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泽 《网球天地》2011,(3):94-95
职业选手的大力平击Ace球,对业余球友是最具吸引力的,大家梦寐以求能发出大力平击球。众所周知,发球分为平击、侧旋和上旋。平击主要是男球员使用的技术,女选手主要以侧旋为主,二发时多选择上旋和侧旋。其中,平击发球在拍面触球时,有一个肘部内旋的动作,做好了这个动作,才能发出平击的效果,但大多数初学发球的业余球友,都做不好这个动作,而且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4,(10):56-59
选手发球时以球拍摩擦球的侧部,就可能令发出的球带有侧旋。侧旋与上旋相结合即为侧上旋,与下旋结合即为侧下旋。带有侧旋的球落到对方台面和球拍上会产生明显的侧跳,这会增加对方接发球的判断难度,令其不易找准击球点、不易把握旋转强度而使接发球质量下降。为进一步迷惑对手,侧上旋与侧下旋常被穿插使用。传统上,欧洲选手发侧旋球较多,因此接侧旋球也相对较好。正常情况下,发球时都是由外向内挥拍,因此右手握拍者发出的球带左侧旋,落台后向对方的左边侧跳,而左手握拍者恰好相反,发出的球带右侧旋,向右侧跳。而近年开始流行的“逆旋转发球”则属于非常规情况,下期再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7-27
发球的旋转与球拍接触球时的发力方向有必然的关系。一般来说动作向下发力,就是下旋,如果球拍触球的瞬间动作是往上钩,那就是侧上旋。无论是发侧上旋还是侧下旋,关键是要给人造成发上、下旋两种动作一致的错觉。因此,在发侧上旋时,触球时往上的发力是真的,而发完球后向下发力的动作是假象。这样会给人造成发下旋的错觉。 这一组图片是施拉格正手发侧上旋的动作解析。抛球前的基本姿势是站在侧身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图1~3)球抛起后,身体重心随之提高,开始引拍(图4~5)发球时,左脚抬起,身体重心放在右脚,执拍手的肘关…  相似文献   

4.
一点通     
《网球天地》2008,(1):113-113
只有一种发球大家在学习网球时接受较多的或许是这样一个观念,发球分为平击、切削(侧旋)、上旋和侧上旋4种。而实际上,发球只有一种,以这种为核心,减少施加给球的旋转就是平击发球,反之就是旋转发球,而改变击球方式则可变化出切削发球。因此,我们说可以用一种打法变化出不同种类的球。换句话说.一发平击.二发切削或上旋,这种观念是有局限性的,发球从本质上说就只有一种。(张侠)  相似文献   

5.
侧旋的妙用     
在平击、上旋、下旋之中加入侧旋 我们在思考如何战胜对手的过程中,在平击、上旋、下旋之外,侧旋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大家想到的侧旋是什么样子的?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左手持拍选手最常用的侧旋。占先区的发球和正手斜线球若加入侧旋,球会在落地后向外侧弹出。对右手持拍的人来说,球向反手方向弹出,击球点的改变很容易造成失误。因此可以说这是左手持拍选手的进攻利器。  相似文献   

6.
《网球》2006,(3)
不要说你没见过,实际上,下手上旋发球应该是每个打球人都必备的技术,就如同特工腰间的匕首,紧要关头方显价值。况且你的上手二发尚且脆弱呢,那就更有理由来学习下手发球,没关系,在你的比赛中,用下手发球并不丢人。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个我一直迷惑的问题:业余球员的二发很多都不稳定,双误更是如同家常便饭,他们为什么就不愿意尝试一下下手发球呢?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稳定的上手二发做保证,选择下手上旋发球,是最明智的选择。它不仅易于掌握,而且还集准确与威胁性于一体,将其用于二发,会让你的比赛再无后顾之忧。下面,我来为您详细介绍,下手上旋发球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7.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上旋发球的意义非同一般。拥有它,你就拥有非常值得信赖的二发。它可以安全地过网,不容易出界,而且弹跳很高,将对手压制在底线。而不会发上旋球,你将很难晋级到下一个网球水平阶段。这里有五个最基础的方法、四项针对上旋发球的练习,将帮助你深谙一记有效的上旋发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3,(7):88-89
许昕有着出色的步法,无论从什么角度过来的接发球,他都能找到正手抢攻的位置。因此,他的侧旋和侧上旋发球让对手很头疼。这种球想摆短很难,想劈长又容易被抢,即使进入相持,也会被许听的主动连续进攻所压制。从这点上说,许昕能够自由自在地运用侧旋及侧上旋发球,非常适合他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当我在教学生们切削发球时,他们会想象出一记外角发球滑离球场,将对手拖出场外,或是直截了当的ACE球。虽然传统的"开罐器"式切削发球是很普通的一种切削,但我教的这种发球在占先区(对右手持拍选手来说)和平分区(对左手选手来说)同样有效。我将这种发球叫做大力切削发球。本质上,这是一记带有更多力量的、结合侧旋与上旋的、发向"T"点的球。混合了侧旋和上旋的发球不但力量十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能让球像切削发球那样略微向左运行,同时也向上跳离对手的击球区域。这给对手较少的接发球选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很高的位置击球,同时要在球场中路制造角度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结合了上旋和侧旋的发球,可以是力量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发球。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3,(7):25-25
中国乒乓球男队 单打技术资料 2000年2月 河北·正定 张晓莲:瓦尔德内尔在赛场上提袜子时心里想些什么,我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发球] 以正手侧身位发侧上、下旋为主,落点基本到对方的反手位、侧身位及中间或正右方短球,易出台,有长球配合,旋转较强,侧旋发直线皆为上旋。反手半高抛侧上、下旋发球为辅,多是右方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