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前读到一则故事,一位基督徒问牧师:“在祷告的时候可不可以吸烟?”牧师干脆地说:“不可以!”基督徒又问:“那么在吸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祷告?”“当然可以!”牧师赞赏地说。显然,基督徒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可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回答。之所以这样。仅仅是因为换了一个提问的方式而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陈丽 《辽宁教育》2015,(2):95-96
这是一段简单的对话:一个基督教徒问牧师:"在做祷告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干脆地说:"不可以!"基督徒又问:"那在吸烟时可不可以做祷告?"牧师赞赏地说:"当然可以!"这是一个简短的故事:曾经有个花园,花园里的花非常美丽,很多游客都慕名前来观赏。但游客中总是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甚至有好多花骨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被摘了下来,让人心痛不已。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写了许多诸如"摘花可耻""禁止摘花""摘花一支,罚款十元"等牌子,但是,人们似乎对这些牌子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3.
听过这样一则趣闻:有两个基督教徒向牧师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祈祷时能否吸烟。A问:“在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断然拒绝。B则问:“在吸烟时可不可以祈祷?”牧师十分肯定地说:“当  相似文献   

4.
百花园     
换种说法,收获惊喜无意间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基督教徒向牧师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A问“:在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断然拒绝。B则问“:在吸烟时可不可以祈祷?”牧师十分肯定地说“:当然可以!”同一问题,由于换了一种说法,效果就迥然不同。我想,教育也不例外。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仅仅是换种。种迫”为“轻松”,变“批评”为“表扬”,让你惊喜不断。有一次,班上失窃,全班哗然!我思忖再三,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我想,这位同学一定是看到自己非常喜爱的东西,可手头上的钱又不够买,想跟别人借,又担心被拒绝,所以他才…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     
有位教徒在祈祷时烟瘾来了,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神父不高兴地回答:“绝对不可以。祈祷的时候怎么可以吸烟呢?!那就意味着对耶稣不尊重。”另一位教徒在祈祷的时候,烟瘾也来了,也想吸烟。他问神父,在吸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高兴地回答:“在吸烟的时候都不忘祈祷,说明你在休闲的时候也不忘神的恩典,当然可以。”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幽默的故事:一个牧师的烟瘾非常大.有一次,他问他的上司:"祈祷的时候能不能抽烟?"上司回答:"绝对不行!"后来,他又换了一种问法:"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呢?"结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由此可见,问法不同,有时  相似文献   

7.
有一则幽默故事:一个牧师的烟瘾很大,有一次他问上司,祈祷的时候能不能抽烟?上司回答说不行;后来他换了一个问法,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结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可见问法不同,答案就会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8.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短文《静心与抽烟》中写道:两个有烟瘾的人打坐,静心时,想抽烟,于是先后向师傅请示。甲说:"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心?"师傅说"当然可以";乙问:"静心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师傅很生气。想法一样,问法不同,结果截然不同,是因为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技能。不同的提问对应于不同的思维水  相似文献   

9.
表达的技巧     
同样的意思,因表达的方式不同,效果会迥异。 有个烟鬼,正在教堂里祷告的时候,突然,他的烟瘾发作了,他只好问神父说:"我可以在祷告的时候抽烟吗?"神父一听说:"绝对不行!"那个烟鬼想了想又说:"那么我可以在抽烟的时候祷告吗?"神父一听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其实,两句话在内容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结果,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表达效果。烟鬼的机智就在于通过巧妙改变表达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故事] 一位一生行善无数的基督徒,临终前对天使说:"我从来没见过天堂与地狱是什么样子.您可不可以带我到这两个地方参观参观?"天使同意了.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基督教徒在教主的监督下作祷告。有两个教徒烟瘾发了想抽烟。一个说: “教主,作祷告时能抽烟吗?”教主严厉地说: “不行,这是对真主的极大不敬!”他只好忍住烟瘾而祷告。另一个过了一会儿说: “教主,抽烟的时候能作祷告吗?”教主谦和地说: “完全可以,这是对真主的极大尊敬!”另一个开始抽烟。  相似文献   

12.
表达的艺术     
你相信吗?同样的意思,表达方式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有个烟鬼,正在教堂里祷告,突然,他的烟瘾发作了,他只好问神父:“我可以在祷告的时候抽烟吗?”神父一听,说:“绝对不行!”那个烟鬼想了想又说:“那么我可以在抽烟的时候祷告吗?”神父一听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其实,两句话在内容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为表达的方式不同,结果,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果。烟鬼的机智就在于巧妙地改变了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有个烟鬼走进教堂,烟瘾突发难以抗拒,就问了神父一句:“我可以在祷告时抽烟吗?”神父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不行。”于是烟鬼想了想,又问:“那么,我可以在抽烟时祷告吗?”神父回答:“当然可以。”请注意这个故事。“抽烟时祷告”与“祷告时抽烟”其实一模一样,只因烟鬼换了一下表达的方式,就一举打动了威严的神父。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皇上做了个梦,梦见满嘴的下牙突然掉光了,上牙却安然无恙,于是就让贴身的大臣为他解梦。大臣想了想回答:“此梦不妙,说明您的家人将比您早逝。”皇上听了大怒,把大臣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问阿凡提:“你说呢?”…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信徒一脸愁苦地对牧师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善良的话,就容易被别人欺骗;但如果你不善良的话,又将会被上帝遗弃。反正都没有好下场!"牧师笑问:"如果你不  相似文献   

15.
艾米,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每周末的十点钟,她都会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准时出现在教会里.她的声音柔美,是教会合唱团里的领唱.她多年前中风,行走不便,不能开车,来教会接送的任务便由牧师担当了. 我第一次和她深度接触,是牧师带着几个留学生还有教会里的朋友,去芝加哥市区的圣诞嘉年华广场游玩.那天天气很冷,我们在市中心的火车站里遇到了等待她的阿曼达,那是艾米的第三个孩子,正值15岁. 阿曼达清秀的面子孔,犹如艾米.午餐的时候,她对艾米说:"我要结婚了." 艾米,一脸的僵硬:"想清楚了?"  相似文献   

16.
职场四步走     
第一步:加法 成功女士杨澜曾说过:"在我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持人,我就要求导演: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写了台词,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就问主任: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就想:我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日?负责了几个节目后,就想能不能办个频道?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她之所以成功与她抱有这种职场"加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张玉庭 《初中生》2002,(28):22-23
有个烟鬼走进教堂,烟瘾突发且难以抗拒,就悄悄问神父:“我可以在祷告时抽烟吗?”神父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烟鬼想了想,又问了一句:“那么,我可以在抽烟时祷告吗?”神父回答:“当然可以!”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剧本     
我终于决定说出来。我知道,我说出来的时候就是我放弃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问:“我们还是好朋友吧?”“是!”“好到什么程度?”“穿一条裤子!”“死去吧你!严肃点。我问你答。”“OK!”“以后我还可不可以常找你陪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19.
一、顺水推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学生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或需求 ,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学情”的教学价值 ,顺着他们的思路 ,顺水推舟 ,让他们自由发挥 ,有时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 ,学生非常踊跃。一位被选中演黄牛伯伯的学生天真地问老师 :“我可不可以去吃草?”老师亲切地回答说 :“可以 ,你就去吃吧。”学生就乐滋滋地去“吃草”了。他的生动表演 ,赢得了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在接下来的一组表演中 ,一位学生问老师 :“表演的时候 ,可不可以不照…  相似文献   

20.
智 慧 牧师掀开新娘的面纱看了一 声“sorry”!不料先生却说:“你踩 眼,边将手伸进了自己的衣袋里, 了我的脚怎么还说我搔扰你呢!” 音乐课上,同桌霍地站了起 边说:“看来,还得找您 50 美分。” 来说:“老师,可不可以出去一 实话实说 下?”老师问:“出去有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