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洪波先生所著《中国书院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书院历史的学术专著。邓书通过大量唐代地方志和诗文,对书院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作了全新的解释,将唐代书院的面貌呈现出来。但是,引用地方志和诗文论证唐代书院起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可以看出唐代书院与后世书院的性质是决然不同的,因而书院的起源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洪珺 《学语文》2011,(6):7-8
书院是中国古代非常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衰亡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书院对中国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书院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自学。本文尝试借鉴书院教学方法。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找出一些培养学生自学思考能力的好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书院起源于唐代,其起源路径主要有官、私两途.唐代丰城罗山书院是一个具有道教色彩的民间纪念性质的祠观,聚书授徒等教育性质并不明显.罗山书院在丰富书院起源路径、表征唐代书院的不同历史形态、体现唐代书院的文化特质、拓展书院研究对象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始于唐。书院不是国家规定的一种教育制度,而是民间人士自发创造的学校教育模式,书院的名称也因此极不固定,"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存在着互用、通用的情况。徐梓先生在《元代书院研究》中认为唐代的东佳书堂已有书院之实,但尚无书院之名,从而否定了作为教学机构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从"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名称的互用、通用来看,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5.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书院,即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书院是否出现于唐代?唐代的集贤书院是否具有教学职能?清代学者袁枚《随园随笔》卷14说:“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从此以后,至今所有有关书院的书院史和高教史论著皆  相似文献   

6.
书院的教学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延续发展于元代,于明清时期达到普及,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财富。它的教学特色,如学规、讲会制度、自学制度,对当代大学的发展都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历代书院发展史的考察特别是河西书院发展史料的整理认为,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各州、府顺应潮流,设立了雍凉书院、甘泉书院、酒泉书院等书院,这些书院虽然历经战火,数次重修,有的已经没有遗迹,但其在河西乃至甘肃教育史上贡献是值得研究和肯定的,其中某些规章制度、筹资方式对当代教育发展仍然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里志》中唐代长安妓女的属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其应是官妓的一种,还有的学者则主张应该归为民妓。《北里志》中的娼妓属性为何,其是否具有商业化性质,对研究唐代的娼妓有很重要的意义。作者将从唐代娼妓的属性、唐代教坊制度的演变及孙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北里志》的具体内容出发,分三个方面对《北里志》中娼妓的属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敦煌出土的唐五代"杂字"是为适应当时社会需要、而在民间流行的一类非正式识字课本。从唐代一直到明清,皆有其踪迹。唐五代"杂字"既区别于明清杂字,又不同于《千字文》、《开蒙要训》等同时代的识字课本。杂字不仅是儿童和成年人识字的教材,也是学习和查考时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对建国五十年的唐五代别集的献整理与研究概观进行了述评。认为从总体上来讲,学术界对唐五代别集的整理研究成绩是显的,对促进唐代学研究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     
书院之名起于唐,一是官方修书的机构,二是私人讲学的场所,三是虽有“书院”之名,但对其内容与性质尚无法判断之书院。吴洪成、刘园园两位先生的《唐代河北书院考论》认为张说书院、西豁书院、棠荫书院是唐代书院,为我国的书院研究增添了色彩,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院教育产生在唐代,兴盛于宋元明清,在我国教育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过重要作用。今天我们研究书院教育,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吸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的书院     
明清时期,书院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机构。明朝景泰年间,大理府浪穹(今洱源)县建起了龙华书院。从此,云南书院开始了它为期约450年的历史。我省书院大多数为官办。据粗略统计,明代官办书院占76.7%。清代一些名为民办的书院,也大都名不副实,其经费、员额、负责人(称为山长)的任免都由官府一手把持。甚至学生的试卷、津  相似文献   

14.
书院兴起于唐代。其时书院分官办与民办两种,都有一套严格的教学、行政管理组织,主持人称山长、山主或洞正、洞堂等。教学人员称副山长、助教、书佛等。书院经济独立,有学田作为经费来源,供学生膳食。并有由私人捐赠或国家颁发的图书供教学之用。 宋代时书院发展到鼎盛阶段,这与当时太学所暴露出的各种腐败弊端有关,对此朱熹曾指出,“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尝得  相似文献   

15.
一、宋元时代的书院 “书院”这一名称起源于唐代。开元初年(713年)唐玄宗置丽正殿书院,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书院。但这时的书院只是官方用来藏书和校书的地方,而不是读书和讲学的场所。直到唐末、五代时,书院才作为正式的教育机构出现在中国的教育史上。  相似文献   

16.
书院有广义的文化书院和狭义的教育书院之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唐代民闻私学出现了聚书授徒以应科举等新的特征,标志着新的教育组织机构——书院的兴起。以此出发,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是更加贴近事实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发现材料,本文对黄宗羲研究中的两个难题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作者认为,《明史案》即《明三史钞》,是一部编年体明史长编成在于晚年。他和姚江书院的交往不止一次。从他和姚江书院派的交往态度来看,黄氏是个派系观念很深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一种复杂的文化教育组织,从其发展的历史形态与作用来看,教学功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表征之一。因此,可以把书院分为广义的文化书院和狭义的教育书院。唐代民间私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育中介、教学模式与教育宗旨等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聚书授徒以应科举等新的特征,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机构——书院的兴起。以此出发.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明清是云南经济、文化、教育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云南书院与文学大发展的时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明清时期云南书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书院数量、分布、教学活动、兴衰原因的考察,一是探究了几个代表性书院的沿革历史、兴衰原因、历史意义等问题。对云南文学的研究则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原始资料收集与目录建设,成果丰硕;二是在文献考订、作品笺注等纵深研究上还相当薄弱。梳理以上学术史,可发现云南书院与文学研究还有许多不够周详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延承于明清,是一种有别于官学的独立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教育层次相当于现在中等及以上教育。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其中建阳的考亭书院因为它辉煌的历史而流芳后世。考亭书院位于建阳县西郊五里考亭村,这里青山环绕,绿水横流,玉枕峰、翠屏峰相对,麻阳溪蜿蜒东南,山峦叠翠、景色清幽。考亭之名源于唐伺御史黄子陵建亭于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