提出了期刊信息宣传的形式,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宣传推广提出了几点建议。【结论】 通过多元化的宣传举措,国内学术期刊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宣传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目的】针对如何提升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现实问题,提出期刊要集合自身资源,融合多渠道手段,扩大期刊的全球传播范围。【方法】 结合国内外英文学术期刊的宣传推广经验,分析了期刊开展国际宣传工作的途径。【结果】 提出了期刊信息宣传的形式,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宣传推广提出了几点建议。【结论】 通过多元化的宣传举措,国内学术期刊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归纳科技期刊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现状,指出以科技期刊为载体的创新成果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以科技期刊为主体的公众传播和推广策略。【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了解国内外出版商和科技期刊的公众传播案例,总结科技期刊开展公众传播的经验。通过问卷调研,了解科研人员、期刊编辑、新闻记者对于科技期刊公众科学传播的态度。【结果】科技期刊重视创新成果在公众传播领域的推送,采用社交媒体、新闻媒体渠道组织丰富的文章呈现方式,为将象牙塔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公众感兴趣的、具有科普效果的内容做了良好的示范。【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围绕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多为自发行为,受限于人力、财力,同时缺乏与媒体有效的沟通机制,科学传播动力不足。开放科学时代,科技期刊开展公众传播需要明确“定位”、做好“分级”、建立“出口”、打通“渠道”、落实“政策”,搭建“科技期刊-传播媒介-大众”这一有效的传播链条,实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建筑科学类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优秀期刊与普通期刊发展进程上的差别,旨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整体发展做出贡献。【方法】 利用网络搜索和微信关注等方法,通过搜索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辅以文献阅读法,掌握32种优秀期刊、193种普通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状况。【结果】 建筑科学类期刊中的优秀期刊普遍重视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是最典型的表现,分别担负着期刊PC端和移动端宣传推广功效,并形成了互为补充的态势,而普通期刊在此方面的表现却较为逊色。【结论】 占我国科技期刊数量比很高的普通期刊必须加大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工作,尤其要重视期刊官网和微信平台的构建与维护,并要重视加入综合性中文期刊数据库工作,以全面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整体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为更多期刊应用微信技术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方法】 以2015—2016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手机搜索法,结合期刊网站、纸质期刊等公告信息的浏览,从中选出271个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为讨论源刊,并于2015年6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手机应用测试。【结果】 多数微信公众号基本资料展示良好,特色创新服务有所体现;按“对话框式” “消息推送式” “分类导航式”及“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等四种情形进行讨论。其中,“分类导航+消息推送式”是目前最优服务方式;今后应注意栏目设置与内容优化、创新服务项目开发以及多刊共用微信号等问题,基本资料展示要准确、简明、易记。【结论】微信公众号是科技期刊宣传推广的新途径,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地学类核心期刊的发展需求,为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刊载文章发布、文章阅读体验、特色消息发布方面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按时将当期文章目次及摘要等基本信息快速推送给读者,为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推出专题文章、高被引文章、与期刊专业特色相符的科技消息等富有专业特色的内容;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发布任何内容,形同虚设。4种期刊实现了摘要式浅阅读与全文深阅读的顺利过渡;18种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体验度较低。13种期刊发布了出版计划、写作技巧、学术发展动态等专业特色消息,但多数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只是进行简单维护,较少推送信息。【结论】 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仍处在搭建与简单应用的初级层次,在办刊模式转变、多期刊协同、平台宣传力度等方面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完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提升服务效果。【方法】基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调查情况,总结和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结果】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命名未能体现期刊品牌、使用偏重科技类期刊、功能与结构参次不齐、信息服务未多样化、内容受制于传统纸版期刊。【结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在体现学术期刊品牌、加快认证进程、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推送效果、加大平台宣传、提升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