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旧书的情怀     
法国的&;lt;欧洲时报&;gt;在列举“人生十乐“时,读书之乐为其中之一.因为读书可以获取知识,知识是人的精神食粮,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也是生命最快乐的追求.我爱读书,常以读书为乐.所以,平素最爱去逛的地方是书店,最爱买的东西就是书.因为读的书杂,买的书种类也是各式各样.多年下来,所拥有的书虽谈不上汗牛充栋,也算是书香满屋了.……  相似文献   

2.
吴棠 《大理文化》2003,(4):55-58
天山知音 在云南,我很少逛书店.因为没有我需要买的书;我买书都是从北大附近的"万圣书园"去邮购.今年6月,他们给我寄来第32期<万圣阅读空间>,这是一份书园自办的"燃一炷书香,续一份书缘"内刊,书评之外是新书目录.从目录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条信息:  相似文献   

3.
全民参与阅读书籍德国人爱读书,即使是进入电视和因特网等现代媒体十分发达的时代,他们依旧保持着爱读书的传统,而社会提供的服务又使他们读书十分便利。统计数据表明,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50%以上的人定期买书,1/3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在德国,买书很方便。无论城市乡村,书店都极容易找到。德国人口8200多万,书店就多达5000多家。除书店之外,一些综合性超市和加油站也卖书。在某些大型仓储超市,最新的畅销书、减价书以及报刊等总是摆放在货架最显著的位置。无论在地铁列车,还是公园草坪,甚至在医院的候诊  相似文献   

4.
「书香」的由来及典故孔祥光书是知识的宝库,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发出来的异彩。人们在社会生活交往和交谈中,常常谈到某某人出身“书香之家”,某某人家是“书香门第”,就对其十分羡慕、景仰和钦佩,以至刮目相看。认为这些“书香”...  相似文献   

5.
牛仔传奇     
吕超 《世界文化》2010,(2):46-48
飞赴大洋彼岸之前,我曾特意购买“Lonely Planet”公司出版的《美国》一书,这是全球驴友最推崇的旅游手册。该书中文版由三联书店出版,厚达一千多页。来到美国后,我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书店里看到了该书的英文原版。颇有意思的是,  相似文献   

6.
康军 《世界文化》2023,(1):48-51
<正>书店往事从伦敦乘坐“欧洲之星”号快速列车几个小时就抵达巴黎。在去往巴黎圣母院的塞纳河桥边,就是闻名遐迩的莎士比亚书店。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访巴黎,刚刚参观完圣母院的我无意间向导游问起,这附近可有一家叫作莎士比亚的书店?那位台湾女博士导游高兴地指向车后说:“下坡几步就是,您可以去看看,给您五分钟!”我听罢拉起女儿就跑了出去。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39-139
7月1日,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上海书城、苏州书城、杭州市庆春路购书中心等19家书店悬挂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长三角)优秀图书展示展销活动”的横幅,书店内部也都开设红色图书专柜,同时拉开展销活动序幕。  相似文献   

8.
我的民主观     
因为我不愿当奴隶,因而也不愿为人主,这就是我的民主观。无论有多少种其它不同的解释,只要与此不同,即不能谓之民主。“自由”的定义的难题……世界从未对“自由”一词作出很好的定义,而现在,美国人民恰恰十分需要这样一个定义。我们都在为“自由”而大喊大叫,然而在使用该同一词时,其含义却又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自由”的含义是每个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均可随心所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是他们可以对其他人及他人的劳动成果随心所欲。这里就  相似文献   

9.
2010年末,世界著名旅行系列图书"孤独行星"(Lonely Planet)在其最新的《2011孤独行星最佳目的地》一书中,评选出"全球十佳书店";总部位处北京三里屯的"老书虫"(book-worm)书店当选其一,且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书店。下面我给大家讲讲"老书虫"的故事。我,是"老书虫"书店的一本书;"老书虫"就是我的家,阿莱克斯是"老书虫"的创办人兼老板。  相似文献   

10.
王钰 《世界文化》2002,(6):14-16
法国作家安东·德·圣艾修伯里所写的《小王子》一书,创造了一个令人无比神往的梦幻情景。它既非童话也非寓言,准确的说,是一个给大人看的童话。书中的主要故事是“我”飞机失落在沙漠里遇到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来自一个虚构的星球上的“小王于”,小王子以十足孩子气的口吻转述了他的旅行和他的十分稚气的追寻探问——那种孩于气的简单,让人明知是非现实的,但读过后任何一个读者也要深深地为之感动。因为小王子的那个世界离我们太远了,但又是我们心中无时不在企盼着的。也许我们在为日常性的事务奔波(“我”忙于修我的飞机)的同时,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无时不在渴望着小王子的那个世界——虽然它虚幻,但恰囚虚幻而无比美妙。  相似文献   

11.
李骏虎 《东方文化》2000,(5):119-119,41
书店的古籍类架子上赫然摆着新版的《金瓶梅》,硬精装本上下两册,都跟新版《新华词典》一样厚重而气派。我目测了一下书的厚度,估计可能是原本,便拿下来翻了翻,并选了有代表性的一个章节读了读,结果上气不接下气,许多情节不知从何发展而来,看了看注解,都是“上删×字”、“下删×字”,明白了还是洁本,就放回了架子上。我知道某些古籍出洁本是替读着想,但我还是不想买“截”了的本子,觉得重新编辑过的古籍不能叫做古籍。再就是我认为《金瓶梅》写的是“食色性也”的“性”,把“性”都删去后,里面连“食”的内容也没有,当然引不起饮食男女如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第10届上海读书节从7月3日~12月10日为期5个月。本届读书节主题是“读书,让生活更美好”。读书节设有“阅读世博,畅想未来”上海职工学双语系列活动、“知识照亮人生,读书铸就辉煌——30年来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征文活动、“世博网上行,书香飘e坊”上海青工网上读书活动巡礼、“交流好书,节约资源”上海市民换书周活动、“同享知识,共建和谐”创建职工书屋活动、上海社区读书活动特色成果展示、“读书&#183;谋生&#183;创业”上海外来建设者读书论坛等18项大型活动。本次读书节向全社会发出《伸出援手,情系灾区——为都江堰市民捐书》的倡议。  相似文献   

13.
离“雾都”伦敦唐人街不远处的派克商32号,是一座门面不大的两层小楼。这就是旅英华人邓家祥、林伟夫妇开办的光华书店。书店的店堂虽不宽敞,却在书架上摆满了中、英文和其他语种的图书与报刊。这些书刊多数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如今,这家书店拥有近万种图书和15m多种期刊,是欧洲最大最全、以销售中国图书为主的书店。它还开展征订业务,已拥有1500多家长期订户。此外,它还经营中国的文房四宝、国画原作、木版水印画、剪纸、明信片、录音带、录像带、中文打字机和小工艺品。这些书刊与文化用品,既抚慰了华人的思乡之情,也帮助了外国…  相似文献   

14.
今日风靡世界的高尔夫球运动,早在14世纪时,在中国就已经十分成熟了.这不单由于有世人所公认的系统的高尔夫球理论著作《丸经》可以佐证,更可以从鲜为人知的《朴通事谚解》一书得到证实.《朴通事谚解》出版于公元14世纪中期的高丽国(今朝鲜),它是一本专为高丽人来华使用的汉语教科书.“朴”为高丽人的常用姓,“通事”为翻译之称,“谚解”即对当时中国流行的语言现象作的注释.朴通事编撰此书是想使本国读者,通过一系列的汉家生活场景,来掌握和了解中国的语言词汇和生活习俗,所以此书对元代首都大都(今北京)的商业、手工业、书籍、杂技、民俗、宴饮、游玩诸方面均网罗无遗,细致描写.而书中所描述的“捶丸”,可说即为“高尔夫球”或是“高夫球”的雏型.它已具有今天高尔夫球所有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听说,你要回去了.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 你问我,有哪些地方是要替我再去转转,哪些人要代我去见见. 要说,还真不少呢! 古城人民路,肯定是要去的,要花时间一家店一家店地逛,尤其是下半段,几乎每一家都有故事.海豚阿德家的书,虽然不打折,但精品不少,都是阿德亲手挑的.还有每天在书上睡觉的学术猫“袜套”,袜套在大理在微博上可是名人哦.午后,傍晚,懒懒地坐在二楼临床的位置逗猫玩儿,我之所以不说看书,是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说看书,尤其是阿德书店里的那些书,几乎不太可能.阿德那里的书,我个人觉得不少适合深夜读、反复读.  相似文献   

16.
心蝶     
从出生的第一刻起,妈妈告诉我:“孩子,今生今世,你就注定是一只扑火的蛾。”“什么,我只是一只飞蛾?怎么可能,上帝在造我时,明明说好,我是一只蝶的,一只漂亮的蝴蝶。”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在撒谎。也就是从那刻起,我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我都要做一只蝶,一  相似文献   

17.
正先来聊一段往事。1963年初春的一天,浙江嘉兴南湖书画社的臧松年在海盐高可安的陪同下,来到一个叫沈荡的小镇,从一家农户手中买到了一部《萝轩变古笺谱》,这部笺谱当时用来夹鞋样子,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30元成交。然后,臧松年又把这部书以40元卖给了嘉兴古籍书店。在当时,三四十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或机关干部的月工资,不算是小数目。但是,臧松年和书店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所收购的竟然是一部国宝级的海内孤本。因为,这部书刊印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一部笺谱。  相似文献   

18.
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市是一座罕见的城市。不过,当地居民未必会以此为荣,因为布里奇波特已成为买不到书的城市了。市内的最后一家书店由于入不敷出,无法维持而宣布关闭。从此,这座拥有14万人口的城市,就只能在专门的小书摊上买到学生用的教科书及祈祷书了。“耻辱!这简直是耻辱!”书店管理人唐娜·格里特克在绝望中感叹地说。然而,这种事发生在  相似文献   

19.
幽默四则     
不可胜数在词汇课上,小学教师正在讲解《不可胜数》一词。他说:“数量如此之大,以致人们无法计数。例如人的头发。”此时,一位小朋友举手发言:“老师,您举的例子不当。我爸爸的头发可以数出来!”快速致富佩罗走进书店,对老板说:“我要橱窗里摆的那本《如何快速致富》。”书商转身取下两本书。佩罗说:“我只买一本”。“我知道,”书商回答说,“这里一本是橱窗摆的那种,一本是《刑法》,我们总是将它们一起出售的。”等待秋天一对夫妇参观画展,丈夫驻足观赏一幅画作。该画为展示女性身体美,只在隐私部位加上几片葡萄叶。妻子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是方豪撰写的一部人物传记集 ,也是他研究天主教史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中国天主教史上有关人物作为叙述中心 ,以人为经 ,以事为纬 ,史以人类 ,人以史传 ,基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从人物的活动中可以窥见当时教会的活动情形 ,实为一部中国天主教史。首先 ,方著虽为列传 ,实重“史”字。无论是从书名、选材到整部书的结构安排 ,无不体现这一特点。在序言中 ,方豪对其书名有一解释 :“我之所以取名《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 ,而不取名《中国天主教人物传》 ,可见我重在‘史’字。”从全书来看 ,书中所列人物 ,以记其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