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于湖 《收藏》2007,(5):38-40
在艺术品市场,诚信已成为人们的口头弹。但另一方面,在拍卖行公然拍卖名家书画赝品的行为却有越演越烈之势。不但一些中、小拍卖行以此为专业,就是一些颇有名气的大拍卖行的中、小型拍卖会上也是赝品过半,有的小拍卖行所拍书画甚至全假,俨然成了赝品书画的大卖场。可怕的是这些中、小型拍卖会也印着精美的图录,各种媒体作着大量的宣传,高级酒店摆着公开的预展,让人感觉他们是非常正规的商业行为。对此,买家应抱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
午泉 《收藏》2007,(11):125-126
目前机制币造假行为已借用了高科技手段,使用电子扫描设计版面,再用激光雕版,所出赝品惟妙惟肖,初涉者很难鉴别。收藏者稍有不慎,便即失手。现在的造假者,行动迅速,往往珍币品种在拍场的槌声尚余音在耳,赝品已经出现。此类新制赝品的普遍特征是铸造精湛,材质精良,纹饰优美,较之旧时赝品之制作水平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牟建平 《收藏》2006,(9):133-133
4月20日,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在2006年该公司的春拍中将实行“赝品召回”制,公司承诺拍品在成交20日内若被鉴定为赝品,买家可以将已成交的拍品退回。此次九歌首开国内艺术品拍卖赝品召回先例,无论从行业规范自律,还是从拍卖制度的创新,及对买家负责等角度讲都令人钦佩,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关注。笔者对该公司勇于率先为买家着想的做法十分赞赏。但是,“赝品召回”果真如此简单吗?在现有国情下它的执行难度有多大?它会不会沦为有名无实的新闻炒作?  相似文献   

4.
方玖骅 《收藏》2006,(10):54-61
书画赝品的制造手段很多,如模仿,响拓,临,仿,臆造,挖款,添款,改款,移款,裁款及割裂题跋,揭裱作伪等等。而将赝品书画最终推销出去,将钱骗到手,才是作伪者的最终目的。于是,又出现了形形色色推销赝品的“营销策略”。简单一点的“守株待兔”“姜太公钓鱼”,等人上钩;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国内名家书画收藏投资热浪的逐波高涨,艺术市场上书画拍卖会的成交额、画廊的销售量和书画爱好者彼此间的私下交流量也急剧上升。而与此同时,书画投资中最大的风险——书画赝品对艺术市场各方的困扰,则不断显现于各种报刊媒体。因此“宁可买贵,不能买假”,已成为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邮展规则以及翻译出版的国际集邮联合会邮展规则中,都有传统类展品可以展出赝品的条文,但语焉欠详。 事实上“赝品”存在着两种情况: 1.邮政赝品:伪造者或伪用者的目的是针对邮政当局的,其特征是将伪造邮票或邮票的印刷复制品用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诚信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在艺术品拍卖的书画中、小型拍场中,公然拍卖名家书画赝品这种行为却越演越烈。赝品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艺术品拍卖中,过去卖假画是编好故事私下做的事,是见不得人的,现在不但一些中、小拍卖行以此为专业,就是一  相似文献   

8.
方玖骅 《收藏》2006,(6):42-46
拙文连载两期,有朋友读后对我说,这种文章虽然用心良苦地揭示了艺术品市中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但恐怕会引起一些拍卖公司的不满,而有些赝品已经被人“走眼”相中,乃至花了大把的冤枉钱,这些人看到文章,可能也不太舒服……朋友劝我还是收笔为妙。  相似文献   

9.
周继厚 《收藏》2007,(1):151-152
近年来,在各地收藏品市场,赝品徽章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采用先进工艺仿制的平分秋色徽章,更是鱼目混珠,使人难辩真假,赝品徽章包括仿制品(即以真品章为蓝本开模制造的假章)和臆造品(指无中生有,恁空想象伪造的假章)两大类,其中仿制品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赝品JP27     
杭城邮友去年从京华邮市购来“JP27”数枚,总感图案、剧色有异,寄赠一片鉴赏。经与从集邮门市部购来的JP27仔细比较观察,从北京邮市购来的“JP27”是赝品(图见封二)。为使更多的邮友不至被骗,现将其真伪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一、真片为149mm×100mm;伪片的片幅较小,为145mm×98mm。  相似文献   

11.
方玖骅 《收藏》2006,(9):40-44
一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面对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的状况,艺术珍品、精品依然“笑傲江湖”。前几年,古代书画中的珍品《出师颂》《研山铭》以及现代陆俨少的《杜甫诗意册》等都以高价成交就是明证。而一批于右任书法作品,在今年6月份的春季拍卖中,也创下了不俗的业绩。  相似文献   

12.
陈蓓露 《收藏》2012,(18):120-127
这个世界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变得很不安全。2010年2月,拥有一家航运公司,同时也是希腊艺术品最大买家之一的蒂亚曼蒂斯(Diamantides)将苏富比以及苏富比伦敦分部希腊艺术部的高级主管Constantine Frangos告上法庭,声称他们涉嫌做局欺诈诱导他购买赝品。  相似文献   

13.
马广彦 《收藏》2007,(12):90-91
许多古瓷爱好者在鉴选瓷器时喜欢看年款,以为瓷器上写什么年款就是什么年造的;也喜欢有铭文的器物,以为这类东西假不了。甚至有的收藏家也以年款、铭文为辨瓷根据,把写有伪款识、假铭文的赝品当作珍贵古瓷向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杂志2006年第3期刊登马文震先生《文房奇葩》一文,对陈寅生、姚华、张樾臣的三方刻铜墨盒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如图),但笔者拜读该文后,结合文中配图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认为三方刻铜墨盒均为赝品无疑。首先,从图上看三方刻铜墨盒均无自然包浆(由于年代久远致使表层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赝品横行一直是艺术品市场上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也是影响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的痼疾。在艺术品市场引入保险无疑是抵御赝品的有力武器,国外的大保险公司都普遍开设了艺术品保险业务,而在国内面对个人的艺术品保险业务几乎还是空白。本刊特刊发赵阳先生对在国外知名保险公司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艺术品投资专家马天先生的专访,希望能对国内艺术品界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拍卖场上,赝品随处可见,这是不争的事实。当你对拍卖品还不了解的时候,会觉得满眼都是好东西;当你有了一些收藏知识和经验后,可能就会觉得一眼望去,假东西实在太多了。有不少收藏者认为,这是指小拍,大拍上拍品标价那么高,不会有赝品吧!在他们心目中,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大拍卖公司不会有赝品上拍。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为维护贵刊的声誉,为维护广大集邮文献爱好者的权益,本人愿以亲身经历,揭露山东临沂罗庄区的王××和孙××伪造贵刊的恶行,他们在《集邮报》的“联谊会员交流园地”栏中,以及他们的使许多邮友上当受骗。赝品的特点:①纸面光洁白净,吸墨性较差,纸质较脆,韧性差;②印刷粗糙,同一页上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差别很大,如刊头上红色的“海”字、“集”字和大号的“会”字,以及第4、16页上的文字,模糊不清尤为自办小报上刊登广告,以80—150元的价格出让或交换原版《上海集邮》创刊号(《上海市集邮协会会刊》),明显。制作者还在每本的刊头盖上…  相似文献   

18.
元旦未至,收到朋友的祝福短信:“愿你快乐像假货一样多……”,看到刚收到的一些反映拍卖市场赝品状况的来稿,便觉忍俊不禁。想起前些年的“温州货现象”,似乎与现今的拍市赝品泛滥现象同出一辙,无非是一个市场的不规范和获利者的不守商道而已。温州商人终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扭转了“温州造”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拍市中的有识之士是否也有所感,也有所为呢?高鸿先生来电话支招,说何不像“证监会”、“银监会”一样,拍卖业界也组建起自己的“拍监会”?遂嘱高先生写成此文,供诸方家,尤其是拍卖业界的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震 《收藏》2016,(1):20-25
乾隆内府的书画收藏因为鉴定失准,错判真假,受到当代学者诟病。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乾隆误以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为真迹而无用师卷(图1)为赝品的案例。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典藏篇"第三单元"伪讹考辨"部分,也展出了不少《石渠宝笈》著录的伪讹之作。此单元展出的作品,大多皆是因为乾隆内府误判而进入著录。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0,(10):136-136
辽宁省沈阳市一位企业主在出资8l万元购买了7幅名画后,经鉴定所购名画均为赝品,一气之下将售画的艺术品公司告上法庭。这起长达6年的案件已终审裁定,买主的诉讼请求获得支持,法院判定销售方退返购画款人民币8l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