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06,(7):9-13
毫无疑问,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LOG是继E-MAIL、BBS、ICQ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网上,日记不叫日记,而叫“博客(blog),简称“博”。博客一词源于“Web Log”,是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网络中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LOG是继E-MAIL、BBS、ICQ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网上,日记不叫日记,而叫“博客(blog)”,简称“博”。博客一词源于“Web Log”,是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网络中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将BLOG翻译成“博客”,并将其概念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方兴东说“:博客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它可以拓宽人们的社会关系。我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就看你怎么样改变生活。你很好地改变了生活,你就是成功者。而博客绝对能够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我博,我酷!我博,故我在!随便取个名,申请…  相似文献   

3.
《广东第二课堂》2007,(7):20-23
播客:你也能勇敢DJ 如果说"博客"是网络文字日记的话,那么"播客"就是网络音频日记.播客从技术上说,就是在"博客"文字和图片之上,加入声音和视频.  相似文献   

4.
"今天你‘博客’了吗?"这样的问候,在现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中学生打招呼的一种口头禅了。继Email、BBS、ICQ之后,Blog是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Blog已取代纸质日记成为中学生的"流行时尚"。如今,在博客中"晒晒"文字和心情的中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尽管"博客"在他们当中还不是人人皆知,但拥有"博客"已经成为中学生中"时尚先锋"的代名词,厌倦了在日记本上抒写心情,追求时尚的他们选择了另一种形式——Blog,来记录花季年华。在博客里,中学生们挥洒文字,写心情日记、随笔散文,发表科幻小说、歪批酷评,博客给了他们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一、博客的定义 什么是"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简单地说,博客是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在网上写日记.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成了网络化教育的生成.网络化教育就是要使教育依托于网络,以网络为手段.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最早是由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的,2002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的开通,标志着"博客"(Blog)现象在中国互联网界的显露.  相似文献   

7.
随着“博客”这种网络文化形式迅速蹿红和风行,“校园博客族”也悄然壮大,“博客”的显现方式也很是丰富,不少学校已经把校园博客、微信引入学校管理的武器库,记录管理思考的“私人空间”、探讨同一话题的“交互平台”、寻求即时帮助的“沟通渠道”、反思育人实践的“日记页面”……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自身浓厚的“自主拓荒情结”,“校园博客”才会呈现出一种不断丰满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博客代表着教师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我在2013年9月建立了"马中小"博客,用这个新载体简易便捷地与同行和学生进行网络交流。"马中小"博客内容以我的教学随笔和学生的数学日记为主。其中5篇教学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6篇教学论文荣获市县级奖项。博客让我学会并养成了整理资料和及时反思的好习惯,也让我在这种新方式中慢慢成长。  相似文献   

9.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又一种网络交流方式,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中国目前拥有超亿用户.作为一种有效学习和知识管理工具,博客受到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各层次各学科的教学都有人在尝试.在大学写作教学中策略应用博客更能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博客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产物,以其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而广为大众青睐,被人们称为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随着博客类型与功能的逐步分化,以儿童家长为参与主体的育儿博客逐渐成为网络热门现象.2006年,国内第一家专业育儿博客"贝贝客"在上海上线,从而成为育儿博客专业网站的先锋.此后,相继涌现了"宝宝树"、"育儿园"、 "儿童博客网"和"妈妈说"等众多相关网站,大批幼儿园也开通家长博客作为家园合作的新平台.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育儿博客"行列,不仅形成了一股网络热潮,也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有效地运用育儿博客辅助家庭教育,以便提高家庭教育效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博客被视为是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也被称为"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博客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并且反映当前的社会文化.博客及博客娱乐所体现出当前社会文化的特点--尊重个性、强调个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意识、娱乐参与意识的增强和人类娱乐精神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对教师博客(Blog)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Blog)或Weblog,或称"网志",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本文从博客、教师博客的概念以及博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分析,对教师博客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粗浅的探索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博客书     
什么是博客书?熟悉网络的你对博客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或许你早已养成了写博客的习惯。博客是一种公开的日记,你可以在上面记录你日常生活的点滴、抒发人生的感悟,或者分享新鲜的事物。博客也是一个没有门槛的创作园地,你可以在上面随意发表自己的小说、诗歌和散文。总之,只要轻敲键盘,点击发表,你的文字就可以发布到网络上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14.
前言 语言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可以有多种.近年来,网络交流和交际方式的多样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继e-mail、BBS、OICQ以来,新近出现的博客作为一种集交流、娱乐与审美于一体的全新的交流工具,其使用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汉语的面貌.除"博客"一词成为网上的热点标签词语以外,与之有关的新词新语,如"开博""博友""博客中国""博两句"等也越来越多,出现率越来越高,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5.
这次,我要让你成为一个博客,把日记与文章写到网上的个人空间去。1.1.什么是MSN Space?MSN Space是Blog的一种。网络上,Blog的叫法很多,大陆翻译为网志,港台地区译为部落格,MSN官方称之为Space,而在QQ上就叫做QQ-ZONE……实际上都是指网络运营商提供给用户的网上私人空间。而写Blog的人就叫博客。只要是不违法或不违反道德的言论,都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面发表。1.2.怎样申请MSN Space?申请和建立一个Space空间的难度远远低于申请一个邮箱。如果你已经有了MSN Passport,访问http://spaces.msn.com/或点击右上角的[获得我的共享…  相似文献   

16.
彭志芳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1):113-116,124
博客(Blog)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载体,其技术特色和功能在写作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博客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博客这一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写作教学可以利用博客的"写作功能"建设个人"网络杂志"、利用博客的"分享功能"建设"写作对话平台"、利用博客的"超链接功能"建设"写作学习资源库...  相似文献   

17.
博客是一种新的广受人们喜爱的网络交流方式。在博客一族中,大学生占有相当比例。要发挥网络德育优势,应利用好这个新载体,努力发挥博客在改变教育方式、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办好学生博客、教师博客以及师生互动博客。  相似文献   

18.
博客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相对其他的交流方式.它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口优势.本文就有关博客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教师博客和师生博客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对博客的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19.
博客即Blog,它有两层含义:第一,Blog,即日记日志,每天记录的都算是日记日志,其书写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为顺序,包括我们所写的任何东西;第二,Blog是以Web(网页)方式显示和发布,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感受等,并由此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虚拟社群和人际交往方式。Blog以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  相似文献   

20.
一、博客文学:性文学的终结者继Email、BBS和OICQ之后,博客(Blog,即以超级链接为工具的网络日记)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手段迅速崛起,倍受网络写手的青睐。博客使得一般人都能在虚拟空间自由地发表言论,并且很少受到来自出版等方面的限制,这就给许多无名小辈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甚至成名的机会。许多人开始在专业博客网站或类似的虚拟社区建立自己的博客,并于其间传递一些被网络写手自认为,也被普通人所认为是“网络文学”的作品。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是博客写手中两个极端的代表。木子美的成名作是她的《遗情书》,这是她专门叙述自己性爱经历的博客日记。斯文出笼后在网民中掀起轩然大波,木子美也因此在网络世界一炮走红,并被国内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木子美的性爱日记《遗情书》尽管以赤裸裸地性爱描写而让人骚动,但其文章题目至少挑逗色彩还不那么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