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个影响深广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它起源于盛产山药蛋的山西,文学作品以反映火热的农村生活为主,语言通俗、流畅、风趣,形式多种多样,深受广大农村读者的喜爱。这一文学流派的创始人就是赵树理。  相似文献   

2.
一个文学流派能否流传下去,有无发展前途?历史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或许还是,要让这个流派的创作实践来作出回答。也就是说,要让作品来说话,要用实践来检验。文化大革命前,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确实形成了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形成,不仅是因为有那么一个风格相近的作家群,更为重要的或许还是,这个作家群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这奠定了“山药蛋派”的雄厚基础,才形成了“山药蛋派”的独特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作品的数量(一大批)和质量(优  相似文献   

3.
“山药蛋派”作为一个以地域性文化特征为主要标志的文学流派,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处于全国整体性文化趋向中的中心地带,因而使它带有了方向性的文化意义。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中外文化的渗透,“山药蛋派”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逐渐消失,在整体性文化趋向中的地位发生逆转,“山药蛋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4.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刊登了刘福林同志的《‘山药蛋派’还能‘流’下去吗?》一文,这篇文章对“山药蛋派”的生命力作了否定,其根据有二:“山药蛋派”失去了发展的客观条件;“山药蛋派”后继乏人。刘文的这些观点,虽然是仅就“山药蛋派”的命运问题而发,却涉及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对文学流派的认识,对“山药蛋派”的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中有不少提法,很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5.
山药蛋派作家西戎在20世纪40年代异军突起,与马烽共同被誉为晋绥文艺界的"双子星座"。在这位延安培养起来的作家数量丰沛的作品之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晋绥地区山药蛋派文学的风格特征,更能从当时的社会风貌,折射出更多的文学别趣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赵树理是现当代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开创者,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不论题材,人物形象塑造,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以深厚的民俗文化为背景,表现出鲜明的民族化风格.  相似文献   

7.
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中国"热闹派"童话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儿童文学流派。虽然"热闹派"童话在新时期曾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但对其是否是文学流派却一直未有定论。借助艾布拉姆斯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方法,从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方面来研究"热闹派"童话,可见中国"热闹派"童话具有文学流派的特性和价值,是新时期童话创作中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8.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广为流传,以<高山流水>命名的筝曲就有三个流派、六个版本之多.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派和武林筝派的<高山流水>作一比较,可见风格流派、意境和内涵上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主张相近,风格相似的作家。他们形成了一个个的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便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流派。人们比较熟知的除了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外,还有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前者作品的风格特点是:文字秀美,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往往在细腻的描写中,努力开拓诗一般的意境。“山药蛋派”的艺术风格就大不相同了。“山药蛋派”的艺术风格有哪些特点呢?现浅谈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京派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小说界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小说流派,深入对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时空观的比较,有助于了解在一个文学共同体内存在的非主流文学流派小说之间的对峙性和互相穿透性。  相似文献   

11.
刘嵘 《文教资料》2013,(31):109-111
20世纪40年代,“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在解放区文学中并驾齐驱,“荷花淀派”清新的艺术特色为中国文学流派提供了明亮的色彩。但是,自创作以来它却始终处于文学的边缘位置。本文以“荷花淀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孙犁为关注的焦点,以时间为发展阶段,结合每个阶段的创作特色及“荷花淀派’’成员的风格转向来探究其边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此文学流派的非凡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文》2008,(3):111-111
山药蛋派是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相似文献   

13.
曾文渊同志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流派》(《文汇报》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三日)一文中公开提出“山药蛋派”这一流派并初步分析了它的特点,肯定了它的创作倾向。接着李国涛同志在《且说“山药旦派”》一文中对“山药蛋派”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且提出了这一流派将继续“流”下去的主张。刘福林同志在他的《“山药蛋派”还能“流”下去吗?》一文中,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随着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山药蛋派”“已经失去了发展的客观条件”、“后继乏人”,“正在走向凋零或变种”。我感到固然李国涛同志在《且说“山药蛋派”》中对  相似文献   

14.
“山药蛋派”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大树上的一枝文学奇葩.可以说,山西文学的根,就在“山药蛋派”.文章把直接受祖师爷们影响的第二代“山药蛋派”作家中,“较年轻的一位,也是颇有生气,颇有出息的一位”(西戎语)——杨茂林先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解析他在新时期的几篇创新之作,藉以回答“山药蛋派”能否继续“流”下去,根本出路在哪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一九八○年十一月廿六日,在“百家争鸣”专栏,以《关于“山药蛋派”的讨论》为题,介绍我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关于风格流派讨论的三篇文章。文章指出:“如何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流派,是文艺界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介绍“山药蛋派”“山药蛋派”是由山西作家群组成的一个文艺流派。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李国涛的一篇题为《且谈山药蛋派》的文章,提出社会主义文艺要讲究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要讲究不同的艺术流派的主张,并着重对“山药蛋派”作了介绍。“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首,主要作家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这个称号是结合山西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特点,又针对这批作家深深扎根农村生活,作品有浓厚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南方文学'派乃是以威廉?福克纳为代表的一大批小说创作者.这一流派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乡土气息.同时福克纳又是"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是他的作品体现了这个文学流派的"辉煌顶点".本论文的出发点在于,客观地正视福克纳的创作及创作上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山药蛋派的研究整体而言,不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但仍有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出现。在流派研究方面,苏春生、席杨、傅书华、张恒等或对流派作全方位的评述,或提出卓有见地的观点。作家研究方面除赵树理外则更为贫乏,但段崇轩的马烽研究值得注意。着眼于将来,山药蛋派研究仍然有颇多言说空间。  相似文献   

19.
山西地域性文学传统是“山药蛋派”作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土壤,而“山药蛋派”作家又必然有赖于这一地域性文学传统而得以发展和延续。他们注意向民间学习,在文学样式和语言风格上追求平民化,通俗化,正是这一文学传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十年,文学取得了难以估量的成就,作为文学主体的小说,成就尤其辉煌。然而在小说的繁荣景象面前,小说的流派却相形见绌,至今为理论界所乐道的,似乎还是“山药蛋”、“白洋淀”。关于小说流派理论的文章也所见不多。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这种特殊现象与我国当代小说流派理论的现状是密切相关的。任何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是有其渊源的。社会的物质条件,政治和哲学思潮,时代精神风貌,文学运动和文学家的艺术追求等等,都是决定文学流派形成的因素。即以“山药蛋”派为例,它的产生,从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上看,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党的文艺路线在山西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的产物。它的发生,可以赵树理1943年发表的《小二黑结婚》为滥觞。赵树理始终抱着“写农民,为农民”的宗旨,根据山西农民文化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