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园 《大观周刊》2012,(6):28-28,41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而特权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中的封建残余,是对依法治国法律至上原则的违背,特权在现实社会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要在法律至上背景下规制特权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提高法治水平、增强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是各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档案法制建设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档案法规体系,使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协调配套,还需要通过执法环节将档案法律规范在日常档案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档案行政执法是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可以更好地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加快档案事业法制化建设的步伐,实现依法行政,有效提高档案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社会都在倡导依法办事,新闻媒体也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宣传法制,鞭挞违法行为。人们为像“焦点访谈”这样的栏目勇敢揭露违法现象感到振奋,为一些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采访感到钦佩;但是也因为一些记者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在采写的稿件中时常出现法律用语不准确,对法律程序的阐述不正确的现象,又让人觉得遗憾。因此我认为,记者也有必要学些法律知识。  原因之一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确定了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院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推广,病历档案的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方面对医疗信息资料的依赖日益增强,很多事务的处理都要  相似文献   

5.
卞仁彪 《大观周刊》2012,(10):34-34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要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要不断的强化基层法院维护公平正义职责,基层法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司法的基石,加强对我国基层法院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也是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解决基层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基层法院工作的存在问题,并试图给出提高基层法院工作水平的相关建议,希望对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2014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法治,明确地将以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提升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构想,这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之后做出的重大抉择。对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①特殊历史时期的新疆而言,如何乘“法治中国”建设的东风,将“法治新疆”建设落到实处,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在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是保证新疆各族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将暴力恐怖犯罪气焰坚决打下去的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张敏 《新闻世界》2013,(9):321-32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使全社会都树立起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依法办事的强烈社会氛围,建立起“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8.
李攀 《青年记者》2015,(6):36-37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总目标。而事实上,解决目前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依法治国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对于当前以新闻媒介为重要平台的社会话语场域中所呈现的众声喧哗、混乱无序的话语状态,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同样会对构建新时期合理有序的话语秩序形成现实的方法论意义。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传统社会话语场域中的主流话语、精英  相似文献   

9.
龚韵 《湖北档案》2023,(3):51-52
<正>高校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到依法治校,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关系法治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实践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校行为越来越多地纳入司法管辖的范围,高校面临的涉法涉诉事务呈爆发式增长。加强高校的合同管理工作特别是合同档案信息管理,在现阶段已经是有效应对繁杂法律事务、深入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申建 《传媒》2015,(7):34-3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重大部署,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标志着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成都电台新闻广播2012年1 1月推出的《998法治大讲堂》,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文化,打造法治传播新品牌,节目现已成为成都市依法治市宣传的重要传播平台.该节目收听率在成都市落地20套广播频率同时段节目中长期名列前茅,有力促进了成都市法治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成为城市广播媒体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全面实施,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档案事业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法制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档案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想了解档案法律法规究竟指的是什么?它赋予了我们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检察机关一贯强调和必须坚持落实的重要课题,它是保障检察公正、维护法律权威、捍卫宪法法律集中统一、实施依法治国的必然措施和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当前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优化法治环境,确保经济发展需求,适应新的维稳形势要求的特殊时期,进一步探讨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应包括档案工作、档案事业这个子系统,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下,全面推进依法治档建设。笔者以为,依法治档目标的实现,是  相似文献   

14.
<正>"法者,天下之仪也",从古至今,法律都是治理天下最基本的规则和标准。2014年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治国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两大特征是经济生活市场化和国家生活法制化.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也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依法治档也应是管理档案事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新闻媒体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生力军之一,更要准确地报道法治新闻,不断普及法律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河南《郑州晚报》“以案说法”栏目开办近3年来,坚持新闻性和法治精神相统一,一步步办成了中国地市媒体中的名栏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立法的进展和难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媒体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明显加强和改善了舆论监督,使宣传质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处于发育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给社会转型期的传媒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舆论监督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阻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写进了我国宪法。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依法治国”之中。从规范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档案法治与依法治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法治国对档案法治不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还对档案法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法治的关注度还不够,对档案法治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以发表论文为例,在中国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从1979年到2014年12月底,以“档案法治”为主题检得73篇,其中,以“档案法治”为篇名,只检得18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应加大对档案法治的研究力度,加强档案法治建设,为此,笔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张飞 《四川档案》2023,(4):56-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始于建国初期,标志性开端是1950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法律,推动我国广大妇女的社会地位迎来重大变革,妇女同胞们逐渐摆脱数千年的封建束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妇女能顶半天”成为新中国妇女地位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法治媒体作为法治宣传的重要载体,需要对社会的舆论进行引导,弘扬我国法律精神,推动我国的法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但是客观来看,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一些法治媒体在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时还存在着违背法治精神的报道思路,这就偏离了法治建设的轨道。在新的时期,需要进一步发挥法治媒体的特色传播优势,让媒体在法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得以实现。本文将从我国法治媒体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发挥法治媒体特色宣传优势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