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抓举是举重比赛中的第一个竞赛项目,又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项目。抓举技术掌握得好,对增强运动员的比赛信心和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一些基层体校的举重教练员,越来越不注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训练,特别是抓举中关键技术——“发力”动作的训练。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膝上拉抓组合动作的训练研究,探讨改进抓举发力技术动作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业余体校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发力技术训练情况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内蒙古业余体校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发力技术训练情况及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情况,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内蒙古业余体校青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发力技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女子举重训练中,抓举与高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翻与下蹲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抓与下蹲抓成绩呈比例关系。实践中还发现,抓举与借力推成绩有着非常近似的现象,关于两者的论述目前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借力推在抓举中的运用进行实验对照,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女子举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纠正抓拳训练中易犯的错误,是提高抓举成绩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5.
举重规则规定,抓举在开始提铃到两臂在头上伸直的过程中,杠铃不能停顿。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抓举时,只能以一个连续的上拉动作举起杠铃。所以,上拉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抓举的成绩。因此,上拉力量在抓举的训练和比赛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既然上拉力量如此重要,那么,在训练中如何提高上拉力量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6.
林桂福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2):42-43,46
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赛前抓举强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赛前四周训练的最高强度不会低于95%,强度组数随比赛日期的临近而减少,且女子运动员在经期的抓举训练强度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抓举不同动作阶段杠铃上升时间比、高度比和作功比这3个敏感指标对近几届参加奥运会集训的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进行研究,从而揭示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特征和男女选手在技术上的差异,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雷  杨世勇 《精武》2012,(11):6-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01~2011年间国内学者对举重运动中抓举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希望能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结果显示:近十年间研究者主要从运动生物力学和训练学两个角度对抓举技术进行了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的运用以三维运动学为主结合动力学进行研究,涌现了红外光点捕获、杠杆端点自动识别、三维运动仿真等较新技术;训练学角度的研究者以一线教练员为主,通过对自身经验的传递促进了整体抓举技术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推举取消以后,如何安排抓举、挺举的训练?这是当前举重训练中的新课题。大家都在研究探讨。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一、应坚持上推力量的训练取消推举以后,仍应坚持一定的上推力量训练,但对过去技术推中的发力、出髋和一些训练手段如斜板推等项目的训练可以停止。我们应该正确评价推举中的上推力量对抓举支撑、上挺和支撑的积极作用,因为上推肌群中的三头肌、三角肌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王海龙打破94kg级抓举全国纪录前的训练调查访问、研究分析、对比统计和分类统计,总结出提高我国男子大级别举重运动员抓举成绩的途径,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力学角度看抓举运动的“近”“快”“低”三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抓举运动“近”、“快”、“低”三原则是对抓举运动中最重要的几个力学问题的一种定性描述。本文用力学原理结合实例分析与抓举运动有关的几个重要力学指标,尝试将“近”、“快”、“低”三原则以力学的概念和语言加以量化,并简要介绍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6项身体训练指标的数据统计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在立定跳远、抓举、高翻这3项素质上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另3项指标差距不明显.立定跳远、抓举、高翻与专项成绩的关系较为密切,训练中应注意这3项素质指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吴怀炳今年19岁,身高1.87米,体重120公斤。14岁开始在马鞍山少体校练举重,至今进行了5年专项训练,80年5月入北京体院竞技体校(现已是体院运动系三年级学生)举重班学习。入学时抓举105公斤,挺举135公斤。经过三年的系统训练,83年抓举145公斤、挺举182.5公斤,  相似文献   

14.
专项身体训练是发展铁饼运动员专项所需的运动素质。所采用的各种专门练习应尽量与掷铁饼的旋转和投掷用力的动作结构相类似。通过实践下面的一些训练方法对铁饼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有较好的效果。一、负重练习(一)抓举做连续的快速抓举。3组×5次,每组增加5公  相似文献   

15.
抓举、挺举是举重的比赛项目。为了提高比赛项目的成绩,运动员要在几十个辅助项目中进行艰苦的训练。当前在辅助项目训练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辅助项目发展概况早在五十年代初期,比赛项目还是推举、抓举、挺举的时候,我们的训练知识非常浅薄。那时的训练项目,就是反来复去地练推、抓、挺,以比赛项目来提高比赛项目,没什么辅助项目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局限性大,也单调,不利于提高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举重抓举动作技术的快速反馈为实现目标,探索解决由于技术指标结果反馈周期过长而造成运动技术分析在科研服务中的实际效果欠佳的问题.方法:利用VICON红外光点捕获系统,同步采集抓举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及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并导入至自编的分析软件进行实时运动模式识别与数据修补,快速再现抓举动作的三维棍图与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指标.结果:通过对两名优秀举重运动员共计20次抓举动作的反馈测试表明,所建立的抓举运动模式识别方法准确有效、反馈用时短,能满足技术训练的实践需求.结论:在红外光点捕获系统的硬件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自动识别与反馈系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运动技术分析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近两年的几次全国举重比赛及去年两次参加国际举重比赛的情况看来,我们的运动员在抓举中,显得稳定性不高,成功率较低,打零的不少。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方面的、训练方面的以及比赛试举战术方面等等。下面着重从抓举  相似文献   

18.
赵海燕 《精武》2012,(25):17-17,19
本文根据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的对比,进行分析,得出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优势,为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日常训练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比,笔者发现,从整个抓举过程来看,优秀运动员每一个动作都要比一般运动员准确的多,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阻力臂,通过每一个动作的扎实完成,保证整个抓举动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重量下男子抓举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实验测试及肌电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重量下的男子抓举动作进行探析。结果显示,重量越大,抓举时提铃翻手的速度越快;三角肌的肌电积分值最大。提示,为提高举重成绩,应重视胫骨前肌和胭绳肌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20.
蔡俊成同志近几年来是我国年轻举重运动中成长较快的一个。他1974年1月开始进行系统训练,当时体重49公斤,抓举成绩是45公斤,1976年10月在无锡举行的全国举重比赛中以100.5公斤和101公斤先后二次打破52公斤级抓举青年世界纪录。经过二年十个月的训练,抓举成绩提高55公斤。1978年12月在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上蔡俊成抓举成绩是102.5公斤。从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花了两年两个月的时间才提高1.5公斤。基本上处于踏步状态。这不得不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深思。当小蔡在无锡抓起101公斤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祝贺他,希望他争取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