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精妙的教育     
黄诚专 《课外阅读》2012,(23):22-23
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在儿子牙牙学语的当儿,她就教儿子识字。她酷爱逛超市,每逛一次就是半天一天的都出不来,每次逛超市都乐此不疲地带上儿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教儿子识字,几乎都是在超市里购物时进行的。我是一名售货员,有机会亲历她的这些教子行动。我就纳闷了,纳闷之时就忍不住问她,我说:"教儿子识字的场所很多,你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超市购物时进行?"她说:"超市里有汉字,也有阿拉伯数字,还有英文呢。孩子也想买很多东西,我就以此来刺激他识字,商品名称和价格  相似文献   

2.
精妙的教育     
她是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经常逛超市,她有个可爱的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她教儿子识字,几乎都是在超市里购物时进行的。我是一名售货员,有机会看到她的这些教子行动。有次我忍不住问她:"你为什么选在超市购物时教儿子识字?"她说:"超市里有汉字,也有阿拉伯数字,还有英文呢。孩子也想  相似文献   

3.
徐芬 《幼儿教育》2000,(2):43-43
我有一个刚刚7周岁的儿子,家里人都很爱他。孩子2周岁前,显得很聪明:能认很多识字卡片、能数20以内的数,说话也比较早……但2周岁后他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一般只用点头或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他的身上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并没有引起家里人的格外注意。孩子上幼儿园以前都是他爷爷带的,孩子的爷爷性格很内向。孩子3岁半上幼儿园后,通过和其他孩子的比较以及老师的介绍,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存在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4.
这年头有种说法:“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有的时候,情况却是相反的。儿子上幼儿园后,我与妻都愈来愈重视儿子的学习,注意他的生活习惯。晚上,我们让儿子学汉语拼音,儿子对一个字母有些记不住了,就问他母亲,他母亲便教起来,可是一读,那音调全走样了,儿子反而纠正妈妈道:“不是这样的,您读错了。”儿子说完重新读了一遍,很标准。这件事以后,我便让妻子少教儿子读拼音了。前人已深误我,我们绝不可再误我们的孩子。对于只读过初中,时常念别字的妻来说,对儿子虽然热心教导,但只要一教孩子识字,又常常纰漏百出,甚至闹出“见鬼”的笑话来。…  相似文献   

5.
苟炳娟 《顽皮娃娃》2008,(15):I0019-I0019
我儿子现在三岁多了,已经认识三十几个字,我觉得这已经不少了,这都是在孩子很感兴趣的情况下我教的,而且都是和我们家中常见的人和物有关,比如说:“门、窗、电、妈、爸、爷、奶”等。其实我不赞成孩子太早识字,一是我觉得他们毕竟还小,能力跟不上;二是学得太早我怕超负荷给他们造成压力。  相似文献   

6.
老师:您好!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儿子拿回了考卷,数学只有59分.儿子很痛苦.尽管很生气,但是我想:不能打击孩子,要鼓励,就对儿子说:"别难过,没关系,只差一分就及格了,今后努力就是了."谁知儿子更难过了,竟然把卷子撕了个粉碎!为什么会这样?专家都说得鼓励孩子,可这鼓励也没用啊,为什么孩子反倒脾气更大了呢. 家长您好! 首先,孩子只相信父母表里如一的鼓励.你的怒气虽然被压抑了,但孩子完全能感觉得到,这样的鼓励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他会把卷子撕了.只有发自内心地去肯定孩子的努力,才会鼓励到你的孩子.另外,你鼓励孩子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方法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7.
正确对待幼儿早期识字青铜峡市一幼吴岚前几年,幼儿园很重视幼儿的识字教学,家长也以孩子识字的多少来衡量孩子的聪明与否。现在,许多家长又认为过早地教幼儿识字会增加孩子负担,担心幼儿到了小学后学习不认真。怎样正确对待幼儿早期识字呢?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幼儿...  相似文献   

8.
我家上小学的儿子聪明,智商也高,就是学习成绩差,还有许多坏毛病,如说谎、顶嘴等.我们夫妻经常为孩子的问题发生矛盾.孩子的父亲很严厉,孩子一有问题他就爱发脾气,而且马上为孩子制定出多条规矩来.即便是这样,孩子仍然没有什么变化.我很无奈,也很沮丧,不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Q我儿子班主任说孩子是我行我素的性格,对他很不利,这样成绩很难上去.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为了工作,把孩子放在了奶奶家,后来又全托,照顾的比较少,结果孩子变得很冷漠.  相似文献   

10.
快乐就好     
自从儿子出生后,儿子的一切就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的视线,他的一颦一笑左右着我的情绪。和所有父母一样,我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的孩子应该怎样发展,我该如何去引导他,要不要让他提早识字、学算术或是学点其他知识、技能?面对林林总总的兴趣班,经常有家长问我,你的孩子学什么?思来想去,还是一切顺其自然吧,只要孩子快乐就好。也许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11.
先改变自己     
这个时间儿子该回家了吧?按惯例,儿子两周回家一次。从小儿子没出过远门,如今上高中了,周末一家人的团聚让我感到很幸福。本来见到儿子很高兴的,也有点想孩子了,孩子更是想家了,可是一到家门口我便眉头紧蹙。"你的花生米吃了吗?你的饭都吃了吗?饺子没坏吧……"孩子支支吾吾:"花生米没吃完扔了,因为黏了;饼长毛了,扔了……""孩子,我没舍得吃,都给你拿上了,你怎么让它黏了,不快点吃;还有饼,我也没舍得吃,你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2.
听说招远市大吴家乡张寿家村的李淑香夫妇育子有方:儿子在洛阳工学院读书,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女儿在招远一中读书,不但成绩优秀,且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受乡妇联委托,我采访了李淑香。我的体会是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孩子数筷子数碗,指着墙上的字画教孩子识字,解释字意。儿子3周  相似文献   

13.
儿子的画     
儿子翔宇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很内向,有时内向得一句话也不说。由于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两边的老人也不在我们身边,只好把儿子一天的衣食起居交代给保姆。这样,儿子便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自由而自主地安排他的学习和生活。儿子翔宇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很内向,有时内向得一句话也不说。由于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两边的老人也不在我们身边,只好把儿子一天的衣食起居交代给保姆。这样,儿子便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自由而自主地安排他的学习和生活。一天,儿子的班主任气冲冲地找到我的单位,一句话也不说,首先把儿子的作业本递给了我。我翻开一看,儿…  相似文献   

14.
不少家长曾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对汉字很感兴趣,我特别想教孩子识字阅读,但又不敢教,因为我常在一些报纸杂志上见到反对让幼儿识字的观点和论述,您对此有何看法,早期识字阅读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家长们提出了一个既热点又严肃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教的方法正确,孩子早期识字阅读好处很多,这  相似文献   

15.
昨天晚上儿子又被我狠狠地揍了一顿.这个孩子也太不听话了,每次写作业总是一边写一边玩,有时我在旁边看着也无济于事,好像在他眼里认真写作业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打完儿子,在我的吆喝声中,他洗脸睡觉了,我回到卧室,心中的火还没有熄灭.  相似文献   

16.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17.
《中华家教》2013,(Z1):41
老师:您好!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儿子拿回了考卷,数学只有59分。儿子很痛苦。尽管很生气,但是我想:不能打击孩子,要鼓励,就对儿子说:"别难过,没关系,只差一分就及格了,今后努力就是了。"谁知儿子更难过了,竟然把卷子撕了个粉碎!为什么会这样?专家都说得鼓励孩子,可这鼓励也没用啊,为  相似文献   

18.
很多家长重视孩子品格的培养,想塑造孩子勇敢、坚强面对困难的性格,而不想让孩子学着逃避.这本身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很多时候的确是需要直面困难、障碍,不能逃避.比如学习成绩下滑就放弃了,那怎么能行?比赛还没结束,有点儿顶不住就要退赛,也不可能啊! 但是某些情形下,我提倡不必直面,或者不必着急直面困难、障碍.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智慧,是顺乎心理的规律,或者是人之常情. 有时避开是一种智慧 案例一:周末,孩子去学跆拳道,那里有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孩子喜欢找我儿子玩格斗.我儿子喜欢模仿电视里的武打人物,摆些动作,这就是玩.可那孩子总动真格的,拳打脚踢.一连几天,我儿子都输了,他很气愤.遇到这样的伙伴,让孩子硬碰硬,怕他受伤,让孩子躲避我又不想给孩子传递逃避的观念,该如何引导我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9.
[问题]我5岁的女儿很爱听故事,只要有空我就会念书给她听,但并不刻意让她认字.因为我听说,孩子上学后会因为老师教的东西已学过就不好好听讲了.可我也听说,现在孩子入学后的识字量非常大,如果一点也不教孩子,孩子入学后会非常吃力.再看看自己身边的那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在教孩子认字了,有的还认了不少,我是不是该像其他家长一样教孩子认字呢?可我又担心操之过急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那么,孩子入学前认字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呢?  相似文献   

20.
唐辉艳 《学周刊C版》2011,(12):180-180
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识字量在"暴增",每一课平均要认十几个生字,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很困难。怎样让孩子快乐识字呢?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