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选取廊坊师范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选用罗特的《人际信任量表(ITS)》、《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总体偏高,人际信任无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差异;人际信任与怀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合理化挫折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自责、退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内容,但其对象的虚拟性和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一系列的挑战。通过探讨大学生虚拟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信任、情感平衡的影响,以期能全面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发现:(1)在人际信任度上,女生在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普遍高于男生;(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逐渐升高;(3)大一学生情感平衡得分最高,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4)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问卷调查法对414名大学生进行了人际信任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普遍信任因子及人际信任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特殊信任因子方面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吉安亚 《考试周刊》2014,(74):165-166
作者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水平的现状及关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具体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41名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孤独感进行调查,得知: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水平低于理论值,不同年级存在差异;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处于中等孤独水平,不同年级存在差异;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少;被试的人际信任度越低,孤独感越强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大学生为对象,对人际信任问题作了多角度的考察,分析了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低于中学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特别表现在对社会角色和现象的信任上。理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高于文科大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没有性别差异。人际信任与人格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并能反映出一定的人格类型和个人的专业成就性。个人的人际信任度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3)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当今高中生安全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和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对33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安全感方面,高中生处于中等水平;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②在人际信任方面,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偏低,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各年级学生不同.③高中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呈显著相关.结论:①在安全感方面,高中生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生安全感水平受到性别、文理科等因素的影响.②在人际信任方面,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偏低;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受到性别、文理科和年级等因素的影响.③高中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呈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和SCL-90对100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女生信任他人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信任我方面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生,在信任我得分上文、理工科大学生差异极显著,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生;(3)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4)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考察了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独生/非独生、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年级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总分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在普遍信任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家庭所在地、独生/非独生、性别、年级大学生在特殊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人际信任受内部因素(性别)、外部因素(家庭、学校)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3)人际信任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安徽师范大学160名大学本科学生进行测查,用以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性别与出生地对于人际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是否为独生子和年级对于人际信任的影响显著;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密切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和主观支持均能预测大学生人际信任,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相关研究的探讨,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水平及二者的关系。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以文献法等方法,对150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支持量表上,大学生性别与年级对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显著,生源地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对社会支持的水平影响并不显著;在人际信任量表上,大学生性别与生源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年级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显著;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信任问卷》对658名体育院系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信任的专业类别、年级特征和性别特征。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感情信任、道德信任维度,性别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在人际信任、法制信任、系统信任、信任总分方面,专业的主效应较为显著,并且存在专业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源地、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的影响不显著;(2)性别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3)年级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4)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密切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普遍信任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能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许慧燕 《文教资料》2010,(20):222-223
本文旨在对人际信任量表ITS进行翻译修订,形成适合测量国内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信任度的问卷,提出其应用参考价值,以有利于该领域的研究,通过将翻译后的人际信任量表在130名大学生当中进行试测,确定正式版本后,以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广东在校大学生600名,采用人际信任量表的翻译修订版进行施测,考察中文版ITS的信、效度。结果发现,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可分为社会信任和行为与承诺信任两个维度,总量表及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68,0.64,0.65,均符合测量学要求,得出结论:修订后的人际信任ITS问卷信、效度指标基本符合测量学要求,可用于大学生人及信任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方法:设置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6周的"心理素质养成与训练"团体心理辅导.采用ITS人际信任量表在实验前、实验后与实验后三个月对被试的人际信任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宁夏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得分较高;宁夏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总分及各分因子上都不存在性别差异;宁夏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不存在年级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具有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使用问卷调查法对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人际信任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市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生源地和不同性别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听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寻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151名学生和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人际敏感和对他信任有很高的负相关;听障与否对人际敏感没有影响;专业对人际敏感有影响;男、女生在感情伤害和公共场合吃东西的感受上存在差异;聋人工学院的二年级学生人际敏感的受损程度明显小于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区域被试影响人际信任的相关因素,采用由Rempel和Holmes(1986)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TrustScale),对来自甘肃和内蒙古的265名被试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均值略高于常模;性别与可依靠性、人际信任总分达到显著性水平;城乡被试在人际信任各因子以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省区因素在人际信任各因子和人际信任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并且甘肃省被试人际信任度明显高于内蒙古被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南昌市600名大学生,结果表明:性别与年龄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人际信任的程度和性格的内外向是交往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否是独生子女和学习什么专业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并没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