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光辉业绩的评价,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在新的教育征程中,我们不但需要苏氏的精神引领,而且渴望得到他的实践智慧。为此,我们需要超越世所公认的评价,破译苏氏鲜为人知的成功秘诀。我们研究发现,“听、说、读、写”是苏氏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写”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问题意识”则是专业成长的原点。  相似文献   

2.
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是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中评估成长环境、找准发展定位、思考发展方向所作出的一种具体行动。我们教研组根据本园教师的实际,开启了两度跟进式主题教研活动以帮助教师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分别是:跨出第一步——从基本来写,走向第二步——有改进地写。一路走过,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外部与内部因素影响,而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纯业务性团体,相互之间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写教后感、教学日志等方式,促进其专业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4.
周珏 《幼儿教育》2012,(Z1):64-65
怎样的教育评价更关注教师的心理需求,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我们了解到教师对于教育评价的一些真实的想法和诉求。如,他们需要评后指导,有利提升;需要成长平台,展现优势;需要评促并举,巩固强势。为此,我们重新审视教育评价,更看重教师对教育评价的接受程度,更看重教育评价对教师自身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转变评价方式,把教育评价的核心定义为"快乐自主"。下面笔者结合三个案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更需要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核习要素就是进行反思性教学.而进行反思性教学,最实在的方法是写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6.
成长是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关键要看教师的成长水平、整体素质。近年,我们始终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不断强化管理,改造境,努力写好教师成长的“五线谱”。一、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一个魂“教育首在立人,立人而后凡事举。”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是本质得以彰显的动因。教师作为一种特职业同样具有普通人的基本需要和愿。人只有在受到人格尊重,为人信任,在个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精神状态下生与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潜能。据此,我们遵循“需要满足新需”的人生历程规律…  相似文献   

7.
初中青年数学教师应该借助于外力和内力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出于内力的主动成长,可以借助"教科研+"的主要阵地,尝试从写教学设计、写案例叙事、写预设生成、写解题体会、写听课感悟(五大策略)等几个角度进行专业写作,从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不断提速.  相似文献   

8.
周建国  竺辉 《吉林教育》2005,(12):30-32
教历日志是教师专业生涯中记录的各种教学日记的总和。教师在写教学日记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对话和实践活动的反思,将个人的教育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与发展。在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下,我们提倡教师写审思类和完整类的教学日记。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不仅需要一个认认真真的学习过程,更需要一番踏踏实实的探索实践。教师若能在搞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实践“一百六十二”:即在每五年内能圆满完成听一百多节课、上十几节公开课、读十几本书、写十几篇文章、写十几个案例、编十几份试卷、转变十几个后进生、带好一个班、搞好一个课题.就已经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成长是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关键要看教师的成长水平、整体素质.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不断强化管理,改造环境,努力写好教师成长的"五线谱".  相似文献   

11.
特殊学校教师对知识技能重要性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规划和学科设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特殊学校教师对知识技能重要性态度的调查 ,了解到哪些知识技能是他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和最需要的 ,并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学科设置及师资培养和培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翻译家和古文大家林纾,正式职业就是教师,但其长达50多年的教学生涯却极少有人关注.为了从新的一个角度对林纾有一个再认识,文章在广泛搜集材料基础上,阐述了林纾救国兴学的教育理念、不拘一格严谨务实的教学活动及平凡执著的教书生涯.林纾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对当时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乃至全国的教育教学,都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即使对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将有很大的补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基本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具有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积累知识、传承文明的价值等。在教育的诸价值中,人文生态价值应视为最基本的核心价值,它决定并影响着其他价值的发挥。这样的观点我们把它称为教育人文生态价值观。基于此,我们在追求教育的诸多价值时,应以追求人文生态价值为主;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时,应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为主;在实施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时,应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将素质教育贯穿、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以更好、更全面地发挥教育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4.
通识课程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但近年来的实践并未改变通识课程"不通"的现状,其症结在于以专业教育为本,通识课程只起点缀、装饰作用。事实上,大学培养的首先是本科生,是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然后才是专业人才。以人和公民的发展为目标的本科生教育是由通识课程支撑的通识教育来完成的;进而再以"通识"的素养去判断、选择、追求自己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培训已成为校本研训的有力支撑,为教师的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目前在教师网络课程培训领域,缺乏一种动态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幸福感群体缺失的制度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幸福感体现着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是构成教师职业动力、职业道德和教育伦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体现为教师不仅满足于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成就感、遵守一定的教育伦理规范,而且对教育伦理具有深切的认同感,将教育伦理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去恪守。基于教师教育终身发展的视角探讨了普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制度成因,并反思重建尊重教师个性和教师终身发展的内生性教师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7.
鼓励普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是目前国内外教师发展的主题,通过一个教师第一次开展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记录,详细报道了此教师如何通过同事间私下聊天这种交流方式消除职业孤独、增强反省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成为善于合作的自信积极的人。通过系统对比分析专业研究者和普通教师研究者的科研条件和目标的区别,提出教师研究、教师发展的运动必须尽快树立教师友善的研究评估标准,以确保科研不会变成教师肩上的新负担、真正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蕴涵的学前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儿童和儿童教育。他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教师职业信念、以教育爱为核心的职业素养、进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教育生活方式以及基于儿童生活的教育观等诸多方面,对当前中国的幼儿师范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儿童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need for workers in the U.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to continually update their 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ies is critical to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country's nuclear power facilities. To improve their skill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many professionals in the nuclear power industry participate in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P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articipation in CPE using the Participation Reasons Scale (Grotel‐ueschen, 1985), a 30‐item self‐report instrument that measures five dimensions or reas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ank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participating in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dentity and Commitment ranked as the least important reason for participating. All reasons for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higher) than corresponding compulsory reas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C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