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建立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指出:学科体系从面向科技情报逐渐转为面向社会科学、农业、医学、军事、安全等领域;学术体系从关注科技文献、文献交流规律的研究逐步拓展到关注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的采集、组织、处理、检索、服务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话语体系从科技发展、文献工作扩大到资源建设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继而逐渐拓展到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情报观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分析守正与拓展视角下的情报学学术体系,强调情报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话语领域和核心话语权。研究认为,中国特色情报学一定要能够发情报思想之声、在国家战略中展现情报之魂、落实情报决策支持之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时代,在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我国竞争情报学2006年以来的研究发展情况,运用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近五年我国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搜集统计,并分别从论文数量、基金论文数量、刊载该领域论文期刊的学科分布、作者合作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结果基础上对我国竞争情报学研究现状作出总体结论,以期达到详尽剖析我国竞争情报学研究进展的目的,最后总结预测竞争情报学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争情报的定位和教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已有团体会员150多家,个人会员近600人,初步形成了含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商贸信息、工程咨询等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在内的学术团体。这表明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已开始向学科的深度和广度进展。总体上看,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整体研究状况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竞争情报的理论基础是传统情报理论与竞争理论,而且还在不断引进新的理论;竞争情报反映出了情报科学与竞争情报的一般性规律。因此,有些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企业界之外,将竞争情报研究应用于其他带有竞争性的领域之中。这也是…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ISI的Web of Science中的SSCI数据库,对1996~2008年8月期间收录的24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引文进行了期刊共引分析,并绘制了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显示,目前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主要分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两大部分.图书馆学研究大致包括网络资源组织、数字图书馆、开放获取、知识组织、用户服务等主流学科领域;情报学大致包括网络计量研究、信息(引文)计量研究、科学计量学理论、科研指标与评价、信息检索及用户检索行为理论研究、电子信息系统与服务及用户行为研究等主流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情报学界的"情报"术语争议现象,反思情报学学科基本术语的混用与混乱对学术交流与学科建设带来的影响,呼吁规范情报学术语,重构情报研究理论和情报方法体系。[方法/过程]根据术语学的原理和思想,从术语语境、概念层次、多语术语翻译操作3个方面分析情报学现存术语争议产生的原因。[结果/结论]研究认为,对情报术语的探讨是情报学随社会发展的必然,情报学对术语体系规范的需求反映出对理论重建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选取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来源,以2005—2010年间图书馆情报学领域所发表的关于语义网研究的相关论文作为分析数据,采用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概括出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语义网研究的五大热点:基于分类法的网络信息组织、基于语义与网格技术的情报检索、语义网的关键技术、网络智能检索与语义相似度、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组织。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义是当前占据主流地位的科学哲学认识理论,个体性与发展的观念是其最核心的思想。本文扎根于历史主义的个体性与发展两大核心概念,阐述了如何用历史主义观点来看待情报学的困境,以及怎样用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来指导情报学的发展。此外,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对信息的意义的理解与信息检索、关于主题的认识与主题分析,以及分类等情报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动了情报学的变革与发展,现阶段我国情报学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思路并未得到学界清晰一致的判定或解决。对当前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厘清情报学的发展脉络,抓准学科的理念定位与未来走向。[方法/过程]回顾我国情报学领域的“信息”与“情报”之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科定位、范式演进、体系建设3个层面对情报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从碎片化、形式化的“信息提供”到协同化、专业化的“情报吞吐”,从自我封闭式的情报摸索到社会化、开放化的大情报体系建设,情报学应突破思维定势,以Intelligence为核心,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决策层面上来,立足情报工程理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实现中国情报梦。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各自的学科内涵予以界定,指出资讯学作为图书馆领域中的信息科学,是中国图书馆学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中国情报学的核心内容是情报研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资讯学.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要通过学科设置调整来使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各自回归其本来面目,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学科设置调整方案对于当前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现实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是同情报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两者互相促进,密不可分。本文从情报学理论演化的视角出发,考察在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初创期、恢复发展期、改革探索期、深化发展期、转型创新期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情报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作用及影响。针对当前我国国家战略和新一代信息基础环境下情报学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面对的变革挑战,从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情报学与数据科学双融等方面探讨情报学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指导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和科技情报工作实践,包括:科技情报工作要坚持为决策部门提供广快精准的情报服务和智库咨询、为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提供情报支撑,基于学科双融的综合集成理论框架实现情报工程智慧化。文章最后从科技情报事业的理论新动力、科技情报工作的学理基础以及融合DIKW信息链的新型科技情报工作等方面对未来十年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