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对《科学》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教好科学课.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讲好绪论,引发兴趣 绪论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学科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绪论课的成功与否对启迪学生学习科学课兴趣及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以后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和探求。  相似文献   

2.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知识点密集、信息量大、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生对《动物生物化学》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对《动物生物化学》的知识点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引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诺贝尔奖的案例,探索以科学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不仅是科学课程本身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更是上好科学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创新《科学》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岳萍 《甘肃教育》2014,(1):91-91
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动力。《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呢?一、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科学看到"科学"这两个字,不少学生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  相似文献   

6.
任永良 《考试周刊》2014,(16):120-121
<正>《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这门课程本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挖掘课程价值、展现课堂教学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衰退或丧失。不少教师反映,学生在学习《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开始几节课还有兴趣,越往后学习兴趣越低。下面我根据对通用技术的了解,谈谈对如何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兴趣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学生有效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和引导。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探究行为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8.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小品。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方面,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  相似文献   

9.
沈月芬 《学子》2014,(10):88-88
一、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所学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身心愉悦地投入其中。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而交流互动非常关键,有效的课堂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导向,进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例如: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以激发学生惊人的勤奋和不屈不挠的毅力。而自然课 ,面容丰富多彩 ,包罗万象 ,涉及到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果教师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更无法谈对学生的科学兴趣的培养。那么在自然教学中 ,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呢 ?我的做法是 :1 自行探究 ,引导发现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青少年学生对自然科学有着天生的好奇心 ,要使学生乐于学习 ,热爱科学 ,重要的是教师首先引导、鼓励、创造条件 ,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力求自行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如在教《植物的果实》一课时 ,我给…  相似文献   

11.
初中《科学》渗透性教学是对教学中存在问题而进行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在课堂上做出榜样;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来开展渗透性教学。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为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该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同时,本文对该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主要通过实施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育,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产生“愿学”情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新奇、成功和竞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用教师平等和真诚的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对《科学》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达到“会学”的目标,最终使学生对初中《科学》课程的学习能真正地“乐”起来。  相似文献   

14.
初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初步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科学探索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探究过程,贴近生活实际,开放探究内容,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通过科学教育,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科学探索,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情境,在富有兴趣的真实背景中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概论》课程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胶粘剂与涂料》、《人造板表面装饰》等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根据专业特点及要求,在经典教材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高分子科学知识的兴趣,并能学以致用,为以后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初步建议》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8.
1教学要求《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要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思想,就必须在科学课中,以实验为载体,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普通动物学》课程是很多农林类高校的生物科学、动物科学、植物保护等很多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中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以及水产养殖等专业是学生的必修课。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现代化的农业科学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普通动物学基础知识,对丰富多彩的动物界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后续的专业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专业有很好的认同感。正如孔夫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门铃。如何提高农林类本科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是这门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普通动物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农林类本科生学习兴趣方面,谈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的第1课,也是小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起始课,是《科学》教材的绪论课,因此上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课设计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科学是……”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已有认识表述出来。借“吹泡泡”这个学生熟悉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能提问题、会提问题的能力,知道“科学”就蕴藏在身边,蕴藏在周围,并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