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脉清流,在石上流淌,这是我读王绍荣诗歌的第一直观感觉。一个人的诗歌竟然是以这样的意象直接进入我的头脑,无须归纳,无须总结——在我的阅读经验中似乎很少。我想,这可能得之于他的诗歌所具有的个性。近些年,我就读过他的一些诗作。我真切地感觉到了绍荣诗歌中存在的一些基本原素,那就是明净,那就是真实,那就是充盈。  相似文献   

2.
运用典故是我国传统诗词的一种常见修辞手法。典籍中的古人事例,在长期的历史流变中被概括为一个词或一个句话进入后人的作品中,达到以古喻今、借古抒情的目的,这就是典故。运用典故与我国传统诗词的文体特点有关,古典诗词以抒情为主流,情从景出,情从事出,情与理谐...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诗词折射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彩。即使在现代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诗词也依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强烈的艺术进力,在文学殿堂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各个省(市)、地区,中华诗词学会数以百计,从事业余吟作传统诗词的爱好者更是万计、超万计。事实证明,中华传统诗词的花果年年都在争奇斗艳,展示芳香与丰硕。为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各地公开与内部出版的中华诗词书刊可谓难计其数,并发挥着广交各地吟友、共襄华夏诗业的作用。众多中华诗词爱好者不满足于零散的吟诵交流活动,企盼着能有一册在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诗词从发表迄今已过了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国内外出版了大量翻译。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著述。毛泽东诗词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研究,而且已成为国际共同的文化瑰宝。在毛泽东逝世20周年之际,为检阅毛泽东诗词翻译出版成果,交流毛泽东诗词研究信息,总结毛泽东研究工作,推动毛泽东诗词研究工作向更新更深领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了首次“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有中外著名学者百余人参加。会议就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内涵、哲理意蕴、美学风格,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鲁谆 《华夏文化》2013,(2):6-11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必要深入研究古典诗词,并大力普及其精华。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经》被视为儒家经典,《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列入其中,足见诗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诗言志"(《尚书·尧典》)揭示了诗的本质,并形成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6.
现代诗词三大家: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军 《中国文化》2008,(1):92-103
据笔者管见,中国现代诗词以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三大家为成就最高。本文拟略述中国现代诗词的若干特点,和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诗词的杰出成就。包括四部分:一,现代诗词的几个基本特点。二,现代诗词的艺术新变。三,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诗词代表作举例。本文旨在说明,旧体诗词可以反映现代生活和情感,诗词之境界与诗人的性情、学养、心灵境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1979年,美国第一部《李清照诗词全集》由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中国学者钟玲翻译出版。该集编译体例新颖,附有丰富的注释性副文本;雷氏"创意英译"与钟玲传递中国文化的翻译思想相互影响,形成了特色鲜明、极具吸引力的李清照诗词英语译文。时至今日,该集已经流传至世界的五大洲,得到读者的接受,成为中国诗歌在海外流传过程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入明以来 ,女子诗歌总集的编纂汇刻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虽然当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女性诗歌研究 ,但是编选和品评女性诗词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妇女研究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妇女创作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及作品的接受和传播情况 ,从而窥见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明中期开始有通代女子诗集的编纂 ,如嘉靖三十三年 (公元 15 5 4)华亭士人张之象编《彤管新编》 ,但此书仅收周至元代妇女作品。嘉靖三十六年 ( 15 5 7)钱塘士人田艺衡编《诗女史》 ,开始收录明代女子诗作 ,这是目前已知收录明代女子诗作的通代女子诗总集中刊行时间最早的一种。此集仍以收录前…  相似文献   

9.
王慧娟 《世界文化》2007,(12):14-15
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一个世界诗坛的传奇人物,一个给后人留下一串谜语的女人,一个视死亡为艺术并最终以此方式完成对生存的探索、对生命含义注解的女人,一个在钟形罩中苦苦挣扎,留下了痛苦、恐惧和极度压抑的心灵历程的女人,也许当她拿起笔,就注定要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甚至付出自我毁灭的代价。  相似文献   

10.
张大千被誉为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其国画代表了近现代绘画的最高成就。作为一个具有浓烈民族文化情结的画家,张大千也是一个优秀的古典诗人和词人。其画大多有题画诗,这些诗歌不仅是画面的注脚,更凸显了绘画的意境。张大千的诗词,文辞质朴、内蕴沉稳、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意境优美、立意深刻,往往与画面交融,蕴含着张大千的主体人格精神追求,将儒、道、佛传统文化精髓融会贯通,有着丰富的审美张力,表达了张大千主体性的生命哲学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7-78
2011年,上海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继续稳健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涌现出一些新的学术成果与新的学术人才。对于古代诗词的研究,上海素来是全国的重镇之一。年内又有一些新的重要成果出现。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诗品集注》(增订本)与《庐山历代诗词全集》。  相似文献   

12.
卫绍生 《寻根》2005,(5):88-92
魏晋文体论兴起之后,对诗歌体式的探讨就成为诗歌理论家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梳理各家对诗歌体式的探讨,不难发现,在各体古典诗歌的起源问题上,大抵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以零星出现的散句为依据追溯诗歌体式的起源,一是以出现较为完整的诗歌体式为依据论述各体诗歌的起源。现今所能见到的六言诗起源诸说,大抵也表现为上述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苏音编译1996年适逢杰出的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逝世200周年。著名传记作家休·道格拉斯推出传记作品《罗伯特·彭斯》一书,以缅怀这位杰出的诗人。此书以彭斯生命中的两大支柱——诗歌与妇女——为主线...  相似文献   

14.
《松陵集》是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成通年间在苏州诗歌唱和的结集,以反映二人日常生活情趣为主。本文从唱和诗歌的角度入手,论述了《松陵集》的种种创作特征,认为在诗歌体裁、句式、用韵等方面,它都具有创新之处,代表了晚唐诗歌的另一种风貌。这种诗歌创新正是皮日休、陆龟蒙诗学思想的一种具体实践,对唐宋诗的转型具有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伍尔夫笔下的伦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艳丽 《世界文化》2010,(11):40-42
“伦敦本身永远吸引我、刺激我,无需任何麻烦,只需挪动双腿就能给我提供剧本或故事或诗歌素材……独自漫步在伦敦就是最好的休息。”如同都柏林对干詹姆斯·乔伊斯,  相似文献   

16.
肖雅 《世界文化》2009,(10):24-26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滚石上山,但每次石头都从山顶滚落,如此循环不已。这个简单的神话让人着迷之处,在于它暗示了创世之初就存在的难题:生命是本质,是轻?还是重?在西绪福斯那里,人生的目的就是滚石上山,而那永远往复不停的大石,作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它构成了生命的意义,因此生命的本质是沉重的。  相似文献   

17.
鼓浪屿诗抄     
伊甸 《大理文化》2014,(9):64-66
它身体里有无数只野兽 这些野兽把一只又一只爪子 拼命地伸向大地 只要够到了大地 就死命地抓住不放 这些爪子深深地扎进大地的肌肉 骨头,心脏它们成为大地的神经和筋脉 它们的生命就是 大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诗歌物语,是中国诗歌中独有的物象语言,它是诗歌意境形成的核心语言要素,是诗歌语言的独特性所在,它能使诗歌表达感情出奇制胜,也是解读诗歌魅力的一把钥匙。揽物抒情,情系心结,意象营造,加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结构的组织,经过一代又一代诗人的运用和发展,就使诗歌物语成为诗歌艺术的独特语言。  相似文献   

19.
美丽无罪     
陈樱 《世界文化》2009,(1):45-46
“当我还只有13岁时,也就是1940年夏天的那一天,我初遇到她……那一天,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而我,得到了生命里的第一辆脚踏车。?  相似文献   

20.
伊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明古国,伊朗明亦称波斯明,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虽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化,对人类明史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伊朗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历史上造就了众多的伟大诗人,其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被誉为伊朗明“四大柱石”的菲尔多西、萨迪、莫拉维和哈菲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