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简单语文,成为于永正等语文教学名家极力宣讲的主题。其实,数学一样需要简简单单地教,回归常态。数学教学应删繁就简,做到简明、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毅 《西藏教育》2011,(11):16-17
于漪认为:"学语言不只是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更应关注人。要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爱生命存在的价值,对青少年进行"生命与爱"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语文课程审美教育本体论的理论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思想为补充的诗教课程审美教育 二是近百年来语文审美教育的曲折发展 三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探索。纵观这三个阶段语文审美教育的发展,可以认为,语文课程审美教育本体论探究经历了关注主体生命(文质彬彬的君子,无为而无不为)——成就"理""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科学理性——重视主体生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计琳 《上海教育》2011,(2):10-11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为师——"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蔓延,有些语文教师和学生就会对当下传统式的语文教学产生质疑:语文是否可以不教?在笔者看来网络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多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教育问题,所以语文不可不教。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语文教师应该秉承"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落实具体的教学实施方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这需要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实"字当头。  相似文献   

7.
每个教师都应有教学主张,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这个主张是根据生命发展需要、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研究的启迪、语文价值的寻觅而建构的。我们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重要方法。这基于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为此,建构自己的操作模式: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莉 《学语文》2014,(6):6-7
一、大语文教育与语文课程性质所谓"大语文"教育是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高职"大语文"教育实践是指由承担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基于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规格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教育",就是用教、学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寓语文教学于语文教育之中,最终通过师生的教与学,语文素养得到全面、高效的提升与发展。"正语文教育"一直以"求正、扶正、匡正,正向、正行、正果"为追求目标,努力改变歪、倒、侧、斜、偏、假、非、泛等语文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育关系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文化熏陶人,以文化养人,以文化培育人"的文化教育内涵是知识、思维、方法、原与精神的凝聚。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语教育密不可分,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通过授业传授知识,教给方法;通过解惑以活跃思想,发展思维;通传道以认识原则,升华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引导健康个性,形成爱国情怀,奠定民族文化基础,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老育关系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文化熏陶人,以文化养日人,以文化培育人”的文化教育内涵是知识、思维、方法、原贝与精神的凝聚。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语为教育密不可分,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通过授业艺传授知识,教给方法;通过解惑以活跃思想,发展思维;通走传道以认识原则,升华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引导健康个性,形成爱国情怀,奠定民族文化基础,语文教甍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生命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生命课堂"内涵、特征出发,提出大学体育武术"生命课堂"理念、大学武术实施"生命课堂"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大学武术课堂教学,探讨了实现大学武术"生命课堂"实践主要包括:设计多维培养目标实现生命的完整性;大学武术课堂教学情景生活化;体验武术课堂生命交往过程;设计促进生命发展的武术教学评价。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普及武术运动、提高武术教育质量与师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命美学与语文教育有着深厚的学科因缘,美的本质与语文教育情投意合,二者的融合可能亦可为;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引导生命向善、求真、审美,语文教育的本原是人性与生活;文学审美是必然也是必需;生命课堂追求审智也追求审美.“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生命美学观照下的语文教育,以审美眼光认识生命,从生命出发理解美.  相似文献   

14.
张雄 《现代语文》2014,(2):94-95
一、语文教育生命价值的实质 (一)从静态语文文本阐述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 语文以独特的人文弹性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包容了多元化的思想意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发展历程。语文中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无不自然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气和精神意蕴。语文与生命的循环、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语文教育体现了生命的体验和创造,展现了生命的超越和对生命超越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此,"大语文教育"创新学习以课堂创新学习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沿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寓"基本素质+个性素质"于创新学习课型之中,从而使用语文教学步入素质教育的"高效率→合理负担→高质量"的良性循环佳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应以“生命人”为起点,也应以“生命人”为归宿。语文教育不仅“教生命”,而且要通过“有生命地教”来“教生命”。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源,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激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沈佩 《考试周刊》2011,(15):29-30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而且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简单语文,成为于永正等语文教学名家极力宣讲的主题。其实,数学一样需要简简单单地教,回归常态。数学教学应删繁就简,做到简明、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陈红梅 《广西教育》2012,(34):16-17
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课堂观察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促进发展"。这种发展是真正促进语文"教"与"学"的发展;是促进语文课堂方式、内容、理念的教学发展;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深入化、科研化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