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青 《大观周刊》2012,(5):32-32,12
劳动合同试用期被认为是劳动合同的一个特殊阶段,对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利义务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双方深入了解.双向选择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对劳动合同试用期作了规定,由于我国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再加之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导致试用期的纠纷繁杂而难以处理。本文结合我国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收集与利用     
档案使经济补偿有了保障杭州某酒店员工陈女士与酒店签定的为期七年的合同即将到期。为争取主动,陈女士来馆查阅浙江省对解除劳动合同方面的有关政策规定,以便到时为自己争得应有的权益。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她的利用目的后,为她提供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的决定》。该决定就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规定如下:经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提出的,或者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3.
傅澎飚 《大观周刊》2013,(12):45-45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为了确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并规定双方义务和权利的协定。为了保护双发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了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违约金是对违约方进行惩罚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出现许多问题。为此,笔者将对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给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陈燕鹤 《大观周刊》2012,(47):87-87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旨在对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进行平衡,同时将重点放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此之中,劳动合同解除权是《劳动合同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除权的行使对双方的切身利益都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极易引起矛盾和纠纷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邹丁泉 《新闻世界》2012,(3):173-174
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及法律责任的几种形式分析,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的法律责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劳动法律责任解决途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该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用工一个月,就必须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临时性用工也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享受有关的福利待遇.编外人员"临时工"的称谓已被"合同制职工"所代替,《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1].档案部门作为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情报服务部门,也应该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对档案工作做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应加强对合同档案的管理.因为根据新法的规定可以看出,合同档案管理的好坏不仅将直接影响到劳动力使用成本,进而影响到经济与社会效益;而且它的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对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加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促进养老保险得到完善和落实。根据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待遇与缴费工资、  相似文献   

8.
人事档案是劳动者身份的象征,其在劳动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人事档案的历史及作用、用人单位扣档动机及表现形式等入手,对用人单位扣留个人档案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08,(1):74-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今后,媒体用工将面临如下制约:用工不能不签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能再一年一签;违约金不能再随意设定;试用期不再是"廉价期";辞退员工不再轻而易举;劳务派遣将不能再为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可能;规章制度不再单方可以决定;拖欠劳动报酬将面临50~100倍处罚等。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二00八年九月十八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而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结合《条例》和《劳动法》的上述规定,可以概括为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或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深化和完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争议范围不断扩大,实践中有不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及法院受理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发生的争议。厘清此类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对指导司法实践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此类争议应不属劳动争议案件,不应该进行劳动仲裁及诉讼。  相似文献   

12.
日本:老虎苍蝇一起打 首先是在法律上筑起反商业贿赂的重要防线。日本界定的贿赂范围相当广.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者欲望的一切利益都可以算作贿赂.包括提供性服务以及高规格的宴请和接待等。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在经济活动中要求他人给予金钱、物品或者提供其他好处的.以及接受或者约定接受利益和好处的属于受贿行为.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以往,冒名顶替参加工作者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往往是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有苦说不出,因为冒名顶替者违背了我国法律的诚实守信基本原则,与用人单位所签的劳动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合同,用人单位亦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因伤者或死者姓名与单位投保的被保险人姓名不符,保险公司也拒绝理赔.  相似文献   

14.
刘晔  吴林  刘良娟 《大观周刊》2011,(32):42-42
对劳动合同的定性直接关系着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劳动关系中弱势一方的权益l.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借用与其他法律比较的手段分析了劳动合同的劳动法性质,民法或者合同法都不成其基础性法律。  相似文献   

15.
于秀娟 《大观周刊》2011,(20):143-143,118
从经济补偿金的性质,以及就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与原劳动法进行比较研究等对其进行探讨,明确劳动合同法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的理念及最终实现稳定劳动关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雇佣体制的变化,流动人员与日俱增。目前,我国流动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种: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利益是永动机,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纷争。退休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劳动时问、收入水平的变化,实践中,劳动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及不同收入层次的劳动者对何为“法定退休年龄”有着不同的解读,从而引发公法领域内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与私法领域内意思自治、缔约自由原则的冲突。如何衡平劳动权与休息权之间的矛盾?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是否意味着被强制退休?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试图对现实中困扰劳动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劳动者关于“法定退休年龄”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劳动保障厅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保障艾滋病患者公平就业机会,用人单位不得以感染或怀疑感染艾滋病病毒为由拒绝录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高校人事档案实行开放性管理的具体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开放性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才流动性加大,有的学校专门制定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在对人才的人事档案管理上也有较为灵活的制度和做法。在现实人事管理工作中,学校为了挽留人才,一般的做法是扣押人事档案,而用人单位一般都需要提调人事档案,如果没有人事档案会造成无法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合法、完备的劳动合同关系,还影响到将来办理社会保险、出国政审手续、技术职称评定等等。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后,很多劳动者纷纷选择炎热的七八月间休年休假。然而,由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年休假制度的法律理解方面存在认识误区,使劳动者的年休假休息权益或补偿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