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彤 《出版视野》2006,(2):21-22
3月初,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在我市西南大学召开。会议由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具体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50多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参加会议.他们大多数是各省市期刊界评估专家.其中有近10位是全国期刊界的评估专家。教育部、科技部分管期刊工作的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高校科技期刊现状研究”、“高校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研究”和“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三项课题”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磋商。  相似文献   

2.
开放办刊:高校学报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高校学报传统的运作方式,已使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近几年学报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出现质量的相应提升,而是呈现出“泡沫”式的繁荣。虽然呼吁学报改革由来已久,但在实践中却步履蹒跚、举步为艰。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的阻力:一是官方文件对学报的定性和制约;二是学报对主办学校的依赖所导致的“软骨病”;三是学报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办刊模式及行为惯性和惰性。要想改变学报的现状,必须以开放办刊来寻求发展,这除了学报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推动,解除学报身上的束缚,让学报学会自己游泳。  相似文献   

3.
<池州师专学报>的办刊特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章礼强 《编辑学报》2000,12(3):178-179
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冲淡了其个性,要满足读者需要,必须办出特色。高校学报办出特色有赖于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些方面《池州师专学报》作了一些探索,办了一些诸如:“王希杰语言学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贵池巫傩文化研究”、“九华山分明教文化研究”、“皖南旅游文化研究”、“素质教育研究”等带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栏目,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改革与学报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高校合并、科研工作改革等,对学报传统的办刊模式和办刊理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高校学报面临着新的困惑。一、高校机构改革与学报丧失独立地位的困惑近10年来,高校合并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是影响十分广泛、震撼力极大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这股合并之风由1992年江西工业大学和江西大学合并成南昌大学发轫,之后如狂涛般迅速席卷全国,不仅有“强弱”合并、“新老”合并,还有“强强”合并。到2000年12月止,全国有556所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32所高校。高校合并必然…  相似文献   

5.
孙悦 《出版经济》2003,(4):47-49
高校学报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公开申明它是以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为其宗旨。学报文稿的内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其主体,因而它的服务对象就是高校教师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不具备面对广泛阅读的群体,发行量很小,这就给高校学报蒙上了一层高深的、神秘的面纱,同时也给高校学报带来了经营困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高校学报,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学报开辟了“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或“农村教育”等栏目。因此高校学报的神秘面纱,在中学教师的面前被揭开了一角。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高校学报精品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谭长贵 《编辑学报》2001,13(3):162-164
在对高校学报精品定位的基础上,运用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结果,阐述“高”与“低”现象对创建高校学报精品的意义,指出“专”与“杂”对创建高校学报精品的误导,以及学术性与应用性对创建高校学报精品的约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勘 《编辑学报》2020,32(5):510-512
高校学报作为重要的学术传播载体,系统性执行管理政策是质量建设的基本要求。实践中忽略或曲解对学报编辑人员的激励性政策已成为热点,针对“编校费”发放的取舍问题,论述了全面落实管理政策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执行管理政策出现偏差的原因,理清了高校学报激励性管理政策的执行逻辑,给出“为何该发、该如何发”的明确答案。该研究思想的推广与传播,对维护高校学报从业人员的利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程英  孙广增 《编辑学报》1996,8(2):110-111
目前,高等院校学报界对于办刊模式的改革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笔者也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1 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一个最常用的词“窗口”,经常被用来说明高校学报的作用;另一个词“学术讲坛”也常用来说明办刊的宗旨。全仁和指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反映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将研究出来的成果推向社会广为运用,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好地为国家的四化建设服务。笔者认为,这基本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9.
赵秋民 《出版广角》2016,(20):50-52
高校学报是科研人员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之一,也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学报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也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对编辑的要求,提出了高校学报编辑应培养的职业素养以及培养职业素养的方法,试图从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修炼上寻找高校学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突破口,也为高校学报编辑的成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学报应向开放型目标模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迅树 《编辑学报》1995,7(1):49-51
1 封闭型办刊现状与分析 据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下简称学报)总数近700种。大多数情况是一种学报属于一所学校,形成一种封闭型的办刊方式。表现在:高校学报把“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作为该校办刊的宗旨,只收内稿不收外稿,形成封闭型的稿件来源;办刊经费主要从学校的教育(科研)事业费切块支付,是为封闭型的块状经费;在编辑部的人员编制方面,也受封闭型人事制度的制约,编辑力量普遍紧缺,人心不定。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报的质量,阻碍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高校学报发行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大量“官”办的研究机构改制,另一方面网上“浏览-下载”的发行方式将兴起,把高校学报发行提到应有的高度,促进科技创新信息与社会生产力更快结合,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新的高度上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学者化"的生成机理与理解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反映了高校学报编辑的“无主体”状态 ,它是高校学报编辑求得社会公正的一种集体有意识的诉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一在于编辑自身的学术路向 ,即走向“学者型编辑” ,使编辑的职业与专业学术互动 ;二在于理顺学报体制 ,落实学报编辑的学术身份 ,使编辑的学术使命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院校学报最早创刊于1950年3月,它是哈尔滨农学院创办的《哈农学报》。五十年代,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一些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校相继创办学报,至1965年共创刊191种。十年浩劫中,学报全部停刊。1973年始,高校学报得到复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改革高校学报的呼声越来越急迫。高校学报在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历程后,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事实上,早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即有人提出要对高校学报“大拚盘”的办刊模式进行改革。最早对高校学报“综合性”“大拚盘”模式提出质疑的是学报界以外的人。 1986年,复旦大学青年学者顾晓鸿在 1986年 4月 25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提出采取“问题导向”模式。每期集中研讨一个问题,“每个问题可以而且需要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视野去加以研究。学报以‘问题导向’为主,才能为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提供多维视野,满足读者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报封面装帧设计“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之友》1998,(6):54-55
在大众心目中,高校学报是高层次、高品位的学术理论刊物。其刊文内容的精博深奥,所营造学术氛围的庄重典雅,都使之曲高和寡,令一般读者望而却步。像其它学术期刊一样,高校学报装帧上崇尚“儒雅”,认为不能“取一时之华苟且从事”,故将刊物的整体设计定位于庄重简朴、规范合理、美观大方,并力求稳定。这一基本设计思想是正确的,然而它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比如,造成学报封面设计模式趋同.取平板、直露式设计者为数众多,构图简约(多数没有图案),色调单一(常取“清一色”或简单过渡色),朴素庄重有过之,装饰效果则嫌不足,致使学报群体的共性过于突出,而个性特征“模糊”,看起来均似“一母同胞”。无怪乎读者会对高校学报发出“千面一律”的感叹!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繁荣表象与学术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现代出版》2000,(4):51-51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整顿报刊市场、大量压缩报刊数量的背景下,高校学报却得到了格外优待,不仅没有被压缩,而且数量大增。许多为争取公开刊号奔波了多年的专科高校学报,如今纷纷“转正”,喜不自禁。一些办刊历史很短、办刊经验相当缺乏的成人高校、职业高校的学报也有幸搭上了车。更有一些理、工、农、医类的高校不满足于只有品种单一的学报,纷纷申请创办社科类学报,竟也一一如愿以偿。如今,全国各类高校基本上达到“一校一刊”且均为公开发行,一校两刊、多刊的也不在少数。  高校学报的空前繁荣,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理念”一词频频在各种媒体出现,企业界提出了“经营理念”;教育界提出了“教育理念”;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文化理念”;从事出版者提出了“出版理念”,等等。那么,全国8000多种期刊的办刊人,可否提出自己的现代办刊理念?期刊中的高校学报,是否也可提出自己的现代办刊理念?回答是肯定的。鉴于目前各媒体对此发表的看法还不多见,笔者就什么是现代办刊理念,高校学报应如何借鉴运用这些理念办好学报,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不能自我封闭山东平邑县志办公室王照伦拜读《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下称《思考》)后,感到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对其中的若干观点却不敢苟同。《思考》把封闭模式看成“特色”,殊不知,这恰恰是高校学报陷入困境的症结之所在。《思考》说:“现存高校学报...  相似文献   

19.
李勤 《新闻知识》2007,(6):82-83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刊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知名大学和规模较大的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综合版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第二种是专业性理工科大学或人文社科大学创办的本校学科方向的学报。第三种是部分高校主办的以本校专业方向命名的专业性学报。第四种是地方性综合大学或师范专科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20.
刘伟 《现代出版》2000,(4):52-53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园地,作为衡量高校这个科研团体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尺,直接反映着所在高校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对高校这个科研团体所属的科研人员来说,又是一种奖励系统,表达了对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承认和肯定。因此,学报编辑作为学报这个科学奖励系统中的评价主体,其评价意识对学报所反映的学术水平,进而对所在高等学校的科研方向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报编辑的评价意识指的是学报编辑代表学报对高校研究团体所属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进行取舍的价值取向。这种评价意识不仅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