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运动性疲劳及其相关因素 运动疲劳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运动后出现的正常疲劳对身体并无损害,而且正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性信号或称保险阀,它提示人们注意不要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2.
1.柔道运动训练中的疲劳1.1疲劳的定义学术界对疲劳的定义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训练要求的提高会产生疲劳,只有把疲劳和恢复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作为运动训练的一个过程,在训练计划中作好安排,从各方面来加速疲劳消除,提高恢复的效果.使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在新的水平上获得适应性提高,才能更快地完成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经常会出现全身无力,反应迟钝,运动能力下降等身体反应,这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所产生的运动性疲劳。1983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等因素,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会超过原有水平。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动损伤无论是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还是对一些业余运动爱好者来说,对身体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伤害,在运动损伤康复中,一般更加倾向于正向运动的锻炼,往往忽视逆向运动。就天地有阴阳之分,运动也有正向运动和逆向运动之分。为了身体各个部分肌理的协调,以及运动损伤后的完美康复,逆向运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柔道运动中的按摩手法按摩是运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肌体,以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运动按摩主要运用于柔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  相似文献   

6.
参加体育锻炼及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会产生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降低的现象,即运动性疲劳。练习结束后,采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使练习者的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状态的一段功能变化过程称为恢复。运动性疲劳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同时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恢复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训练或竞赛不可避免地导致疲劳。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不仅是积极的休息,还要补回运动时身体所消耗和丢失的东西。因此,需要在运动前补充水分、能量和矿物质,确保身体内水分和能量的储存;延缓疲劳的出现,增进运动能力;同时,加快身体恢复,重获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用白鼠实验,模拟运动者在病理状态和过度疲劳状态下力竭运动,研究运动过程中机体内血红蛋白(HB)、血液中肌酸激酶(ck)系统供能情况。结果发现:白鼠HB在力竭运动后即刻全部有所下降,在运动后3h,安静组没有回升,其它组HB都开始回升,说明力竭运动会加快HB的恢复。经过力竭运动后,长期缺乏运动组身体CK的水平显著性增高,超过正常组力竭运动后水平,运动后3h机体CK水平继续上升,运动24h后身体肌酸激酶的水平继续上升,运动疲劳组经过力竭运动后,身体CK水平进一步增加,此后的12h,CK水平继续呈增高趋势,机体呈病理性损伤,精神疲劳组CK发展趋势和运动疲劳组上升曲线相似,说明不管什么性质的疲劳都容易引起身体肌酸激酶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复,训练结束后,身体必须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使机体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为下次运动训练创造物质基础。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恢复必须提到与负荷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运动能力的下降,经过休息可以得到恢复。运动训练是一个"疲劳-恢复-疲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质的变化,即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快  相似文献   

11.
詹晓东 《新体育》2023,(16):9-11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迭代,智能运动穿戴设备成为智能终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可帮助运动个体动态化获取身体数据,方便个体进行自我身体量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锻炼监测方式,将智能运动穿戴应用到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中后,可完善运动反馈机制,帮助教学主体或者学生动态化监管机体的身体状况,继而制定出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方案,改善学生身体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养[1]。本文结合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情况,分析了智能穿戴在体育锻炼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智能运动穿戴应用路径[2]。  相似文献   

12.
<正>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  相似文献   

13.
庞艳芬 《中华武术》2010,(11):56-57
运动员在训练后必然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由于疲劳使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所以,疲劳似乎对身体是不利的,但实际上并不如此。人的体力和运动员的体能是通过疲劳才能提高,没有疲劳的产生就没有训练的效果。大负荷运动训练后产生的疲劳,一般经过72小时或更长一点时间休息就可以消除。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状态,机体器官的机能水平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及运动能力下降和不同程度的训练能能力下降,较大的疲劳还会对本人的身体和生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以  相似文献   

15.
参加田径运动的人运动后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反应,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人们只注重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身体放松,并通过各种身体按摩、热浴等不同方式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而往往忽略了合理补充营养,这也是消除运动后身体疲劳的一种有效方法。何...  相似文献   

16.
关于运动与骨骼肌钾泄漏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强 《体育科学》1993,13(4):76-79
人们虽然对骨骼肌运动疲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疲劳机制至今仍不甚清楚。一个世纪以前,Mosso 认为,运动疲劳源于神经的疲劳。但以后 Merton 的研究表明,疲劳时,运动神经和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导维持正常。Jones、Bigland-Ritchie、Hultman 和 Spriet 等分别证明,直接电刺激疲劳的骨骼肌,不能使其产生正常的收缩强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自由基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中自由基的大量生成可以通过对组织细胞膜以及亚细胞器膜的损伤而影响细胸正常的生物学机能 ,自由基的生成增加又是造成运动性疲劳、运动性贫血以及其它身体机能低下状态的重要因素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运动与自由基研究方面的现状 ,并介绍了抗自由基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疲劳是由于运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它是所有运动的天敌,过早的发生疲劳,将直接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运动后疲劳发生的原因,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如肌肉内能量供应不足,能量生成速度较慢或是肌体成分中含有过多的脂肪。一般,训练后消除疲劳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运动能力、防止过度疲劳、加快体能恢复的关键。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控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必要条件,也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检测与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应用生理生化方法和相应指标,对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现实身体机能状况、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
氧自由基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运动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疲劳,机体中大量自由基生成,并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是疲劳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要想通过运动到达健身的目的,就必须设法减少体内过多的自由基生成或增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否则你的健身运动将实得其反,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