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悄悄     
秋天到了, 叶子落了, 小朋友们捡树叶, 你拼成一只小白兔, 我拼成一只小飞鹰, 他拼成一只梅花鹿, 我们拼出了一个动物园。  相似文献   

2.
心中有善念     
苏东坡信佛。 有一次他与一高僧论经。高僧问:“我在施主你眼中是什么?” 苏东坡存心捉弄一下高僧,就说:“高僧你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堆牛屎罢了。” 高僧微微一笑,道:“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 苏东坡归家后,与小妹言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心想行恶的人,心中充满愤怒,他虽人在人间,心却在地狱之中;而心有善念之人,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心却早在天堂之上。所以说,善与恶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C心中有善念@黄海飞…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中,弈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众宾欢也。”人教版新初中《语》第五册对“射中”作了这样的注释:“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见133页)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译为“投壶的投中了”。(见150页)我认为注释、译均不妥,注释没有解释“射”的含义,而译误把“射覆”与“投壶”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4.
崔鹤同 《下一代》2009,(10):15-15
1831年,吉姆·克拉克·麦克斯伟出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小时候的麦克斯伟很爱动脑筋,他一天有问不完的问题。见到高高的树木,他就问:“树木为什么总朝上呢?”见到空中的小鸟,他又会问:“小鸟为什么会飞呢?”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要问:“太阳为什么又升又落呢?”下雨天他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他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5.
代洪霞 《山东教育》2004,(10):15-15
我刚考上师范时,心理学老师在第一节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海边,无数条小鱼被海浪冲上岸。一个孩子不时弯下腰,捡起一条条小鱼,扔向大海。鱼儿在空中划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入海中,快乐地游走了。有人见孩子太辛苦,就去劝他:“这么多鱼你捡得过来吗?再说了,费这么大力气,谁在乎呢?”孩子头也不抬,边捡鱼边说:“这  相似文献   

6.
我刚考上师范时,心理课老师在第一节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海边,无数条小鱼被海浪冲上岸。一个孩子不时弯下腰,捡起一条条小鱼,扔向大海。鱼儿在空中划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入海中,快乐地游走了。有人见孩子太辛苦,就去劝他:“这么多鱼你捡得过来吗?再说了,费这么大力气,谁在乎呢”孩子头也不抬,边捡鱼边说:“这一条小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讲完故事后,老师说:“不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拯救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7.
放下     
秧子 《老年教育》2008,(9):19-19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得道高僧养了一只狗,狗儿的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给狗喂食的时候,高僧就站在庙门口大声呼唤:“放下中——放下!”人们听了很奇怪,便问高僧为何给狗取了这么个怪名字。高僧说:“你们哪里知道,我其实不是叫狗儿,  相似文献   

8.
岭南著名文献学家冼玉清先生大著《广东释道著述考》(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第579页有这样一句话:“岁在重光天菪落六月望日东樵门人光鹫敬跋并书。”其中,“重光天菪落”的说法令人费解,应是“重光大荒落”之误。“重光大荒落”是我国古代太岁纪年的表示方法。“大荒落”即是“太岁在已”这一年份的名称,而“重光”是和十干中“辛”...  相似文献   

9.
《醉翁亭记》“射者中”注释辨正湖南/陈瑞衡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一语的注释,常见有两种:一为“投壶”说,一为“射箭”说。“投壶”说如下:投壶的投中了。射,指投壶,古代一种游戏。把箭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定胜负。(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10.
章云华 《中学科技》2010,(11):18-19
中国有个“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天上曾有十个太阳,但高温使土地干裂,草木枯萎,人们也难以生存。力大无比的后羿,奉尧之命,射落了九个太阳,剩下一个太阳,人们就在这样适宜的环境中繁衍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11.
张新秋 《辅导员》2010,(23):39-39
2010年10月16日上午,山东省威海市古寨小学“飞鹰中队”在各位家长们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奔赴高区金猴工业园。  相似文献   

12.
英国文学家济慈曾说过:“在我看来,几乎人人都可以像蜘蛛那样,从体内吐出丝来结成自己的空中堡垒。”求职者所谓的“谋”,讲的便是这种“从体内吐出丝来结成自己的空中堡垒”的本领。能在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的人,永远都是先“谋”而后“求”的人。  相似文献   

13.
张艳 《农村教育》2002,(11):62-62
上学期期末升学考试前,我在给孩子们做完第一轮_比较详细的复习后,又通过一番激励,便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这次考试的预期目标。话音剐落,教室里顿时就成了一锅沸腾的开水,大家热情高涨,议论纷纷。这个说::我去年考试考了95分,我今年想考100分。”那个说:“我也要考100分”……全班38人,一只只小手,此高彼低,一个个都举过头了顶。“我去年考了65分.这次我也要考100分。”  相似文献   

14.
无意中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得道的高僧养了一只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给它喂食的时候,高僧就会站在庙门口,大声呼唤:“放下、放下、放下!”周围的人们很奇怪,就问高僧为什么给狗取了这么奇怪的名字,高僧说:“你们哪里知道,我其实不是叫狗儿,而是在叫我自己,提醒我自己放下俗事呢!”  相似文献   

15.
一个总在抱怨生活不如意的年轻人去拜访一位高僧。高僧取出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装满水的瓶子,问年轻人:“水是什么形状的?”年轻人困惑地说:“水是没有形状的啊!”高僧道:“水看似没有形状,实则是随遇而安。它时刻变化的形状就是最好的证明。”年轻人恍然大悟,满意而去。  相似文献   

16.
“矮”与“射”□四川仁寿县教研室廖建华有位教师问我,“矮”与“射”两字是不是造反了,“射”应为“矮”,身体一寸,不是为矮吗?“矮”从矢从委(“委”有抛弃、派出之意),不是为射吗?真的是古人造字之误,或是后人误读误用了吗?我们分析一下这两个字的构字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落木”从来解释为“落叶”.本无疑义。刘永铮《说“落木”》(《中学语教学》2005年第8期)一却认为:“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的义项”,“‘落木’是‘凋落的树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夜晚,月光均匀地从天幕泻下来,洒向大地,构成一幅独特的“空中瀑布”。在这个宁静的校园中,一只飞蛾肆意侵略,飞进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室。一个“侦察员”首先发现“敌军”,趁老师聚精会神伏案写作时,将敌方的详情公诸于众 :“一只蛾美人,脸部修长,约长五厘米,翅膀超大,估计已经成年,现因体力不支,正伏在另一窗台休息,请各位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消息一传出,教室里一阵骚乱,男生摩拳擦掌扬言要“逮活的”,女生则趴在桌上静观其变。 声色俱厉的老师见势头不对,扫了一眼,可我们绷得紧紧的心又怎么平静得下来呢…  相似文献   

19.
朱梓宁  程威儒 《辅导员》2010,(23):39-40
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清晨,简单的吃过早饭,妈妈就陪我出发了。老师、家长和我们“飞鹰”中队都在学校门口集合,八点准时出发了。  相似文献   

20.
“三落”新说内蒙古哲盟实验中学于庆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参”将《鸿门宴》中高潮部分(即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概括地说,“三起”即:一起是范增暗示;二起是项庄舞剑;三起是樊哙闯帐。而“教参”对“三落”的概括则是:“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