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大量的语文实践。做教师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2.
夏天 《考试周刊》2014,(97):38-38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理论,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程实施以来,课标的要求和理念已被广大语文教师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但是在理论上对语文作业的反思还相对滞后,实际教学中,各种烦琐的应试练习仍然充塞在语文作业中。这样,学生怕教师留作业,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学习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多年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率一直不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语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5.
实施拓展式教学 提高说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说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必须逐步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应遵循"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学生会学,才会乐学,才会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批注式教学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阅读",一改传统教学中"填鸭式学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相似文献   

7.
我国语文教育界历经数十年探索逐渐认清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开放性练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载体和途径,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那么如何围绕新课标,突显新理念,创新练习设计呢?纵观语文练习的发展历程.趣味性、情景性、现实性与可选性、探索性与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是其永恒的追求。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巩固、课后拓展的练习设计都要体现以下“六性”。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著名学者吕叔湘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们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下面谈一谈笔者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重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灵活、充分地去参与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我谈谈在教学《四季》一课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主要获得途径就是进行语文实践,因此,练习课教学对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内化知识,提高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练习课可以说是语文课中最难上的类型之一,它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对于某一篇具体文章而言更加宽泛,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更高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改革对练习课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成为目前语文练习课教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3,(11):22-2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繁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意在指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 "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新大纲也把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凸现来。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一周一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的语  相似文献   

17.
针对语文教学重"学"轻"习",作业练习统一,考试重"语文文本知识"轻"语文实践能力"等等的弊端,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把语文课堂变为教师指导下的语言实践课;设计层次不同的练习,便于学生选择不同练习中的难度和量度,从而达到"习"的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语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从而解决语文教学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李陈洁 《考试周刊》2014,(54):34-34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可见,语文实践非常重要。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写日记、读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