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秀霞 《甘肃教育》2010,(12):64-64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感到自卑,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失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进行独唱,不敢单独进行表演,这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2.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自信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成功的生活经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有重要作用,而自信心的形成与个人的成功体验密切相关.老师的正确引导,会给学生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造了一次次成功的记录,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了,而自信心的提高又成为新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容易取得学习进步,这样就形成了自信心与成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不少学困生,由于自身原因或外在因素的影响,他们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而自信心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如何重塑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在重塑和培养学困生自信心方面的体会和心得。  相似文献   

4.
所谓自卑心理就是指由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而产生的消极心理活动 ,常常表现为忧郁、悲观、孤僻。这种心理一旦产生 ,若任其发展 ,便会成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难以改变 ,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 ,抑制人的能力发展。因此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儿童的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一、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交往对象 ,教育学生积极与他人交往。自卑的人长期独处 ,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就会变窄变小 ,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 ,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 ,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  相似文献   

5.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力量。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缺乏自信的学生则缺乏进取的动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调查发现城镇寄宿制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经历和能力的自我意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自信心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就必须利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充分发挥长处,坦然自若,落落大方,以积极的姿态处理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即使在自己处于不利境遇时,也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变不利为有利。拥有自信心固然可贵,但切不可因过于相信自己而变得偏执。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测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刃而上.自信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形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育和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特性,通过各种培养途径,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帮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伍梦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34+236-234,236
自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本文以笔者在中专民间舞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上述关于自信心的定义、从一份教学问卷的结果出发,浅谈中专民间舞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心得.  相似文献   

10.
自信心 ,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 ,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 ,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所以 ,自信心能激励一个人去克服困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强不息 ,成为强者。对学生来说 ,自信心可以保证他们克服挫折、战胜困难 ;可以使他们养成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情绪体验 ;还能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新的问题 ,从而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那么 ,一个自信的人具有什么特点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自信的表现形式1.正确的自我评价。自信的人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自我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既不狂妄自大…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情感特征,具体表现是人类在做一项具体活动时,是否自信能很好地完成。自信心强的人会充分地相信自己,会给自己的心理施加良性的暗示,相信自己能完成,不怕困难,挑战高峰。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认真研究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郭艺 《成才之路》2010,(29):15-15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心是成功第一秘诀。"音乐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活动,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会不畏艰难,敢于发扬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千方百计争取成功;在生活中,会充满热情,热爱生命,追求精神的欢乐,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是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自信是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又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肯定,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充满挑战、竞争的社会里,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自信心迎难而上,面对各种挑战、竞争并且能克服种种困难、压力,想方设法获得成功,从而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害怕失败,则会退缩,甚至放弃,易成为生活中的弱者.  相似文献   

14.
<正>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个人感受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信心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自信心是指对自己及自己从事的事业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自信心强的人,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无穷,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若经常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尊是一种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有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常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自卑、弱小和无能的心理。如果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和增强自信.从而激发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老师只有重视学生自尊的心理需要,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热情才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徐洪 《教育现代化》2005,(12):124-124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学者的思想与观点充分地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有资料表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才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在这样一个由于缺乏自信心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的状态下,不仅正常的学习受影响.而且个人的身心活动和交往活动都受到了影响。因此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作一种重要的个人品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拥有自信心的教师,往往会在教学、生活中表现出顽强斗志和不甘落后的行为,这不但对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和途径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一、克服心理障碍马尔腾有句名言:“你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自信心的大小。”人的自信心完全是后天形成的,与先天无关。在工作时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并告诉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成就。要坚持对自己说:“我能行!”…  相似文献   

18.
学校有责任指导家庭教育。家庭学习指导究竟抓什么.怎样抓?这里提供一些看法,供参考。一、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实现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就不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9.
刘凤芹  刘凤娟 《教师》2012,(3):11-11
什么叫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信心是一个人自我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自信心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发展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基本的心理条件。要想使学生充满自信,老师必须要有教好学生的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行。自信心这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学习、研究等智力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缺少自信心的人会对自己做过低的估价,因此易于消沉,削弱学习动机,降低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