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的孩子还不到四周岁,却已经知道不少世界地理知识。亲戚朋友都觉得奇怪。其实我们只是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与众多向“填鸭师傅”学习的父母们有所不同,那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从地图上学知识。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很喜欢看地图,这大概是地图上的色块和线条吸引了他。后来大一点了,他开始纠缠我们解释地图上的那些东西是表示什么的,这时我就耐心地一一讲给他听  相似文献   

2.
一位学者为研究世界上的问题而伤透脑筋,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治理世界的办法。有一天,他7岁的儿子闯了进来并且说要助他一臂之力。学者对儿子的到来感到不耐烦,想把他支走,让他到外面去玩。看到儿子不肯走,他就想了个办法让儿子自己玩,这样就可以不影响他的工作了。他拿起一本杂志,从中撕下一张世界地图,用剪刀将地图剪碎,然后将这些碎纸片和一卷胶带交给儿子,说:“儿子,我现在给你一个剪碎的世界地图,你把它拼起来。这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看看你能不能把它治理好,你要独立完成。”他估计儿子要花几天功夫才能将地图拼起来,可是几…  相似文献   

3.
牵儿入学     
儿子长大了,在他睁着水灵灵的眼睛带着疑惑和不解问起小时候他怎样的时候。牵着儿子稚嫩的小手,我们共同走过岁月的季节。当他学会“要”与“不要”的选择,能用简单的言辞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时,孩子血肉的身躯  相似文献   

4.
儿子爱地图     
有一次,我带儿子到学校的办公室玩,一进办公室儿子就被挂在墙上花花绿绿的地图吸引住了,他不断地指着地图向我问这问那。我想,如果有张地图挂在家里,肯定会成为儿子知识的宝藏。于是我去书店买来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挂在儿子顺手能指、抬眼能看、开口能问的地方。果然,这两张地图成了儿子成长的伴侣。在地图上认字我先和儿子认地名。我问:“儿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哪里?”儿子抬手一指“大公鸡”说“:爸爸,在这里,你再问。”我又问“:北京市、山东省……”按照我的提问,儿子的小手指的很快,也很准确。然后儿子审我了,他用小眼睛瞟…  相似文献   

5.
自从有了儿子,我和丈夫比较注意对他的教育。孩子上学后我们努力为他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儿子面前,我和丈夫从来没有吵过一次嘴。因为我们知道和睦温馨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尽管如此,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我发现他有很多地方让我们不满意,因此多了很多指责。他也很生气,经常埋怨我们不理解他。母子之间、父子之间的冲突渐渐多了起来。无奈,我们只好想尽一切办法与儿子沟通,在实践中摸索适当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选文人生态度周日的早晨,一位老师苦苦思索第二天讲座的题目。小儿子不停地吵闹,搞得他心烦意乱。他随手翻开一本旧杂志,把印有世界地图的一页撕成碎片,然后对儿子说:“如果你能把地图拼成了,我就给你一块钱。”他以为这样能让儿子安静半天,没想到刚过几分钟,儿子就把地图拼好了。他惊讶地问:“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儿子回答:“这很容易,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就翻过来拼照片。如果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位老师眼前一亮,一下子找到了讲座的主题: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听了这个故事,我也眼前一亮。因为小孩子无意…  相似文献   

7.
一位牧师为了让他吵闹不休的小儿子老老实实地呆在客厅里,不打扰他看书,就顺手从书柜里取出一本旧杂志,撕下其中有一幅世界地图的一页。他把地图撕成小纸片,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够拼拢这些碎片,我奖给你5元钱。”牧师以为要拼拢这一幅地图会让儿子花去一个上午的时间。儿子高高兴兴地捧着一堆小纸片到自己的房间忙乎开了。然而,不到十分钟,儿子就敲开了牧师的房门:“爸爸,地图已经拼好了。”对着吃惊的父亲,孩子不无自豪地说:“这其实很简单,在那页杂志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拼到一…  相似文献   

8.
孩子有多强大,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又有多深刻,我们真的了解吗?每到换季的时候,儿子就爱感冒咳嗽。带着儿子一趟一趟地跑人满为患的医院,听着儿子一声接一声让人揪心的咳嗽,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个心力交瘁的噩梦。秋风起的时候,他又感冒咳嗽了。这次还好,没有发烧,坚持给他熬了一个  相似文献   

9.
两块拼图     
一天带着儿子逛街,恰好路过一家“一元超市”。儿子一下子被橱窗里挂着的各种小玩意儿吸引住了,对我说:“妈妈,我们进去转转好吗?”我欣然答应:“行!”我们一踏进超市的大门,儿子就直奔玩具柜去了。我也饶有兴趣地跟着儿子转悠起来。忽然,我发现玩具柜里有几块非常有趣的拼图,就赶快招呼儿子:“越越快来,这儿有拼图!”拼图一直是儿子非常喜爱的玩具,但儿子已厌烦了家里的几块旧的,前些天正缠着我给他买新的。儿子一听,忙跑了过来。我拿起一块图案是中国地图的拼图对儿子说:“看,这是我们中国的地图,就像一只大公鸡。妈妈给你买一个好不好?”…  相似文献   

10.
父亲:我从来不后悔自己当初回国的选择,但是对妻子、儿子心里的确感到很内疚。母亲:在美国这么多年,除了生活上的艰辛以外,精神上更累,因为不论做什么我都不想让别人瞧不起中国人。我很欣慰,儿子在美国这么多年,对中国的感情还是很深。在家里,我们只讲中文。他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儿子:我是中国人!在美国,别人觉得我是左派。有时我觉得自己还不如邻居家的孩子,他父母虽然离婚了,但最起码一周还能见他父亲一面,可我常常几个月见不到父亲的影子。一谈起孩子,林教授总免不了有些激动,“明年我儿子该上大学了,我们一家人头上的包袱总算快要…  相似文献   

11.
杨一鸣 《家教指南》2003,(10):11-13
父母权威不再 “儿子瞧不起我们太让我们伤心了!”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先生对儿子感到很无奈:“我们是一对比较开明的父母,从不无端干涉孩子。我们希望和孩子交朋友,但遗憾的是,他和同学有说有笑间总有意无意地认为我们什么也不懂。你想了解他,和他谈心,他敷衍你,说多了,他干脆回一句:“连上网都不会,你们没有我懂得多,还好意思教育我?”“以前我还能看看孩子的日记,现在孩子间流行‘伊妹儿’、ICQ、OICQ,我们一点儿也不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他曾试着没收孩子的鼠标、电线,可不知怎么,孩子总能变着法儿打开电脑上网,实在不…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学者为研究世界上的问题而伤透脑筋,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苦思索治理世界的办法。有一天,他7岁的儿子闯了进来并且说要助他一臂之力。学者对儿子的到来感到不耐烦,想把他支走,让他到外面去玩。看到儿子不肯走,他就想了个办法让儿子自己玩,这样就可以不影响他的工作了。他拿起一本杂志,从中撕下一张世界地图,用剪刀将地图剪碎,然后将这些碎纸片和一卷胶带交给儿  相似文献   

13.
10岁的儿子结交了新朋友马箫 ,两人玩得十分融洽。最近儿子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马箫真幸运 ,真自由 ,他什么时候想玩就玩 ,想看电视就看电视 ,他爸爸妈妈从不管他……”我对儿子说 :“也许马箫的爸爸妈妈允许他那样 ,但是在我们家可不行。”“你太专制了!”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窘境 :当孩子交上了一个大人不喜欢的朋友 ,一面是孩子的快乐 ,一面是出于你对他在道德、感情和生理上健康成长的关心。我该怎么办?当孩子小的时候 ,父母还可以掌控他们的世界。对于你不愿他们吃的食物、不愿去的地方、不愿听到的话 ,仅仅使他们与之隔离就可…  相似文献   

14.
李彩銮 《中华家教》2012,(Z1):38-39
不知不觉中,儿子悄悄长大了,他的目光不再长时间停留在我们身上,而是更多地投到同龄孩子身上,渴望得到小伙伴们的认可和友谊。从全身心依恋父母到渴望获得小伙伴持久的友谊,儿子迈出了独立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友情的甘甜给他的心灵洒下一片雨霖,但和朋友相处时产生的磕碰也不时困扰着他。这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给他面子吧     
有一天碰到一学生家长,他的孩子非常优秀,不仅成绩好,而且其他方面表现也很突出,自然我们的话题离不开孩子的教育问题,当我向他讨教经验时,他说“要给足孩子面子”。他举例说有一次他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他儿子和几个同学围着一个小商贩在讨价还价,平时他教育儿子不要到小贩那里买食品,所以儿子看见他时显得有点窘,而他却很轻松地走过去说,“儿子,钱够不够?不够,老爸再给你。”不买不买,回去吧。”他儿子催着其他同学快走。回到家里儿子对他说:爸,您够意思。”他乘机向儿子了解了情况,儿子侃侃而谈,他不时点评一翻,儿子点头称是,谈话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儿子5个月的时候,体胖筋弱。医生说他有严重的佝偻病,必须多沐浴新鲜空气。多经风,多晒太阳。为此,我们经常抱着孩子,哼着自己编的儿歌到室外、大道边,山坡上玩耍。那时儿子多病、发育迟缓、周岁左右才能站立。但由于我们经常让孩子与大自然接触,又时时与孩子讲话,使孩子心里发展健康,性格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刚满一岁的他,每逢外祖父下象棋,他就会呆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有一天居然要求大人与他下棋,而且下得颇有点意思。这件事使我们发现了儿子早期智力的火花。据此因势利导对他进行了智力开发。儿子在下象棋时并不识字,但他能从棋子的螺纹、花色中  相似文献   

17.
在我赴加拿大探亲的第二天,儿子担心我用老办法去对待他的儿子,就请我细心观察加拿大人怎样对待孩子。于是,我仔细体察了加拿大人如何对待孩子的事。我了解到,加拿大家庭乃至全社会皆以孩子为中心, 认为孩子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视孩子为重中之重,一切为了孩子。我从未发现与我们住同一公寓的左邻右舍以及社区中的加拿大人打骂过孩子,也没看到加拿大人有“训”“吼”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有了儿子后,我们的生活就增添了新的情趣。每天下班回来,我和妻子都沉浸在同儿子的交往中。我们同他戏耍,同他谈话,同他散步,同他做可能做的一切。在这种交往中,儿子对我们的依恋之情日深,我们对儿子也越来越亲呢,尤其是我的妻子,更是如此。因为我的妻子不在校内上班,下班时间又晚,到幼儿园接送孩子的任务差不多都是我的,相对来说,我同儿子的接触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9.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了。第天放学回来,我都爱和他聊聊幼儿的情况。儿子经常提及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名字。有一天,我问他:在幼儿园跟谁最要好?每天和谁一起玩?没想到,儿子颇有些沮丧地回答:“没人和我玩,我就自己一个人玩。”我听后吃了一惊,心里十分难过。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四年多了,我们始终盘算着怎样让孩子吃饱、吃好,怎样让孩子穿暖、穿好,怎样使他聪明伶俐……甚至在家里听到小孩儿的哭声,以为是儿子在不远处的幼儿园里受了委屈,于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冲下楼梯,奔向儿子的幼儿园……我们为他做了一切能做的事。但我们从未想到过,儿子幼小的心灵是否也会寂寞、孤独;儿子除了父母的护爱,是否更需要同龄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一位牧师为了让他吵闹不休的小儿子老老实实地呆在客厅里,以便腾出时间来看点书,就顺手从书柜里取出一本旧杂志,撕下其中的一幅世界地图,再把这幅地图撕成小纸片。之后,他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够拼拢这些碎片,我奖给你5元钱。”牧师以为要拼拢这一幅地图谈何容易,足足可以让儿子花去一个上午的时间。儿子不明就里,高高兴兴地捧着一堆小纸片到自己的房间里忙乎开了。然而,分钟,儿子就敲开了牧师的房门:“爸爸,地图已经拼好了。”望着吃惊的父亲,孩子不无自豪地说:“这其实很简单,在那页杂志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