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吕未寒 《中学理科》2006,(2):27-28,32
微元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也经常用到.所谓微元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无限多个微小部分,或者是把物理过程分解成无限多个微小过程,然后从中选取一个微小部分或微小过程(称为微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该微元的分析研究,可以确定物体的受力、运动或状态变化等等.运用微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不易分析、难以确定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转变为容易分析的、简单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2.
微元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无限多个小部分,或将物理过程分解成为无限多个短的过程,抽取其中一个微小部分或板短过程来研究的方法.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计算变力做功,都运用了“微元法”,这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物理中常会遇到一些变力做功的问题,尤其在高校自主招生的问题中时常遇到,此类问题通常不能按常规的恒力做功方法进行求解,但可以利用微元法巧妙地解决.一、认知微元思想,了解微元法求变力功的思路(一)认知微元法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它将研究对象(物体或物理过程)进行无限细分,从其中抽取某一微小单元即"元过程"进行讨论,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对这些"元过程"进行必要  相似文献   

4.
所谓“微元法”就是把物理过程分为无限多个无限小的过程加以研究;或把研究对象分为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加以研究,再从局部到全体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的解题方法.高中教材中对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感应电动势(?)、电流强度(?)都采用了这种定义方法,不过对学生要求不高.对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也采取了这种方法,要求略高些.从数学上讲,这是一种微分的思想方法.下面就从相关速度的求解中,谈谈“微元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元法是一种数学方法,是把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分为无限多个极其微小的部分,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规律后,把它推广到其它微元,进而得到整个物体运动的特征及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它体现了人类认识事物从部分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思维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意微元法思想渗透,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1微元的目的——"化变为恒"高中物理必修1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相似文献   

6.
将研究对象分割成无限小,然后对所有局部求和,这种方法称为无限分割法或微元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是简化物理量,把变化的物理量通过无限细分后,转化为便于计算的恒量,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微元法就是分割累计法,是微积分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在使用微元法处理物理问题时,需要将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无限细分为许多“微元”,每个微元遵循相同的规律,以达到化变为恒、化曲为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微元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该方法把物体分成无限多个小微元,从而使密度不均匀的液体转化为密度均匀液体,使问题变得简单易解.下面举例说明变密度液体浮力问题.  相似文献   

9.
“微元法”通俗地说就是把研究对象分为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取出有代表性的极小的一部分进行分析处理,再从局部到全体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的科学思维方法.“微元法”是高中物理涉及到的一种数学方法之一,渗透着微积分的思想,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微元思想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思想.所谓微元思想,是将研究对象或者物理过程分割成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先取出其中任意部分进行研究,再从局部到整体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的科学思维方法.本文从高中物理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入手,探讨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微元法是把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进行无限细分,从其中抽取某一微小单元进行讨论,从而找出被研究对象或被研究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高中物理中微元法是一种常用思想方法,如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瞬时感应电动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推导等.我认为微元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有效的处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非匀变速运动问题,这类问题用运动学知识很难解决.下面我就通过几个例题谈谈应用微元法来求解有关非匀变速问题.例1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球运动的速率随  相似文献   

12.
微元法是物理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通俗地说就是把研究对象分为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而后取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来进行分析处理,再从局部到全体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这个方法里充分地体现了积分的思想.此类问题近年来在物理竞赛和自主招生考试中多有涉及,如何恰当地选用微元法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下面通过几个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物理中,由于数学学习上的局限,对于高等数学中可以使用积分计算的一些问题,在高中很难解决.例如对于求变力做功或者对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某恒力所做功的计算;又如求做曲线运动的某质点运动的路程,这些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讲,成为一大难题.但是如果应用积分的思想,化整为零,化曲为直,采用"微元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微元法"通俗地说就是把研究对象分为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取出有代表  相似文献   

14.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它是将研究对象(物体或物理过程)进行无限细分,从其中抽取某一微小单元即“元过程”,进行讨论,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对这些“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微元法可以把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笔者在给物理竞赛学生讲解一道复合场中带电粒子运动的习题时,意外地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质疑.现将该问题及问题解决的过程呈现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各地高考,特别是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时有微元法题目出现,考生的得分率很低,因此掌握这种问题的解题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微元法呢?利用微分思想的分析方法称为微元法.它是将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进行无限细分(化变为恒、化曲为直、化整为零),从其中抽取某一微小单元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章益 《物理教师》2011,32(5):56-58
微元法是处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入手进行分析,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的方法.很多人把微元法归纳为把研究对象分解为无穷多个无限小份来解决问题,学生对这句话理解很困难,要掌握并熟练运用微元法,笔者认为仅这句话是不够的,还要再加上一句话:不同的无限小份又有所区别,注意不同小份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微元"使规律从不能用变为能用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的处理,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所谓极限思想,就是指在某个方向上或者某个范围,一个指标不断逼近某个预设特定值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预设的特定值可以是极小值,也可以是极大值.某个指标可能能够达到这个极值,抑或只能无限趋近它.极限思想是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微元法是先将整体无限分割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从而将非物理模型变成理想化模型,然后累加求和.  相似文献   

19.
<正>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种方法就是换元法.换元法在导数中有很好的运用,很多复杂的导数问题需要用到换元法.本文就换元法在导数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1通过换元把多变量问题转化为单变量问题有些导数问题含有多个变量,在构成函数时需要将多个变量合成一个变量,从而将多元函数(方程)转化为一元函数(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20.
余建刚 《物理教师》2006,27(5):63-66
1引言微元法,又称元素法,是指从整体中取某一特定的微小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的一种思维方法.微元法是物理学中研究连续变化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即把整个复杂、变化的物理过程分解为许多短暂的小过程或把研究对象整体分割成大量的微小的单元来考察,然后通过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