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过程。它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合作学习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对于改善课堂内学生的心理素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此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并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在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为此,我们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是:  相似文献   

3.
所谓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众多差异的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学习是先进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并且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仅流于形式,这种合作学习将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下面就怎样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周益明 《现代语文》2006,(11):58-59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动,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大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那么.在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6.
徐骏 《中国教师》2007,(1):39-4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改善课堂心理气氛,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尽可能减少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进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同行切磋。一、定位要“准”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是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面向有个性差异的全体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巧妙地运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和实践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众多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小组合作学习是理想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管理,笔者有以下几点思  相似文献   

10.
睢瑞星 《学苑教育》2012,(18):76-76
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大班教学中一个教师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实现小组之间的共同提高和学生个性化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的显特征和核心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弊端,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通过合作交流,能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5.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之一。它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因素之间的互动,形成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和创新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6.
周芬翠 《农村教育》2007,(10):57-57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从而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那么我们要如何开展学生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从而推动每个学生的进步。那么我们要如何开展学生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18.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费厚兵 《考试周刊》2012,(70):145-145
王坦在《合作学习论》中指出:“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老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从而实现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的目的。《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真正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交流议论及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小组成员要在互动的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