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宁》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文言小说。在这则短篇文言小说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重复和象征的写作手法,从而使小说散发出一种特有的传奇色彩的神秘艺术魅力,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果。通过分析《婴宁》中的人物性格的描写.从一侧面初步显示,对文学作品进行文体分析可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并希望藉此对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卞之琳的诗歌中广泛应用了小说化手法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是,由于“小说化”与“戏剧化”、“非个人化”以及诗歌“大众化”概念之间的交织纠缠,使得“小说化”手法的内涵却并不清晰。考察“小说化”手法这一概念的来源和发展,辨析它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呈现卞之琳诗歌中“小说化”手法的清晰内涵。  相似文献   

3.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象征主义手法是霍桑作品中表现人物心理时最重要的艺术手段.著名美国文学评论家汉姆尔顿·莫比曾指出:“霍桑是美国文学中象征的创始人.”仔细研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便能清晰地看出象征手法在霍桑作品中是多么重要。通过象征,雷桑巧妙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深刻剖析了人物心灵世界。《红字》的结构特色是作品最优美和最富于艺术性的特点之一。小说围绕着刑台这一意象而组织,刑台自始至终在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刑台位于市场中央,其本身构造高出市场。在小说结构中,刑台也高出小说的平结构并且对小说的结构起着重要的公用.在简…  相似文献   

4.
传统与现代之间--略论民初言情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民国初年的言情小说入手,以这一时期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创作为主要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大众心理状况,考察民初言情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对传统与现代的融汇.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来对民初言情小说做一次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5.
吴仙仙 《文教资料》2009,(32):19-21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注重探索小说创作形式和艺术手法,在创作的叙事手法上有独到之处。本文以其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范本,从叙事学的角度,着重分析这篇小说在叙事时间上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对于表现小说主题的特殊意义,并由此来探讨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期小说的技巧实验中,劳伦斯大量融入了多家小说创作技法,从而使他这一时期的小说《虹》带有很强的现代主义马赛克特征。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主导手法内多种其他手法的镶嵌;对单一意象性主题的多重手法共同着色;小系统内多种手法的并置。  相似文献   

7.
《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文本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族作家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与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本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作家在这两部小说中,有着相同的 叙事手法,题材均以故乡为蓝本,地方色彩浓郁,时空模糊,都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而福克纳“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与阿来诗的语言则又是各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8.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意蕴深远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示出人物的心理及其生命变奏历程。因此,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在阅读方法上,首先要进行宏观观照,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其次是从细微处着眼,深人品悟分析课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对比,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汉学研究在全球轰轰烈烈地展开。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有关论文还是专著,都找不到以描写中国而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名字。本文试图就中国小说评论这一微观角度,简论一番赛珍珠在国际汉学中的特殊地位与突出贡献,以弥补这一空缺。笔者认为赛氏对中国小说的评论与国外汉学家相比较,显示出一些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不局限于翻译与介绍;不单纯模仿中国小说创作手法;不简单依据与固守中国原有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有焕然一新的阐释与概括。  相似文献   

10.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意蕴深远的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示出人物的心理及其生命变奏历程。因此,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在阅读方法上,首先要进行宏观观照,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其次是从细微处着眼,深入品悟分析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对比,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对比、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呢?(一)苦难的现实与浮华的梦想进行对比,揭示出玛蒂尔德性格中爱慕虚荣…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深受屠格涅夫影响,这已成为学界共识。在“零余者”与“多余人”上,在情感基调与创作手法上,郁达夫都主动地向屠格涅夫进行了学习。本文通过对郁达夫早期小说《南迁》对屠格涅夫《罗亭》的借鉴的分析,更加确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于佳博 《考试周刊》2011,(85):26-27
《一片小云》是爱尔兰现代派小说家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充满了矛盾与冲突,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描写突出了二十世纪初期都柏林社会文明衰落.人们精神世界空虚无助.以及他们封闭麻木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小说中的对比手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有助于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是一部具有讽刺特征的小说,作品矛头直指社会各种丑恶现象与丑陋的人性,而用来批判与揭露社会丑恶的讽刺手法是丰富多变的。本文着眼于此.对小说的讽刺手法如对比的方式、夸张的方式、让人物互相攻讦彼此揭底、让人物自我暴露丑态等作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大量使用神话模式、宗教典故,又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情节更加复杂,人物形象更加多姿多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论文对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模式和宗教典故的象征隐喻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杜国进 《学语文》2006,(3):16-16
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树起了一块里程碑。其里程碑的意义源于小说对国民弱点的揭示和强烈的反封建的意识,当然也包括他那纯熟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对于鲁迅小说的艺术手法,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现实主义手法,而往往忽视了他的浪漫主义手法和象征主义手法。这里,我想谈谈鲁迅小说中的象征主义。  相似文献   

16.
现在论及魏晋六朝小说时,一般笼统地指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从这些小说和魏晋六朝人对这些小说的相关论述出发,得出其时的小说观念相比汉代的小说观念也显得落后。这并不符合魏晋六朝的实际。魏晋六朝的小说观念,在沿袭了汉代小说观念的同时,相比汉代小说而言又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在魏晋六朝人对小说娱乐功能和虚构手法的事实肯定,以及与之相应的魏晋六朝小说中历史叙事向小说叙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袁媛  袁群 《考试周刊》2010,(2):34-35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非常杰出的讽刺名著。小说在艺术上具有想象奇特、构思精巧、思想深刻等特征,尤其是成功地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更加为小说的批判力度增色不少。小说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特别是反语手法比较突出。本文着重从小说的反语讽刺艺术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红楼梦》第33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孝种种大承答挞》贾宝玉挨打为例,解析小说创作的美学品格之一——确立小说的核心矛盾。文章讨论了确立小说核心矛盾的价值判断及其哲学基础。它是小说创作美学的重要原则,又是小说创作美学的一个艺术手法。使用这一艺术手法显示了突出的艺术品格,就当前来讲,它有自己变化了的外在表现形式:1.被直接、正面描写的主体事件;2.以一个人物作为核心矛盾;3.改变主要人物的生活环境;4.一个“物件”作为情景的焦点;5.一句话也可能成为小说核心矛盾;6.将主要故事或主要刻画的对象,尤其是人物形象变形或变异它们都是确立小说核心矛盾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高晓声通过自己二十多年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观察,对农民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严肃的探索,《陈奂生上城》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在这篇小说中,高晓声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陈奂生的复杂性格,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论陈若曦小说创作的现代派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若曦小说创作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其作品 ,特别是早期作品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 ,到处渗透着象征、暗示手法 ,神秘主义及超现实的时空交错手法 ,反讽手法以及意识流手法。对陈若曦小说创作中使用的现代派艺术手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