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单纯越好,接触社会复杂环境越少越好,从小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生活环境是纯而又纯。从当前存在的现象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不要用看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 少年儿童研究: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求好心切,希望孩子的缺点越少越好。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有些家长会把孩子的某些特点当成缺点,希望孩子改正。您对此怎么看?  相似文献   

3.
许多家长在选择移民国家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孩子将来的学习问题,中国的家长们都会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移民国家的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妥善处理子女的教育问题呢?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历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相信这些都是家长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招一:不能管得过死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的孩子,可孩子真的有了创造型孩子的特点,一些家长又担心了,因为创造型孩子往往不太听话。家长们往往喜欢老实的孩子,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因为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而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萌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  相似文献   

5.
由于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寄予厚望,就撇开幼儿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盲目地拔高要求,以孩子识字量和运算能力衡量幼儿教育的水平。还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上学越早越好,或者把  相似文献   

6.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必须密切家园联系。我园设立的“家园联系卡”,收到较好的效果。“家园联系卡”每个幼儿一本,老师可通过联系卡向家长通报教育要求和孩子在园的表现,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了解孩子在家情况等。孩子回家时,把联系卡带上,由家长在上面填写孩子在家的情况,或提建议和要求。孩子来园时,将联系卡还给教师。“家园联系卡”不受时间、距离的限制,可以保持家园的经常联系。此法深受  相似文献   

7.
暑期过后,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这都是一件大事。如果把孩子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看作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那升入小学就该是又一次“社会性断乳”了。面对独立性要求更高、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和崭新的教育环境,孩子能适应吗?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呢?这期“难题解析”。我们编发了一篇家长来信和一篇如何帮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文章,以满足此类家长和儿童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对孩子的教育,天下父母都寄予了无限厚望。有些父母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下,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
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或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辩论、小品表演、游戏等多种亲子互动形式把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文/张玉芝艾玉芹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同时,幼儿园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也应尽可能地帮助家长改善孩子在家庭中的受教育环境。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开学初,老师在班级家长会上把需要家长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睦言 《家长》2010,(8):7-9
在如今的家长中,“70后”“80后”占了很大比例。这部分家长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对如何教育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他们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无法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又不甘心把家中的“独苗”交给与他们教育理念不同的老人,所以这部分家长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或送到设有住宿部的普通学校中让孩子住校。  相似文献   

12.
家长是指在家庭中负责教育孩子的父母和家庭中其他教育孩子的长辈。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有人认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未必,如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看小了,什么事都舍不得让他做,望子成龙的家长又常常把幼儿看大了,要求他像小学生那样读书、写字、不准游戏,将玩斥为“没出息”。这样对孩子不是教育他,而是惯坏他,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家园合力,更好地教育孩子。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活动时,一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系统地安排幼儿在园年中的家长开放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让孩子从小学英语已经愈来愈成为广大父母的共识。许多家长热衷于把他们三五岁的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班,并且认为这种早期教育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预备性训练,至关重要。看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家长都已认识到,可学外语是否越早越好?在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运用怎样的教育方法?还需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5.
陈英 《生活教育》2014,(10):92-93
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不但要有老师的努力,还要有家长的支持。我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家长学校的培训,提高了家长的环保意识,与家长一起引导、教育孩子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我园还努力发挥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把环境教育带进社区,让一个孩子牵动一个家庭,让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让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孩子,是一件愉快的,关系重大而又复杂的事情。在苏联,许多家长严肃认真地履行着教育孩子的义务。他们知道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总是寻找富有成效的办法来影响孩子的成长。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在小孩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后就万事大吉了。他们把教育孩子和照顾孩子的大部分责任都推给了教师。  相似文献   

17.
吴红霞 《学前教育》2007,(Z1):39-39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现在已经2岁5个月了,听说孩子上幼儿园越早越好,上幼儿园早的孩子比同龄孩子聪明,能早入学,早入社会。所以我想送孩子早点入园上小班,但是又不知道这么早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否合适,毕竟孩子太小了……所以,我非常矛盾,不知道究竟该不该让孩子早上幼儿园。苦恼的家长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们真正独立踏上社会之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然而,有不少家长却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为孩子的教育投上了加强险,由此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就业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很多家长更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学校,自己忙于工作,甚至与孩子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孩子没有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思想上与心理上都不健全,于是就造成了学校埋怨家长、家长又抱怨学校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9.
家访是教师和家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不但可以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方法,孩子的个性,又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和特点,还有利于家园配合,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并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幼教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取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我园积极探索,在家访工作中实现了“四个转向”,走出了一条富有创意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当下,许多家长都认识到抗挫折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现实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家长为了让孩子经受挫折,刻意给孩子的成长制造一些障碍,或者人为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另一方面,在真实环境中,家长又不给孩子磨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