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高校"绿色德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绿色德育"可以满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需要;能将德育有机地融汇、贯通于整个大学的发展体系之中;"绿色德育"是与时俱进的新生事物,是调动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师生互动,构建全面运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模式.它将为彻底改变高校德育的传统模式及浅表性效果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2.
德育实践中的"无人"现象,使得传统高校德育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而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高校德育实现了向人的回归,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理解学生为起点,以尊重学生为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依归,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生活方式是高校德育研究的范畴和对象, 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德育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重要表现.目前,高校德育在以现代生活方式为内容的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与遗憾,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学生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价值内涵,确立其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活方式养成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成人群体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应力避"知识化"倾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科学知识和德育内容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二者的把握也应分别采取反映和理解的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由于过分强调"知识化"而困难重重,因此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实现从反映到理解的方式转变,力避"知识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开放的生活方式、公安组织体制的改革、大学扩招和合并等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治安管理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以长沙高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治安管理工作所处的困境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是今天高校德育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认识儒家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在高校德育中融入的依据,把握其与高校德育契合的内容,有效利用其融入高校德育的途径,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高校德育课程的内涵分析 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高校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经验的总和,是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高校提供给学生的"两课"或开设的其它德育课程,而且包括学科课程或专业课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情感意志、道德行为等产生影响的内容或因素.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为龙头、结构优化为关键,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也会引领教育上的改革。近年来,高校德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状态。基于"供给侧"思维下,通过补短板,重创新,做乘法等方式来优化德育产品增量,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育人方式、打造专业化的德育队伍以及通过呵护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创新路径,最终实现德育的"科学供给",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 高校德育机制,是指高校德育内在的运行和工作方式。就其基本范畴,大致又包括领导管理机制、组织运行机制、全员育人机制、课堂教育机制、自我教育机制、校园文化机制、制约激励机制、综合教育机制等诸多方面。完善高校德育机制,首先应是其各组成因素的完善。 一、完善以党委为核心、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领导管理机制 领导管理机制,是德育运行的“龙头”,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质量,而德育的构建完善了教学环节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育人"与"育才"放在同等的高度和地位,全面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拓宽大学生的德育的途径,积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和优化大学校园的德育环境,努力实现高校的德育的立体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教"的核心是"以德育人"。要创新成人高校德育工作格局,就要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走出传统的成人高校德育工作模式。提高成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隐蔽教育意图,改进成人学校德育策略;加强教育过程的自然化和情境化,改进成人德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创新成人德育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德育同伴教育"在部分城市高校已初具规模,并以蓬勃的形势迅速发展.它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有力补充.但"德育同伴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试图以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德育同伴教育"活动为个案,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期望能促进"德育同伴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德育实践中的"无人"现象,使得传统高校德育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而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高校德育实现了向人的回归,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理解学生为起点,以尊重学生为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依归,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煜  胡益波 《教育探索》2007,2(4):94-95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与要求,高校德育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深化高校德育科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尊重大学生主体人格,改进高校德育方法,才能使高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对话精神的社会,高校德育对话是对话精神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回应,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德育模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德育理念.从"对话"和对话理论着手,探究高校德育对话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实施高校德育对话的积极意义,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丰富高校德育对话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效果不佳,存在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德育实施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等问题.提高德育实效性应使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改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无不为"对抗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德育在实践中探索,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德育的新路子,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开展高校德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高校德育:坚持在高校德育中贯彻疏导的方针;坚持引导青年知识分子走正确的成长道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形成高校德育的合力;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德育的基础.认真总结、概括和凝练这些基本经验,是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高校德育在为社会增添和谐成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实施和谐德育。本文从转变德育理念、充实德育内容体系、更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德育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实施和谐德育。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惠君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154-156,148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的日益网络化、信息化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如何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地思考.树立德育首位的教育观念,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确立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论主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我国高校德育的发展历程,有两个方面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一是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念。由于这种影响使高校德育形成了强调统一性、消解差异性的教育目标,形成了以简单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和政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如果说前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轻个人的价值观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影响则是持久性的。它构成了我国高校德育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是以儒家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其突出表现是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