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如果说……那么……”出现了一种新用法。专家们对此已有所阐述,指出该类句子具有强调后者的表意功能,同时指出它们不是假设复句。那么,这种复句分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带有这种关联词语的都有强调后者的表意功能?本文试就5个例句进行粗浅探讨。 ①如果说,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只是骗了一个齐宣王的话,那么,在革命队伍里装腔作势,那就是骗党,骗群众。(引自《伟大转变和重新学习》)②如果说教学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的话,那么教学创意则更深入到教学的操作层面,它是教育美学和教育工艺学的综合表现。③如果说这段心理剖析由于出现在中心情节展开之前,而难免给  相似文献   

2.
由“如果、那么”这样一对关联词语所构成的复句形式,在语法范畴中一般被称为假设复句。但是,我们不能把凡是使用了“如果、那么”这类关联词所构成的句式统统叫做假设复句,有时候它在文章中也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例如:  相似文献   

3.
“……,否则……”这一复句前后之间的语意关系,向来众说纷云。有的说是假设关系,如《散文教学通讯》87年第3期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用画线法分析复句层次,并指出各分句之间的关系。 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作者的参考答案是: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八四年十一月期上载方武同志《“如果……”和“也……”不能搭配吗》一文,列举了五个例句,用对比分析法说明“如果……也……”绝不能被“如果……就……”或“即使……也……”代替,并分析了“如果……也……”与“即使……也……”的区别,从而说明“如果……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把‘如果……也……’作为一组关联词语搭配是没有什么不妥的,算不得什么语病;传统的语法书把它划到规范的语法圈子之外,试图‘即使……也……’来代替它,是不够妥当的”.此种看法值得商榷.我认为:语言现象中貌似的“如果……也……”,其本身就不是“如果……”跟“也……”在发生关系.换言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如果……也……”.试从本文最后一个例句谈起——如果王书记来,我们开会;如果李书记来,我们也开会。在这个例句中,“如果”和“也”似乎并存于一个假设复句(全句第二个大分句)里,但这仅仅是  相似文献   

5.
如果与否则(不然) “如果”与“否则”都用于假设复句,但用法并不相同。“如果”本身表示前一分句(偏句)有假设的意念,并预示后一分句(正句)将推断出这假设的情况实现后的结果或结论。只要分句间的假设意念明确,“如果”可以省略。例如: ①如果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例①的“如果”表示“你有什么疑难问题”,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正句)是这种假设  相似文献   

6.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即其中一个分句都表示“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这给正确理解和区分两种复句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如果我们弄清了这两种复句的特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有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论述密切相关的事理,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这种复句叫做并列关系复句。并列关系复句,常常不用关联词语来连接,几个分句只借助语序直接组合,偶而也用“还”、“又”、“也”、“并”、“既……也”、“也……也”、“又……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等表示并列关系。并列关  相似文献   

8.
有些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进修中,对“只有……才……”的用法提出一些问题: 1.小学高年级教材要求学生会用“只有……才……”造句,有的学生造出“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句子,这个复句前后分句都没出现主语,能否算作完整正确的句子? 2.“只有……才……”是否只限于连接复句?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种句型应如何分析?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只有……才……”是一组表示条件关  相似文献   

9.
因果复句是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古代汉语因果复句属于偏正复句,共有11个句型.这些句型如果按照表示原因与结果的顺序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 由因及果复句(句型1—句型6).这组复句的特点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吕叔湘先生把这种句子叫做“纪效句”,杨伯峻先生则称之为”结果句”.①这组复句有的在前分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在后分句句首或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前后分句都有关联词语,也有的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有关古汉语假设复句关联词语省略与隐含的三个问题,对传统观点提出疑义。《左传》中无关联词语复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和”小信手学,神弗福也”,一直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因果复句,而作者提出两句均应为假设复句的看法。学界多数人认为,假设复句的条件分句中的“果”“诚”两词,充当假设连词或兼起假设连词作用,而作者对此种观点持否定态度,并从不同角度论证“果”“诚”两词应属于副词,只修饰分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不起连接分句与分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请看下面的句子:①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陈汉元《从宜宾到重庆》②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头尖了。(同上)这两个句子都是由两个比喻分句构成,这种比喻是类喻。那么,类喻有什么特点呢?语法结构特点类喻常用复句的形式(多是表示假设的偏正复句),偏句是条件,正句则是该条件引起的合理想象。各分句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句法结构,具有通过排比增强语势的特点,结构上构成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各分句之间有不同的意义关系和构成方式。根据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平等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要和从属之分.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等类型;偏正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主次之分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意义关系有偏有正,有主有从,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取舍关系等类型。虽然复句类型和联合关系纷繁.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句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其中大部分复句是借助有些特殊的连词、副词和短语来关联分句和更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不同关系的分句间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连接。下面就汉语选择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取舍关系复句中的常用关联词语及其维吾尔语表达形式加以简明总结。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多重复句切分出来的分句,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搭配,如果不能搭配,说明分句切分错了。下面运用这种复句关系搭配分析法对多重复句的几种情况加以说明。1.一个多重复句中有并列关系的复句,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重复句的特点是“多层”,那么我们教学多重复句就要弄清它的层次性,要弄清,就得分析,要分析,就得遵循必要的步骤和方法。对此,笔者试作一导析。首先,在着手分析多重复句时,一定要确定它有几个分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按次序标上数码(①②⑧④等)。如此不仅眉目清楚,便于称说,而且可以避免分析过程中遗漏某个分句。  相似文献   

15.
“既然p,那么q”是因果关系复句,“如果P,那么q”(新)是假设关系复句,这两种复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不同主要有:强调的重点不同,分属于不同的逻辑判断;所属关系类型不同,变换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16.
析“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却”是起关联和修饰两种作用的副词。关联,主要用在转折句中,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类连词的用法。但它有时也用在并列句、逆进句、条件句、假设句和让步句中,表示各复句的分句间的结构关系。修饰,可以表示相当于“竟”等的九个副词的语义,常用在单句中,也出现在连贯、因果、条件和假设等复句类型中,表示相应的意义。有的“却”又兼起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五册的《多重复句》一文中,在总结“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时这样写道:“第一步,先从总结体上分析,找出构成整个复句第一个层次的分句,……第二步,再分别对第一个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还要找出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这是第二个层次。照这样依次分析下去,直到分句都是单句,不能再划出层次为止。”根据《多》文的如上这段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复句中,分句和分句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意念关系,这种意念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是用关联词语表示的(也有不用关联词语的,即所谓意合法)。在一般人看来,分句和分句之间只存在一种意念关系,如果使  相似文献   

19.
“一……就……”在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中都是被讲术成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之一的,但翻阅众多的资料却难以找到“一……就……”这种格式在语言中的作用是什么的答案.经笔者反复揣摩、体会,认为“一……就……”在语言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般用在动词性短语之中.“一”往往用在动词之前,“就”往往用在动词同宾语,动词同补语、动词同它的连谓成分之间,构成紧缩短语或紧缩复句.如:  相似文献   

20.
转折复句语义分类的新尝试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认为复句的转折关系就是“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本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对转折复句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转折复句分句之间除“相反或相对”关系外,还有差异性关系和限制性关系,差异性关系又包含对比关系和衬托关系。从而对转折复句的语义关系作了全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