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勒信仰是一种广泛流行于南北朝至唐初社会的佛教净土信仰。作为我国古代民众心目中一位“降魔除怪”、“济世安民”的佛教神祗,早在南北朝时期,其影响已广披于民间。入唐以后,此风犹存。作为一代女主的武则天,得以在封建男权文化统治下的唐代社会实现她以女身当国的理想,除了她所具有的非凡的个人胆识与政治才干外,还得力于她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唐初社会广为流传的弥勒信仰的力量,从而使其改朝换代之举具有了某种神圣“合法性”,进而取得男权社会对自己以女身“当王国土”,以及“威伏天下” 行为的默认与认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既是女皇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她不得已而选择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无垢经》全名为《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Aryarasmi-vimalvi suddha-prabhā nāma-dhārani sūtra),是佛教密宗(yuhya-yāna or Esoteric Buddhism)典籍之一,共一卷,5336字,译自中国唐初女皇武则天(624~705)在位的武周时期(690-704)。  相似文献   

3.
对唐代体育文化衰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体育在多文化背景中自由的发展与传播,以其开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将中国古代体育推向了高潮.但是唐体育文化的繁荣为什么未能维持很长时间,许多红极一时的体育项目最终走向衰落的文化根由何在?为什么唐代繁荣的体育未能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唐初体育繁荣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李唐立国之后,随着其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与开放,尤其是上层社会妇女地位得以很大改观;并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人身自由与个性解放。本文则就站在旅游角度对武则天封禅祭祀游之举为例,对唐代上层妇女出游之内涵与外延予以浅显阐述,以期为唐代旅游业发展及妇女地位的研究略添砖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这个聚讼不休的话题,在相当大程度上透视出我们史学的一种基本状况,即:对武则天的评价,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而在"公共史学"领域内几乎一面倒。如果现在让所有愿意发表意见的中国人举手,倾向于认为武则天是个坏女人的观点一定遥遥领先。史学的进步,对于公共史学领域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给《中国典籍与文化》写了篇《杨贵妃和她的故事》,据编辑说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希望我再给杨贵妃的太婆婆、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奶奶武则天写点什么。眼下这位历史上的女皇帝好像又要当令起来。 但写这位当过皇帝的武则天可不比写杨贵妃。杨贵妃算不上政治人物,而且只活了三十八岁,牵涉的事情少。武则天从她二十七八岁来到唐高宗李治身边算起,由昭仪而皇后,而皇太后,而大周皇帝,最后又从大周皇帝跌落成为大唐的皇太后,掌握全国最高权力为时半个世纪还多。要全面写,写上一二十万字还未必能打住,在这里只能有重点地写一些。但求武则天其人其事能回复到本来的面目形象,不致在文学家、剧作家的笔下弄得太离谱。  相似文献   

7.
武则天赵文润著,西安出版社,2007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武则天始终是人们谈论的焦点。从唐代当朝开始,就出现了许多对武则天的记载和评论。其中,以《新唐书》、《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的记载和评论最有代表性。但是这些传统史学家以儒家正统思想为纲,对武则天称帝颇有反感,因此对武则天的记载与评论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这  相似文献   

8.
“则天革命”时期,图书编撰是一项重要的治国策略,武则天组织编撰了影响士人的文词类图书,笼络宗教势力的佛道典籍,影响社会的各行业规范书以及她作为女性帝王显示对女性特别重视的女性规范书。武则天在图书编撰上的贡献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9.
唐代私学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私学教育也反过来促进了唐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繁荣。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不少庶民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甚至成为朝廷重臣,加之武则天统治之后官学的逐步衰退,为私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唐代私学教育的发展进步,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力地维护了唐代封建统治,同时还有效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推动了学术文化的传播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  相似文献   

11.
武则天执政期间,凭借个人才智,实施用人策略,依靠新兴庶族阶级的力量,成功地做到了政权稳固、国富民安。武周的建立和发展,与武则天治国理政中的的用人策略密切相关。从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重用寒门学子,任命酷吏、实行监察告密等多重策略上,可以看出武则天高超的政治手段和缜密冷静的头脑。她尤其深谙用人之道,在培养和启用人才上都体现出了她的识人之智和容人之量。历史说明,治国需要以人为本,理政必先选才用人。  相似文献   

12.
武则天明堂,初号万象神宫,又被称为天宫,是武则天在洛阳执政时修建的皇宫正殿。本文主要从武则天明堂的背景情况出发,对唐东都武则天明堂的建筑形制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巫觋文化在唐代政治与民间社会均占有一席之地。李唐王室一方面尊道教为国教,另一方面受胡族内亚性的影响,使得巫觋屡见于职官制中。唐前期以武则天、韦后为代表的宫廷女性利用巫术弥补参政劣势,国家政权中的巫风盛极一时。至后期,儒学的复兴致使巫术在中央层面的生存空间渐受挤压,日益堕入民间,成为唐宋之际思想变革的一大面相。巫觋在地方社会扮演着诸多角色,他们在努力开拓活动空间的同时,仍须面对世俗政权的不断干预。  相似文献   

14.
任秀红 《兰台世界》2014,(11):86-8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法,结合历史学和体育理论学科的相关原理,对武则天开设"武举"科考的缘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武则天时期武举考试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武则天创办武举为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法,结合历史学和体育理论学科的相关原理,对武则天开设"武举"科考的缘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武则天时期武举考试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武则天创办武举为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姬建军 《兰台世界》2013,(27):15-16
武则天时期,出现过较大规模"逃户"事件",逃户"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国家经济,因此一直为唐代统治者所重视。唐玄宗即位后,在政策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有效地避免了大规模"逃户"情况的发生,从而开创了"开元盛世"。  相似文献   

17.
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武则天》(以下简称《武则天》)即将播放时,即赶去采访该剧的制片人刘大印。刘大印在他的北京华侨影视艺术中心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只见那宽大的办公桌、高大的红枫树、遮挡住整面墙的书柜……所有的家具皆可用一个“大”字来形容。这些陈设与颇具胆量与魄力的刘大印相吻合,从这些细微之处,显示出主人公的豪迈气度与独有的情趣。作为我国第一位独立制片人,刘大印对《武则天》一剧倾注了极大  相似文献   

18.
刘俊 《兰台世界》2014,(4):66-67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繁荣的一个朝代,本文通过对武则天的乐舞思想以及她对唐代乐舞的支持的简单分析,阐述了武则天对唐代舞蹈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作为我国文化的一种,佛教在这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唐朝建立之初,随着李家王朝和武则天的大力推崇,唐朝的佛教发展也达到鼎盛,由此带来的佛教经济也对当时的唐朝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繁荣的一个朝代,本文通过对武则天的乐舞思想以及她对唐代乐舞的支持的简单分析,阐述了武则天对唐代舞蹈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