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典型人物报道不要间断1月5日,湖北日报在一版的位置突出报道现已担任武昌区副区长的吴天祥公仆本色不改。报道说,位于武泰闸集贸市场附近的一栋楼房,因下水道堵塞,6层住家的厕所长期无法使用。吴天祥得知后,带领区环卫、市容几十名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指挥疏通。当...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典型人物报道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曾经的辉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20世纪60-90年代推出的很多典型,如黄继光、张海迪、孔繁森等,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20世纪末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即典型人物报道步入了尴尬的境地:数量逐步萎缩,作用逐步弱化,公众对典型人物报道多持怀疑心理,典型人物报道逐步从人们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究其原因.与我们的典型人物报道中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固定的报道模式和新闻工作者以偏概全的主观倾向等不无关系。很多典型人物报道片面夸大、拨高典型人物,将其“神化”,出现了面目雷同、虚假、与读者不贴近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先进人物的报道,形成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这是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曾孕育出一个“平民英雄”谱系,李素丽、徐虎、许振超、王顺友、周国知、郑琦……从这些普通人身上,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信念、一种坚守、一种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4.
王俊玮 《当代传播》2006,(6):101-102
“小”和“大”,似乎是对立的,但是温州宣传系统却在“小”和“大”中看到了辩证法,从“小”人物中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5.
姜可雨 《新闻前哨》2006,(10):25-26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递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是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大会》评委对王顺友的一段评语。  相似文献   

6.
典型人物的报道,是我们新闻报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典型人物层出不穷。然而我们当前的一些人物报道,在真实性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报道用任意拔高的手法,无限美化;有些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还有的一叶障目,按需割材,有意截留信息,片面突出典型人物的某些方面,可信度和传播效果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2):18-20
可敬、可信、可学,常常作为衡量典型人物报道是否成功的尺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敬,是典型人物的闪光点;可信,是典型报道的立足点;可学,是典型宣传的落脚点。三者兼备,典型人物报道便具备了一定的感召力。而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则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力之所在。如何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感召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确保典型报道的真实性,力求典型宣传的贴近性。找准典型人物的先进性实践证明,凡是能够叫得响、立得住、产生巨大社会效应的典型人物,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等,无…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真心诚意为残疾人办实事。2005年2月,王延勤病故后,大批残疾人自发赶来送别,场面十分感人。此时,宁波各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王延勤先进事迹的报道。中国宁波网在这一报道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特色,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评论、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成为了网络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
“这是王顺友无数山歌中的一首,邮路成为他心中一道神圣的使命。既然他深爱着自己大山连大山的故乡,既然他牵挂着山里的乡亲们,既然他崇敬着像太阳一般照耀着大山的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既然他生在中国邮政史上马班邮路的‘绝唱’之年,那就上路吧!一个心怀使命的人,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多年在基层一线采访的记者,笔者经常会接受对一些基层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任务。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火热的生活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基层,各路俊彦英才脱颖而出,各种先进事迹感人至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新闻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就植根于现实生活沃土中。有的看似极其平凡,却坚守了几十年;有的就生活在社区平民中间,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10日,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莎吉木汗·英明因公殉职。国家人事部、计生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追授莎吉木汗·莫明为“模范公务员”和“革命烈士”,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关于在全区开展向莎吉木开·莫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入我参加了自治区计生委组织的莎吉木汗事迹报道组,采写的报道荣获“全国人口专业报好新闻二等奖”。通过这次典型报道,我体会到:一、宣传典型,要深入调查,抓住最动人。。弦的鲜活事实。采写重大的典型人物,记者不能满足于已有的上报材料,而要像蜜蜂辛勤采蜜一样,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变革的现实社会是一个广阔的海洋,生活像波云诡谲,色彩斑斓。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也都是多要素的总和。一个典型人物可能同时具备多方面的特征,显示多种典型意义,我们不能只强调、判定某一方面,排斥另一方面。我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都有许多新人、新事、新风貌、新经验涌现出来,需要新闻工作者用多种价值标准去观察事物,发现和报道典型。 笔者在多年实践中,深感搞好典型人物报道,要特别注意三忌。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座谈会上,有位老新闻工作者谈到人物报道中模式化、脸谱化的问题时,颇为感慨。俗话说,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即使是孪生兄弟,相貌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至于人的思想、性格,由于身世、经历、职业、教养不同,更是千差万别。但在我们一些人物报道中,千姿百态的人,却一个个成了相同的模型。比如:一写“大干”的模范,就是不吃饭、不睡觉,轻伤不下现场,带病坚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牟凡  沈祥辉 《新闻前哨》2012,(10):74-75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的新闻工作的生命、灵魂和根本任务。恩施日报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宣传和树立重大先进典型作为唱晌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守好主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近些年,恩施日报先后推出了草鞋书记刘银昌、为民模范周国知、信义艄公万其珍、“愚公支书”王光国、忠诚军魂张瑜、为民书记李长寿、捐髓好男儿田强、拐杖教师谭定才、独臂护林员向德友、吉祖清,离休老干部施星灿等一大批在全国深有影响的先进典型,为推进和谐恩施、小康恩施建设,争建全国先进自治州做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7.
时代需要典型,时代造就典型。 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是党报一项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的变化,典型人物宣传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让典型人物更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8.
宣传报道好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标杆和旗帜,是党报的传统优势和神圣职责。那么如何让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具有可信、可亲、可读的舆论引导力呢?巴音郭楞日报社大力开展"走转改"活动,注重挖掘典型人物,选派骨干记者采写,先后推出了"红色收藏家"陈伯寿、"最美援疆女医生"余文丽、"梨城播绿人"王成帮、"义务广播员"马建林、"娃娃村官"牙生·吐尔逊、"仗义民工"陈家兵、"爱民警察"张海  相似文献   

19.
典型报道,是党报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报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我国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的重要形式,在营造氛围、弘扬社会正气、引导观念更新、高扬时代主旋律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的典型报道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那么,新时期如何做好人物典型报道,适应广大读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需求呢?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20.
典型人物形象的出现,经过媒体的创新报道,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是典型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闻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现在我们费心费力做出的很多典型人物报道,有些却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生动性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