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东南大学曹忠才心理失衡是指一个人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或无法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偏差。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心理失衡呈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心理是人的内心世界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活动形式。心理发展的水平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构成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当心理发展水平无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时便会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不及时对心理失衡加以调节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破坏人的身心健康。妨碍事业发展。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危害有哪些 ?怎样调节 ?是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体制的变革、利益的调整使人们的观…  相似文献   

3.
品德不良学生心理分析及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社会生活条件,也依存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品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方式和手法,既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规律来确定。1.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现象的心理结构笔者近几年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现象大致可归纳为需求失衡型、意志薄弱型和理智缺乏型三类。(1)需求失衡型。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人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而产生需求。少数学生不顾客观实际,心理…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调适 在人与环境组成的生态体系中,人不断地影响着环境,同时,环境也影响着人,人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在封闭、生活节奏缓慢、社会期待较为单一的传统社会里,人的心理的种种不适应状况较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铸就了一种崇尚静态平衡的民族心理,因而不尚冒险,相应地也极少有失败与失意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全民的事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改革、教育改革自然会辐射、渗透到当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它会给人们带来幸运、机遇,也会带来某种挑战与冲击,它会令人憧憬,某些变化也会使人困惑,甚至焦躁、失落,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失衡现象。本文着重从以下五方面对近年来教育领域内出现的某些心理失衡现象作了粗略的描述与分析:从望子成龙到望子发财;“跳槽”与“下海”的困惑;道德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表现,目前学校有相当一部份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容易受到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现象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在需要和目标之间产生矛盾;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习任务深度和广度的变化,引起各种心理对抗,这些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7.
谈大学生心理失衡的调适与保健朱梅兰心理失衡是指一个人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或无法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心理偏差。这种偏差往往导致神经官能症。在高校卫生保健工作中,常常碰到因失眠而苦恼不堪的病人。据柏友萍医师的调查报告(见1994年第1期...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环境是影响改革进展快慢、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改革的实践表明,人们社会心理素质的高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对于改革的深入发展,以至成败,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有利于改革的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反之,消极、失衡的不良社会心理,将会增加改革的阻力和难度。  相似文献   

9.
女性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不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学生,现实和理想的差别,经验的不足等原因也会引起心理的失衡。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模仿性和暗示性较强,他们喜欢效仿老师的言行举止,希望自己有老师一样的品行,成为老师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陆劲彬 《教育》2013,(11):54-54
在我国,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挫折。人的心理就随之产生了种种问题。心理失衡不仅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健康,还会导致学生行为失范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全民的事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改革、教育改革自然会辐射、渗透到当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它会给人们带来幸运、机遇,也会带来某种挑战与冲击,它会令人憧憬,某些变化也会使人困惑,甚至焦躁、失落,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失衡现象。本文着重从以下五方面对近年来教育领域内出现的某些心理失衡现象作了粗略的描述与分析:从望子成龙到望子发财;“跳槽”与“下海”的困惑;道德的取向与行为的失范;“双轨”与“并轨”的风波;希望工程与贵族学校的反差。  相似文献   

12.
学校自然物理环境对心理影响的初探任红一、应重视的自然物理环境心理影响的研究环境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诚然,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物理环境相比,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  相似文献   

13.
邮购     
人的心理好似一架天平,而名利地位、七情六欲、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等,就像是一个个砝码。砝码的增减变化,会引起天平的失衡。同样,人的心理若是得不到平衡,久而久之,也会滋生疾病,甚至缩短寿命。因此,保持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而平衡心理的智慧砝码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相似文献   

14.
苏运金 《教育探索》2005,(7):103-10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研究社区环境对小学生心态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性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是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环境、时间而逐步的发展过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可以造就人。小学生具有心理状态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因此最容易受他们所生活社区环境的影响。健康优秀的社区物质环境、社区化环境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反之.则会影响、抑制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竞争求生存”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竞争社会中,人们面临的挫折会更多,面对挫折保持心理平衡,拥有良好的心态,是人生成功的关键。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良好的心态是从幼年时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只有不断克服心理失衡现象,才能自如地面对一切挫折和困难,并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由此可见,培养面对挫折保持平衡的心态应从幼儿抓起,那么,幼儿的心理失衡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让幼儿保持心理平衡呢?一、什么是幼儿的心理失衡现象所谓心理失衡现象就是由于个人的情绪、情感、意志以及…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学生的言地和学习质量。在教师身上的任何心理衰弱的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一个家长心理的健康至多影响一两个孩子,而且孩子不只一个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可以得到其他心理健康家长的促进或补偿性影响。而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师,心理如有缺陷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不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教师的某种心理影响,终生都打着这种影响的烙印。为此,我们认为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学生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失衡发展。所以,保证教师心理健康就显得极为重要。它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具体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形成,还有教师本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构成其心理健康的直接动力。社会和学校是外因,是条件,教师本人则是内因,是根据,二是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依据,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震荡背景下信仰缺失的心理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震荡背景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引发的价值观矛盾,西方国家信仰危机的影响,以及封建迷信思想和非法邪教组织的迷惑等,必然会导致个体显性价值观的矛盾、迷惘和隐性民族文化心理的冲突、失衡,进而形成信仰缺失.信仰缺失不但会使人心理失衡、行为失范,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只有依据新的历史条件适时进行信仰重建,才能为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基础和有力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整体保持和谐状态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心态失衡、竞争秩序失范、人际关系失调、职业心态失真等心理不和谐问题,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认识实现心理和谐的人文内涵,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尊重个性、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人格塑造与心理疏导的关系,同时要有促进和谐的思维方式,以实现从个体心理和谐到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各领域的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这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民众弱势心理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政治资本失衡对民众弱势心理的影响机制。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资本失衡对民众弱势心理的产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同时,政治资本失衡通过社会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民众弱势心理的产生;自我效能感对政治资本失衡-弱势心理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心理失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不健康现象,它严重地影响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本文从分析心理失衡的原因入手,提出消除心理失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