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思考。”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过程是语言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固定。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过程和习得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以语言为对象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2.
季江勇 《现代语文》2008,(12):32-34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思考。”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过程是语言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固定。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过程和习得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以语言为对象的思维流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并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呢?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走过“分析——理解——运用”的弯路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本质回归,是为学生寻求的一条语文学习的最佳路径。问题之一:为什么要重视“实践”?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所以出生以后,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准确地把握“三维目标”,引领学生面对文本,通过扎扎实实地诵读和感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习得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防止表面化、形式化的偏差,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首先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始终贯穿一个“动”字。从“动”字入手,落实“学生主体”观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无论是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还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在语文教学双边活动中,要主动出击。关键时刻“动”起来!坚持“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语言习得,是语文教学的本义之所在,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是一种价值无量的返璞归真.注重语言习得,不是由某个人的主观愿望支配的,也不是哪个教学流派的独家专利,而是由语文教学本质决定的."这段话让我们明白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性,而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常规训练,应有机地渗透到语言习得之中,而不是凌驾其上,或是游离其外.忽视语言习得,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吸引到语言的海洋中,这是语文课堂最主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平衡活动法”是以交际性原则为理论基础,从学生所进行的课堂活动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在这些活动中达到一种平衡。“平衡活动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而这些活动有助于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教学计划应该在语言输入练习和交际输出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一、定好活动目标。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任何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没有一定的目标,必然会产生盲目性,很容易出现讲则散、练则杂、动则乱的局面。实施“平衡活动法”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制订出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要…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习得的特点看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江苏省盐城市一中黄厚江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养成语言运用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吕叔湘先生曾不只一次强调,“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可见充分认识语言习得的特点,对...  相似文献   

9.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旗帜鲜明地号召: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从过度发掘课文的人文内涵转向重视学生的语言习得,要从“教课文”到“教阅读”的方面上来.特级教师殷光黎老师曾提出:“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学习表达运用.”的确,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聚焦语言形式,学会表达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做到习得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首先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始终贯穿一个“动”字,从“动”字入手,落实“学生主体”观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无论是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还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在语文教学双边活动中,要主动出击,关键时刻“动”起来!坚持“动”起来!教师主导,要有“三动”。“一动”:坚持语文教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并以此为先导,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语文学习的得与失。1、不因人“废学”。比如有些学生不夯实基础,虽然多渠道地给予了帮助,但见效甚微,甚至停滞不前,而教师依旧不能放弃指导工作。2、不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的汉语文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的“习得”、“学得”规律,通过“学得”推进“习得”。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读教学的四个部分中有所侧重地“授之以渔”,使学生熟练掌握汉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含义是这样框定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或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合而言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靠其自身在不断地学习语言(文)实践活动中而习得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应是动态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动”即“活”,语文教学“活”了,才有生命力。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可随学生兴趣的变化而变化,随时事热点的改变而改变,随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有生活气息,变得“活”起来。而现在语文教学关键是受课本、陈旧的理论和传统模式的束缚,这些束缚如同无形的枷锁,使语文教师顾虑重重。语文教学要“动”起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让空间环境“动”起来所谓让空间环境“动”起来,也就是说不要将学生固定在一个环境中,要常常变换场所,使…  相似文献   

14.
“真实的阅读”是指让语言学习者在大量地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的语言活动。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看,真实的阅读不属于“语言学习”而属于“语言习得”。“真实的阅读”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5.
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听力训练与测试 ,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论而未决的问题 ,厦门市的听力训练与测试的实践 ,已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不懈的探索探索需要胆识和气魄。胆识和气魄是建立在对探索对象的深刻认识上。厦门市对“听力”训练与测试的认识是深刻的。一是“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 ,是最为复杂的心智活动 ,最能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的成熟和发展 ;二是“听”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中的首要能力 ,也是用得最为频繁的语文能力 (“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 45 % ,几乎与“说读写”的活动总量相等 )。语言的习得和语用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16.
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听力训练与测试 ,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论而未决的问题 ,厦门市的听力训练与测试的实践 ,已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不懈的探索探索需要胆识和气魄。胆识和气魄是建立在对探索对象的深刻认识上。厦门市对“听力”训练与测试的认识是深刻的。一是“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 ,是最为复杂的心智活动 ,最能促进人的思维和智力的成熟和发展 ;二是“听”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中的首要能力 ,也是用得最为频繁的语文能力 (“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 4 5 % ,几乎与“说读写”的活动总量相等 )。语言的习得和语用能…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的构成主要是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三方的互动组合,分享教学就是要实现三方的共赢共成,满足文本(作者)的表达欲望和信息输出,满足教师的教学主导和课堂组织,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对话欲望。文本(作者)找到了知音,实现了自身价值;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掌握了教学参与的主导权;学生受到了尊重,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三方之间从意会到言传的互动是分享教学的课堂组织元素。分享教学的理论源头主要有三。中国传统诗文学习的涵泳会意理论。古人讲“涵泳”指的是自我阅读体验,个性参悟品味,强调本我的意会和心法。语文的学习不是外在的求取,而是内在的发现和体会,如果能将这一学习理论结合当今社会化、集体化的学习环境,在个体涵泳会意的基础上,引入分享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将集体智慧和集体经验融入“自有所见”中,那将大大促进每一个体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母语习得理论。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实用而运用这种语言,而“学得”,是有意识的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一般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童年时期主要是通过家庭(特别是母亲“)习得”母语,而到一定年龄才具备“学得...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阅读担负着从学习语言到应用语言的过渡。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言语表达的方法,让阅读教学为儿童的言语习得而服务,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本文从如何习得言语内容和习得言语形式两个层次,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应改变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习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主要担当着一个语文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感培养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语文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变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要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语文教师必须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树立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